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担当重任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一方面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倡议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当今,不仅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将充分抓住当前战略机遇,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解放军报》,2019年12月11日4版)
高祖贵:大国关系重新定位,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目前的国际局势中,大国关系在重新定位。从美国、欧盟到俄罗斯,各自都在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大国竞争时代已经来临。中国周边外交各战略方向因此发生较大变化。同时,“美台互动”和西亚方面安全风险较高。全球治理方面,因为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整体不好,增加了全球各地的局势动荡。
在当前背景下,中国应该在开放基础上吸收所有文明成果,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自主性地实现平衡。外交层面,中国气候外交成就突出,气候变化已经从原来西方打压中国的抓手变为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体现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中国软实力。推开来去,其他领域的一些外交挑战,也可能会在未来转变为亮点。——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人民网,2019年11月23日)
许利平:中国有能力维护和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
本世纪初,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头二十年马上就要过去,中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历届党中央锐意进取、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不仅维护了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延长了战略机遇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第二,政府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以及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第三,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第四,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实践证明,面对国内国际复杂严峻的形势,党中央高瞻远瞩、精准施策,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实质上充分维护和延长了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人民论坛》,2019年6月中)
李珍刚: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着世界价值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过70年的探索与发展实践,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表明,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与国家治理中虽然经历过曲折,但取得的成就为世人所共睹,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是管用的、有效的、成功的。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社会制度与推动国际治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有着全球性价值。其一,中国的发展与国家治理始终处在人类发展与全球治理坐标之中,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其二,中国国家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条重要参考途径;其三,中国以自身的发展来引领和促进世界的发展,以积极客观的心态看待不同制度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文明对话和互鉴来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共享治理经验,共同促进全球治理繁荣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决策咨询委专家、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广西日报》,2019年12月12日010版)
高洪: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全球治理
推进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进全球治理的必要前提条件。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整体不好,增加了全球各地的局势动荡,需要负责任的国家主动作为,进行治理。从积极意义上讲,国与国之间利益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入融合,发展也从未像今天这样直接而紧密相连。今天的世界的确面临各种问题和严重挑战,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分配不公随处可见。加之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民粹主义、保守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交锋激荡。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彷徨,对各种风险和危机感到痛苦和无助。针对这样的局面,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中国的全球观、治理观、义利观,以及在国际合作中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积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坚决反对各种形势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坚决反对单边主义,积极维护多边主义,推进改革多边治理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原所长(天津外国语大学官方网站,2019年12月7日)
王缉思:稳定中美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美国出现了对中国不利的舆论环境。但是,中美建交40年来形成的对华关系的社会基础不会轻易崩塌,这方面的积极因素同样不容忽略。即使在当前气氛下,美国的不少州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扩大同中国的经贸关系仍然保持热情。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华政策的质变已成定局,难以出现逆转。这一转变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更清晰地透视中美关系的实质。一方面,对于美国政府加剧对抗的行为,以及偶发事件可能引起的局部冲突,中方都必须未雨绸缪,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另一方面,通过首脑外交、高级别官方磋商、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沟通,可以利用美国政策尚存的某种弹性,延缓部分压力,使“斗而不破”的局面持续下去。从战略上看,稳定中美关系、缓解经贸争端的根本保证,是全力推进国内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环球时报》,2019年6月13日14版)
马振岗:做公共外交要认清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处在经历国际秩序新旧交替、国际体系破立并举的转型过渡期。这是一个错综复杂、充满矛盾与博弈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当前中国处于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发展的转型期与我国发展的历史交汇期相互叠加。这也决定了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要认识到,这其实是新的机遇,但也增加了一些挑战和困难。这就决定了我们作为外交工作者的任务是艰巨的、是复杂的,中央对于外交部和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深刻领会党中央的重大判断,增进全球战略意识,提高认识形势的敏感性,加强斗争观念,紧跟党的领导和党的部署,更好、更自觉地进行拓展和承担。——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前驻英大使(中国网,2019年11月27日)
高飞:中国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体现在中国日益融入国际体系当中,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大国。去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繁荣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维护自身的利益和维护世界的利益实际上是共同的,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共同的利益。对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中国也做出了不少贡献。比如说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当中,派出维和士兵人数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
中国最近这些年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当前的国际体系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来自于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对于国际秩序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实际上使很多国家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积极地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体现。——外交学院副院长(人民网,2019年3月8日)
熊光清:新全球化意味着参与更平等、发展更包容、成果更共享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各国间联系的不断增强,必然会推动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新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不可避免。纵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推动着生产力加速向前发展,并加深着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特别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客观上会加速突破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促进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同时,各国之间已经形成紧密相联的依存关系,这使得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时会有所顾虑。并且,当前国际社会也存在其他很多“逆全球化”的反对者,比如一些跨国公司,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需要指出的是,新全球化意味着参与更平等、发展更包容、成果更共享,意味着全球治理体系更加优化、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十分丰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各国在发展本国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中国的行为与主张无疑会推动全球化在新理念和新层次上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人民论坛》,2019年5月中)
何亚非: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外交的方向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全球化而孤立地发展。如今,全球化发展遭遇反全球化的逆风,美国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执意“退群”,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减少军备竞赛的《中导协议》,重新谈判各项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和机制安排,增加了全球化的阻力,给下行压力日益增大的世界经济增加了触底回升的难度。中国为此发挥了积极、引领性的作用。首先,中国倡导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进包容、开放、互助的“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把更多国家拉入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把全球化的“蛋糕”做大做厚。同时,中国和世界相互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更好、更便捷的制度性安排,在坚持重要原则的基础上认真改革WTO,使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第三,中国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方向,努力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合作共享平台,促进区域和世界经济持续开放和融合。——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新闻网,2019年11月28日)
责编 / 董 楠(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