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中国大学的文化内核,也是加强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是根据其国家历史和现实国情发展的,都是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我国加强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传承和创新大学优良历史传统,凝练一流大学文化,是加强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的精神动力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沉淀而成的恒久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对大学办学传统、治学风格、师生风貌的高度凝练和总结概括,是大学的血脉和灵魂,是推动大学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特别需要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要想有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大学文化的不断丰富和滋养。

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强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的力量源泉

在新时代,教育必须主动助力社会发展,把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引领国际学术前沿发展和解决地方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从实践中创新、从创新中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哪一所大学和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结合得好,哪一所学校就发展得好。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特别需要大学和本地实际、地域发展、中国特色以及这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紧密联系,不断创新。具体来讲,大学与行业和区域要协同联动,根据各自发展需求,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做好顶层设计,共同促进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全面推进产教融合,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上出现的共性问题、关键问题、卡脖子问题,从而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大学文化在交流中多彩,是加强现代化教育的他山之石

世界是开放的,教育和文化是互联的,中国大学的领导者应该用更加开放的眼光、宽阔的胸怀、全球的视角,以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为目标,学习借鉴世界上的先进教育模式和实践经验,提升务实合作层次和水平。在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事务,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教育科研合作、思想文化交流,积极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内涵的同时,向世界提出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本文作者为东北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臧雪文 (见习)/ 蔡圣楠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