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城市网格党建的光明探索与实践

核心提示: 近年来,深圳市光明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打造基层坚强战斗堡垒”重要论述指引,以网格党建为抓手,健全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开创了“支部建在家门口,党员回到群众中”的城市网格党建新局面。

【摘要】近年来,深圳市光明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打造基层坚强战斗堡垒”重要论述指引,以网格党建为抓手,健全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开创了“支部建在家门口,党员回到群众中”的城市网格党建新局面。

【关键词】基层治理 社区党建 城市网格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视察时指出,“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群众需求多种多样,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社区工作者要履行好职责,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光明街道地处深圳市光明区中心区,下辖六个社区,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13万,基层党组织197个,党员1485名。作为深圳市最年轻行政区的中心城区,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双区叠加”历史性机遇,光明街道全面加强基层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需求日趋凸显。近年来,光明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打造基层坚强战斗堡垒”重要论述指引,以强基础、固堡垒为目标,以网格党建为抓手,健全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为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实现基层精准管理和服务作出了有益探索。

“三级”党建,织密“红色网格”

针对社区党组织设置与治理网格不匹配问题,光明街道党工委依托社区治理网格构建“1+6+48”三级网格党建体系,实现党建网格、治理网格相融合,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末梢。

一是建立“1+6+48”网格党建体系。光明街道以社区网格为基础,以物业小区、居民片区、自然村、工业园区为单元,成立网格党支部48个,推动党支部网格覆盖150个综合治理网格,形成“1个街道党工委—6个社区党委—48个网格党支部”三级网格党建体系,把党旗牢牢插到网格上。整合原社区居民党员、退休党员按其工作地或居住地重新划分到对应的网格党支部,将社区综合治理队员、网格信息员、平安员中的党员下沉到网格党支部,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的支部党员队伍。

二是组建“红小二”党员服务队伍。目前,光明街道已组建“红小二”党员服务队伍270余支,每支队伍不少于3人,包括至少1名专职网格党员,以及兼职的入党积极分子、团员、义工和热心居民若干,并吸收在职党员、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群团组织、社会机构、两新企业等社会力量兼职参与。要求专职网格党员每月参加“红小二”服务活动不少于3次,充分发挥联络员、服务员、调解员、协助治理员、宣传督导员作用。

“三到”服务,激活“红色动力”

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平台作用,构建“红小二”服务队伍,坚持服务到网、服务到户、服务到心的“三到”服务,激活党员参与社会服务的“红色动力”。

一是服务到网,探索“党建+物业”服务模式,组织党员前往居住地社区、单位所在地或联系点社区报到服务。由党员根据能力特点、健康状况和工作意愿,就近服务小区楼栋居民,及时处理网格内的重大事项、民生热点、综治问题以及其他群众关切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急小难事”。

二是服务到户,按照“一个小区(片区)一个党支部,一个党支部一个阵地,一个楼栋一支服务队,一支服务队一个党员”标准,建立“党员到户,服务到家”机制。在楼栋悬挂邻里党建工作方案、红色地图,公布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方便居民随时联系“红小二”。

三是服务到心,明确“五个一”服务内容,即走一走左邻右舍,议一议邻里事务,解一解邻里纠纷,帮一帮邻里困难,守一守邻里平安,将网格党支部建设成党员活动的“前哨站”、服务群众的“贴心所”。推动网格支部设计人人可为易为的自助互助服务项目,打造了“爱心饭堂”“红色小舞台”“舞活传统”“追溯先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等一批特色党员服务品牌;开展党员“一对多”结对帮扶,由每个党员对口联系老弱病残者、低保困难户或精神障碍者家庭3-5户,主动提供相关服务。

“三元”共治,引领“红色治理”

坚持党委领导下政府、社会、居民“三元共治”,推动“政府管理”向“自我治理”,“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建立健全以网格党支部为核心,社会力量协同,居民积极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架构。

一是强化网格党支部社会治理职能。赋予支部对网格内事务统筹、协调、指导、督办的职能,通过支部党员大会或者联席会议对网格内事务进行议事协商,使支部作用发挥与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真正做到支部有权威、可决策、能监督,支部党员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搭建社区事务议事协商平台。建立光明街道网格党支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邀请支部支委及党员代表、社区干部、网格内“两新”支部书记、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居民群众代表、综合治理中队片区队长等相关人士参加,对网格内的重大事项、民生热点、综治问题以及其他居民群众关切问题进行议事协商。对以原居民为主的党支部,社区党委书记经常性到网格支部中参与议事决策。支部议定事项由支部直接执行或移交相关单位,被移交单位需贯彻会议精神予以落实解决;如涉及到事项较为重大、较为复杂导致支部无法议定,或者支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阻力较大,由支部上报社区党委研究。

三是畅通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渠道。每月定期开展支部接待日活动,网格支部书记或委托支委成员接待辖区居民群众,依托群众诉求服务平台等渠道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意见,发挥支部党员先锋属性,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时、矛盾化解在网格中。通过一系列精细化举措,构建分级分类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实现听得见群众诉求、认得清社情民意,“小事不出网格、常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社会治理目标。

“三项”机制,保障“红色支撑”

优化健全党建引领工作机制,为深入推进网格党建提供体制保障、激励机制和科技支撑,形成社区多元治理的良好格局。

一是强化社区党委全面领导机制。光明街道坚持固本强基,通过放权赋能打造坚强有力的社区党委,发挥社区党委在基层的核心引领作用。将社区党委工作经费、党建活动经费、强基惠民和“民生微实事”等各项经费全额下拨社区,投资在4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由社区自行组织实施。2017年以来,以每社区不低于3000万元的标准,每年下拨各项经费2亿余元,为社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坚强保障。同时,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将政法、安监、执法、市政、网格、消安6个部门490余名工作人员下沉社区一线,成立社区综合治理中队,由社区党委统一指挥。进一步理顺街道、社区两级事权划分,优化运行机制,大力为社区减负,让社区党委书记集中精力抓好主责主业。规定每周社区书记参加街道会议原则上不超过三次,除重要会议或公务活动外,原则上不对社区书记参会作硬性要求,让社区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扎根于社区、服务好群众。

二是完善支部、党员激励机制。结合年度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开展网格党支部、党员评比活动,奖励排名靠前的网格党支部。根据党员、“红小二”工作积极性和成效,结合居民满意度评价,评选“治理之星”和“服务之星”,通过支部党建阵地风采墙以及信息化系统向辖区居民群众展示,获评者优先考虑推荐为后备干部或参加培训学习。

三是建立“互联网+党员服务”机制。开发“党群户联网”APP,展示“红小二”队伍人员概况、位置信息、活动情况等,构建可视化、一键式、全天候的公众参与平台。在社区及人流密集场所,建立“党群亮服务可视屏”,实行“党员一键呼叫”工程,让群众随时看到党员、找到党员、呼联党员、评价党员。建设“智慧光明·统一分拨可视化平台”,整合综合治理中队执法员资源,纳入系统巡逻管理、可视化指挥调度、报表管理等功能,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件件能回应。

(作者为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党工委书记)

责编/孙垚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