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警示教育何以不流于形式

核心提示: 针对性不足、实效性欠缺、仪式感不强等问题,会导致警示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触及党员干部灵魂深处。要提升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让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接受警示教育,在经常性的思想洗礼中立根固本、补钙铸魂。

【摘要】针对性不足、实效性欠缺、仪式感不强等问题,会导致警示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触及党员干部灵魂深处。要提升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让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接受警示教育,在经常性的思想洗礼中立根固本、补钙铸魂。

【关键词】警示教育 不良心态 党员干部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近年来,各地通过建设警示教育基地、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汇编反面典型忏悔录等一系列“组合拳”,努力增强警示教育的功能。但实践中,警示教育的成效在少数地区和部门仍然存在打折扣的现象,少数党员干部在警示教育面前思想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需要高度警惕、坚决克服。

少数党员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警示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把自己摆进去,削弱了警示教育的效果

警示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源头反腐、构建“三不”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警示教育抓好了、抓实了,“不想腐”的自觉就会切实增强,治本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但实践中,少数党员干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存在多种不良心态,直接削弱了警示教育的实际效果。

猎奇心理和旁观看戏心态。从表面上看,有些人对警示教育很感兴趣,但其实只是对警示教育片或者警示教育基地所揭露的人和事感兴趣,对违纪违法分子忏悔录中自曝的一些细节感兴趣。从实质上看,这些人对警示教育的政治性、严肃性认识不够,对警示教育中案例的惨痛教训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深处引起重视、引起警觉,充其量是做了一回“吃瓜群众”。

麻痹心理和事不关己心态。有些人认为警示教育中揭露的都是问题比较严重的腐败案例,其中的违纪违法分子大多处在重要部门和岗位,级别也往往比自己高。觉得警示教育是对领导干部的专项教育,“自己无权、与己无关”,这些案例与自己相去甚远,反腐败的利剑怎么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因此,对警示教育掉以轻心、漫不经心、心不在焉、看过即忘、听完了事。

讳疾忌医心态。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接受警示教育的人当中,有些已经是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甚至已经被约谈提醒过,因此在接受警示教育的瞬间,也可能感慨万分、唏嘘不已,但过后又以投机者的姿态习惯性认为“小节无碍”,觉得“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要一点算不了什么,不会出大问题”。因此自我放松警惕,对警示的内容没有刻印在心,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愿正视或者是作选择性忽视,少数人甚至认为自己手段高明、技法高超,因而一次次铤而走险,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

抵触心理和特权心态。持有这种心态的人,一方面是对警示教育真正有多大的威慑力和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警示教育只是“刮一阵风、下一场雨”“雷声大、雨点小”,是软任务,没有硬约束,起不到实质效果,安然自在地躲在自我满足、自我欣赏的舒适圈里;另一方面是特权思想和欲望膨胀在作祟,这些人自视为能人,居功自傲、胆大妄为、私欲横流,认为自己对组织、对群众、对事业有贡献、有功劳,即使犯了错误,组织上也会网开一面,把自己当成是游走在纪律和法律之外的“特殊党员”。

面对警示教育,缘何有些干部会产生不良心态

从警示教育本身来讲,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针对性实效性欠缺、仪式感不强的问题,无法触及党员干部灵魂深处。一是针对性不强的原因。有的地方和单位在警示教育内容上千篇一律、空洞说教,没有针对不同层级的对象和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列出特色的教育清单,导致警示教育泛化简单化,实际效果很难保证。二是形式上存在固定套路的问题。有些地方和单位警示教育缺乏创新、模式俗套,简单地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活动时打个卡签个到,活动完了组织党员干部敷衍塞责式地交一篇心得体会,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三是内容上剖析不够深刻。有的地方和单位在揭露本地本系统的反面典型上存在遮遮掩掩的现象,剖析问题不深不透,不能从思想根源、行为动机、监管漏洞、腐败代价等多个维度剖析案例,开口闭口讲大道理,说服力不强,导致警示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从党员干部个人来讲,思想态度有偏差,心理认知不到位,是导致警示教育打折扣的主观原因。一是理想信念动摇。警示教育是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灵魂洗礼,对警示教育不认真不上心反映出,有些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上放松要求、降格以求。二是政治意识不强。警示教育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任务,讲政治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少数人对警示教育态度不端正,是政治意识不强、政治观念偏差的具体表现,殊不知平时不增强政治意识,久而久之在政治上就会出问题,走入歧途、掉入陷阱。三是纪法观念淡薄。少数人认为党纪国法只是写在文本上、挂在墙上摆摆样子,警示教育中所折射的纪律和法律问题离自己很远,一些小问题不需要“上纲上线”,自我要求一再降低,甚至是目无法纪、心无敬畏,任性耍特权、搞特殊,一而再、再而三地逾越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

多措并举推动警示教育真正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警示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必须把握客观规律,与时俱进地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拓展教育载体和内容。受教育者必须深刻认识警示教育的重要性,清醒认识违纪违法行为成本之高、危害之深和代价之大。只有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警示教育才能真正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从警示教育本身来说。一是要增强警示教育的政治性。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从政治上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警示教育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常态化地接受教育,更加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因岗、因人、因时分析研判违纪违法问题和典型案例,差异化、个性化地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切实感受到警示就在身边。三是要增强警示教育的深刻性。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多角度立体化地深入分析案发根源,剖析违纪违法分子的蜕变轨迹,将违纪违法行为对党和人民事业造成的重大损失,对自身、家庭、亲人造成的巨大伤害,说深说透说明白,让党员干部清楚腐败的成本和代价,真正达到“猛击一掌”的效果。四是要增强警示教育的时代性。从形式上来看,只要是能起到深刻警示作用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综合使用,包括情景式教育、体验式教育等新颖的形式。在内容上,要善于运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教育,避免内容陈旧、与实际联系不紧,提升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发挥警示教育“惩戒”和“以儆效尤”的作用。在手段上,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常态化推送警示教育案例,加大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网上曝光和警示力度,真正把网上警示教育阵地建好。

从受教育者来说。只有思想上做到了自觉,行动上才能做到自觉。因此,必须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警示教育是党组织的严管与厚爱,对于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政治品格十分必要,从而在内心深处真正把警示教育作为政治“必修课”,作为“预防针”,积极主动接受警示教育,在经常性的思想洗礼中立根固本、补钙铸魂。与此同时,要自觉加强正面教育,学习科学理论,学习先进典型,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积蓄奋斗的力量。要心中有信仰,立身先立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要心中有敬畏,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敬畏权力,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习惯在监督约束下工作和生活,习惯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练就“金刚不坏之身”。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作用,带头主动接受警示教育,带头严于律己,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每个受教育者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以案为鉴、举一反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作者为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责编/赵橙涔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