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应急管理·大家谈】全面构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急管理新体制

编者按:11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了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

针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人民论坛采访了数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现将精彩观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人民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9日下午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对此,您如何理解?结合您的专业领域,您觉得重点将做好哪些工作?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教授 苏国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的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责任制。公共安全的基础在城市、在社会基层,只有城市运行安全得到保障、基层常态应急管理得到保障,每个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都做好了,全国应急管理才能进入良性状态,才不会四处冒火、摁下葫芦起来瓢。在坚持属地管理为主原则的同时,要通过技术和管理协同创新提升城市和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夯实每个地方、每个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政府要积极做好引导、示范和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支持全社会一起建立共建共治共管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共同编制好国家公共安全网。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风险治理教研室主任、教授 游志斌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视,明确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定位和努力方向,是新时代中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工作遵循!

从我的专业领域来看,重点要把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真正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工程,才能更好地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体可以做以下工作:一是坚持“体系化建设”思想,注意把应急管理制度设计作为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或技术平台建设的逻辑基础;二是抓紧制定中国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战略、规划等重大政策,科学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三是以突发事件实战需求为牵引,以现场处置为切入点,研究中国突发事件指挥规范与标准,加强辅助决策系统建设,研究多部门协调、信息集成、事态预判等支持支撑功能,推动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的真正完善;四是在应急体系建设中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兼顾“平战结合、平灾结合”,要逐步实现国家安全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兼容。五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应急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规律。

原中国消防协会秘书长、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消防技术创新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高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是要将讲话精神贯彻到工作实践。一是应急管理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并举的原则,预防是应急管理工作基础,当前尤其要针对灾害和事故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重特大灾害事故和火灾的发生。二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从体制机制上不断提升队伍的战斗力,特别是要参照解放军的相关制度抓好专业化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这支灾害事故处置主力军建设。三是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运用当代先进科技成果,为应急管理提供支撑。

陕西省延安市工信局副局长 赵明:全面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急管理体制,这一体制既要尊重科学,又要符合国情,更要体现创新与发展;既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又要积极借鉴国外应急管理先进的理念和有益的做法,同时它又是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主要包括应急思想现代化、应急体系现代化、应急能力现代化、应急人才队伍现代化和应急产业现代化。我国的应急体系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基础之上自然形成的,应急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工业文明的要求,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都对应急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民论坛: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应急管理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应急救援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您认为在未来的应急人才建设方面,应主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原中国消防协会秘书长,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消防技术创新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高伟 :不同于其与其他国家管理工作,应急管理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特点,应实事求是地针对上述特点,采取可行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三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灾害事故预防人才队伍,二是应急救援人才队伍,三是科技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兴旺发展的关键,要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条件、职业资格和薪酬福利等方面强化队伍建设。特别要注重去年转隶的消防救援队伍人才建设,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参照解放军的制度落实优抚政策。

人民论坛:新时代应急管理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性制度安排,在如何创新和发展应急管理制度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北京市房山区文创协会副会长、东方1956文化创意园董事长 赵广旭:在探索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充分认识应急管理事业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发展应急、安全产业对于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全社会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要积极有序引导应急产业健康发展。应急产业作为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更是守护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屏障 。第三,要完善安全文化与应急文化的公共教育培训体系。东方1956(北京)应急文化产业园始终以“普及国民安全教育、增强国民安全意识、提高国民应急能力”为服务宗旨,依托北京园区现有优势,聚焦应急安全文化产业发展、构建以“宣教+体验+培训+测评”为一体的完整的应急教育体系、力争把基地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应急安全体验教育中心。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秘书长 赵宏志:完善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机制,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协同配合力度,形成联动处理机制。成立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将多行业、多部门纳入小组成员,加强沟通协作力度,畅通应急处置渠道,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网络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二是模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形成防范处理机制。组织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病毒大面积爆发、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事件,逐一查改问题,完善网络保护机制,提升网络安全应急能力。三是规范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形成快速处理机制。提前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突规范,组建应急处突队伍,明确责任清单,动态监测发现漏洞,实时评估事件性质,及时上报发现、处置情况。四是加大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形成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电视、网站、两微一端等各种媒体,以新闻报道、文化作品、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强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应急处置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五是完善网络安全应急标准体系,形成长效处理机制。制定网络空间应急能力评估标准、网络安全事件管理、威胁情报共享、态势感知等技术标准,守正创新,引进国际标准,支撑完善现有网络安全应急标准体系。六是健全网络安全事件检查制度,形成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技术检查为支撑的检查机制,对重点单位、重点行业的防范措施开展实地验证,培养“一才多能”的监督检查人员,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延伸阅读】

近几年,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创新思想理论传播方式,融合官产学研优势资源,打造并形成了高端品牌论坛: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中国自主品牌峰会、中国文艺评论峰会与中国梦主题系列论坛。

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多位国家领导人出席,多项课题成果获得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影响广泛,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权威宣传平台。当前,每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已形成专题研讨会、行业(地区)主题峰会、论坛年会三种不同形式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中央主流媒体的政治资源、宣传资源、智库(内参)资源,实现了“两个效益”相统一。

“2020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应急管理峰会”即将在京召开。届时,名家群贤毕至,共谋新时代背景下,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应急管理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新思路?敬请关注。

 

调研图定2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应急   管理   体制   现代化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