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中央美院8位教授回信,对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为之振奋。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做好美术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关怀,对青年美育的高度重视。而如何做好青年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美育工作,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探索研究、思考,并进行实践的重大课题。
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群体,进行美育是本文讨论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这项工作将牵涉到这些学生本专业的学习,受制于他们专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同时,要考虑到一个综合性大学各专业自身的特点,考虑到既成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都不允许过度占用学生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学生本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实现大学生的美育,寻找到合适有效的美育路径。
根据笔者多年的艺术教育经验,特别是多年工作在综合性大学,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美的感知力,以及涉及美育的美术、音乐及文学等创造美的艺术门类知识的了解后发现, 一些工科、理科的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精华的中国画、书法知识的匮乏,或几近无知是让人不可想象的,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与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符,这反映出对当下大学生美育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立即着力于对新时代大学生美育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索,寻找行之有效的路径。
本文从“美育”与美学教育概念入手,对中华美育传统进行梳理,并对当下新时代大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对美的表现形式的美术、音乐、文学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调研,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的学生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生源比例等实际状况的分析,根据教学体制机制等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美育的实现路径。
一.美育与美术教育
“美育”是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鲍姆嘉建立“美学”体系后,首先由席勒作为概念提出。美育的概念虽然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但作为一种审美形式和美育功能的实践活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的“礼乐”,就是将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入“礼”的仪式中,可谓人类美育的最早的形式之一。其后,春秋末期的教育家孔子,即提出“礼、乐、御、射、书、数”六艺,以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的审美自觉和美育内容。
儒家经典著作《尚书》也明确提出“诗言志,歌永言”。《左传》“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至东汉王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王允《佚文篇》);南朝谢赫:“图绘者莫不明劝诫”(《古画品录》);唐代张彦远:“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等等。显示中华美育传统的形成和发展。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实际内容和存在形式,是“美育”的研究者,是其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的具体呈现的主要载体。但美术教育不等于美育,而只是美育的组成部分。本文所要探索研究的正是如何利用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的“美术教育”及其它艺术专业的学术及教学资源,实现面向所有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的美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美的素养,在高等教育现有体制下,建立新的切实可行的美育机制,实现以全校为完整系统的美育资源共享。
二.综合性大学中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美育路径与方法。
“美育”并非仅仅是美术教育,从大学生群体来看,非艺术专业,特别是理科、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美学素养或者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以及对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国画、书法赏鉴及认知能力是不容乐观的。在综合性大学中如何利用现存的资源,对非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美育,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1.充分利用本校艺术类学科的学术资源。将艺术院系学科的所有课程进行视频采集。通过手机终端分为网络同步直播以及视频重新上传的形式。让所有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同步或延时共享艺术学科的所有课程。
2.组织美育专题讲座,对不同艺术门类进行艺术评析和赏鉴,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讲授。利用网络平台对讲座内容进行视频直播,或终端延时输送。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画、中国书法、音乐、以及文学艺术的基本知识普及及其赏鉴、方法、路径、标准等。
定期举办艺术沙龙、艺术作品展览,进行音乐作品欣赏的讲座,搭建美育共享平台。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其一开展艺术专业学生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互动交流,以沙龙自由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美、感知美、发现美。其二.通过美术作品的展示,对作品进行现场解读、评赏、分析。对绘画史上的个别经典作品进行画家、绘画风格及其风格成因的分析,从时代背景及艺术自律的规导和影响的多个角度切入,进行艺术专业知识的普及。其三.通过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民乐及西方音乐的个别作品,进行该乐器的介绍;演奏技法的了解;音乐意境的感知和音乐美的欣赏。其四.从文学作品的诗词,散文,小说等文体的个别作品入手,进行文体形式的宏观概说;了解文体与章法的知识;以及作品欣赏等。
在非艺术类专业开设美育必修课程,特别是优先考虑开设中国画,中国书法,古典诗词,传统音乐等的美育的必修课。
除了以上几个路径方式之外, 高校还应建立由艺术学科师资,学工部门,学生团体共同组成的美育工作组,统一调度本校美育资源,具体组织实施美育计划,在充分利用现有美育资源及不影响大学生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生的美育工作。
(作者系东南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