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杜明峰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我国广大教师队伍的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广大教师长期以来在立德树人、传承文化和服务国家上作出的重大贡献。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在立德树人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关键作用。明年,恰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收官之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业已印发,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反思教师队伍建设,意味着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以新的姿态跟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航程。
教师日益成为更加专业、更具自主、更受人尊重的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教师与工农群众一道被纳入工人阶级队伍中,成为中国革命队伍中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这一时期,教师不仅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和工人阶级的立场,还要坚持思想改造,“每个教师必须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武装起自己的头脑”。
1977年,针对“文革”中出现的不公正对待教师的做法,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他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工作者的辛苦劳动,并提出要为知识分子恢复名誉,使数以万计的教育界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得到平反。同时,邓小平强调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采取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教师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此为标志的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决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可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本校课程的开发,为广大中小学教师队伍参与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空间。相比以往强调教师对教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基本能力的培训,此次改革更加强调教师成为新课改的参与者和研究者。他们不但可以分享自己的教育理想,阐释自己对一些基本教育概念、教育观念、管理理念和行动伦理的理解,还获得了更大的专业自主权。进而,基于宏观的指导和个人对课程的理解,不断寻找课程实践的理论基础,不断提升参与课程改革的正当性和专业性。
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其中,特别提出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与国家公务员持平,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除此,《规划纲要》还首次提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兴国必先强师”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战略。文件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理论体制机制和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框架。在同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
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与问题反思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教师队伍建设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无不是以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为重要支撑的。可以说,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师制度的建构史。这些制度,承载着国家和人民对教师发展的战略引导和价值定位,也镌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正在经历三重难题:一是教师资源配置的单向流动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对教师投入的重心依然停留于“物”的层次,三是教师自主发展的环境受限。这些难题背后,反映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均衡,主要表现为教师资源配置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异:城市学校挤满了人,乡村学校招不到人,即便招到人也很难留住人,因为教师普遍愿意到城市学校任教。这种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针对教师的资源投入不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增长不同步,教师自我发展的环境尚未得到充分改善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以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我国在教师培养、投入、管理、评价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些制度和改革,已经取得了可观成效。
以制度创新全面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教育制度的建构思路和发展脉络,总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密切相关。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教育改革的尺度和教育制度的跨度就有多大。通过制度创新,紧密围绕教师切身利益,才能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首先,创新教师教育体系。鼓励更多优秀的师范生从事教育行业,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和动力支撑,也是决定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道阀门。因而,首要任务是确保教师教育质量。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高水平综合大学协同参与的多样化、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改革招生制度,优化师范院校生源结构和质量,吸引优秀学生进入师范院校;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优化师范院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制度,提升育人水平;优化教师教育课程和智能时代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未来教师应对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同时,要立足实践,着眼创新,建立一体化、系统化的教师培训制度,依托师范院校、高水平大学、教师培训机构,以及新技术手段,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培训在职教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其次,创新教师管理制度。培养和培训优秀教师,重在选;创新教师管理制度,重在用。如何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要优化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重点予以关注;坚持标准引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建设,完善教师专业标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资格制度,鼓励更多更优秀、更专业、更有志于从教的师范生和青年从事教育工作;改革和优化教师编制制度,以及与教师编制紧密挂钩的教师职称与考核制度、教师资源制度,通盘考虑区域、城镇、学校之间及其内部的教师资源引进、调配、任用、考核和晋升,统筹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存在的教师在编人数与岗位需求矛盾、学科矛盾、职称评审矛盾等,最大程度解放教师,释放教师活力。此外,还要进一步优化教师薪酬制度,通盘考虑教师薪酬水平,特别是采取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社会力量投入等方式,解决中西部地区、乡村地区教师待遇过低的问题,保障教师美好生活的需要。
再次,创新教师教学机制。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学是教师的核心工作。要解放教师,还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本质,让教师从繁琐的检查、评比等非教育性事务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有充分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专心从事教学和研究;优化和完善教师教研制度,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发展面向每个教师、适合每个教师、更加开放灵活的学习体系和教研体系;维护教师教学权威和尊严,学校治理过程中要尊重教师、支持教师、关心教师、维护教师,依法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只有在自由、民主、开放的学校环境中,在教师为师尊严、专业精神和专业自主得到呵护的前提下,教师的活力才能得到激活和维持,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才能深入进行。同时,还要引导和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一所学校的课程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型塑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的品位也决定了学校的格局,因此要把课程还给教师,让教师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的转变,在参与和研究课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