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记录着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中国境内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区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巨大作用,保护方言资源也就是在保护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语言社会性 语言文化性 方言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语言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地域方言的发展变化同样也反映了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地域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语言的一体化趋势使其逐渐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处于整体萎缩、甚至趋于消亡状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域方言是反映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一扇窗口,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汉语地域方言的保护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维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当地文化,有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资源,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二者不可或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的外衣,语言记录文化,是表达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一种语言或方言的消亡,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文化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语言是文化的最直接体现,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民族和社会团体的特有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消亡也就意味着某些文化的丧失。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留下了悠久的民族文化,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延续对地域文化意义重大。中国人自古就有文化寻根的传统,这种寻根文化正是通过不同方言得以体现。无论是南方方言,还是北方方言,无不是以其独特的发音诠释着地域的文化特点,体现着民族性格特征。地方方言承载、蕴藏着各地丰富的历史文化,正是它的存在,才让文化更为生动立体,保护汉语方言不仅仅是保护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有助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语言的多样性存在正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内部独特传统、固有文化的体现,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从研究这个国家的地域文化传统入手,这既是学习国家文化的需要,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比如,东北文化就是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类型。东北地区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东北多民族的形成使得东北文化具有独特魅力,早期东北地区环境恶劣,东北先民们在长期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养成了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这是东北人民勤劳智慧的展现。作为东北文化的重要载体,东北方言以其直白、通俗、幽默的表达方式,让世人看到了东北人诙谐、可爱的一面,正是通过东北方言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东北文化,对东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东北文化也通过东北方言的传播得以传承。
语言是一种资源: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
在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中有关于语言的论述,他认为语言的产生几乎就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记,方言是一个社群的标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通过语言彼此了解、增进感情。语言是民族和族群的徽章,是民族和社群彼此认同的标记,是增近情感促进交流的纽带。即使是不熟悉的人,身处异国他乡,听到有人使用母语或家乡方言,都会感到特别亲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同样语言符号的使用得以拉近,语言的凝聚价值得以体现,文化自信得以提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人贺知章的诗句,正是通过乡音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殷殷之情。语言和方言甚至还可以显示身份,选用社会认可度高的语言和方言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就是有力证明,20世纪80年代粤语的盛行,正得益于广东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能说上几句粤语不仅代表着身份地位,也丰富了人民群众日常的语言交流方式。
语言是一种文化资源,作为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存在,应该积极开发并更好地利用,以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几年,借助网络影视网络媒体,带有东北地方特色的影视文化节目通过网络大众传媒不断涌现,使得东北地域文化得以推广并延续,这和东北方言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东北方言是东北人民长期创造、不断创新形成的产物,它全面深刻反映着东北的历史文化。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下,大量带有东北特色的影视文化作品不断涌现,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极大带动了整个东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东北各大影视基地陆续成立,这对于扩大当地就业,有效拉动内需,提振文化消费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制定科学的语言保护规划:引导语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语言的多样和谐
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需要正确对待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维护语言的多样性存在是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发展对语言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汉语内部的整个方言体系的发展随之也受到了影响,此种现象引起许多专家学者高度重视。有学者就指出,语言的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方言应该在接受语言一体化的前提下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发挥出其健康、积极的社会价值,文化的多样性存在需要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相向而行,汉语的方言文化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应该体现出它的固有作用。制定科学的语言保护规划,不仅有助于良好语言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有助于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普通话的推广与使用大大加速了民族文化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融合,有力提升了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凝聚力。普通话融入进来的方言词汇也将成为时代的见证、人类文明进程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见证。
如何引导语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群众语言生活的和谐是当前的重要问题。时代发展势必带来语言的变化,积极创造方言使用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大家使用方言,并在使用中进行保护,重视发挥方言的文化功能。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变化都是受社会发展变化制约,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不同方言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从汉语方言的整体发展来看,方言揭示了语言演变的规律性与丰富性,东北方言独特的发展态势和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背景密不可分,东北方言文化的良性发展是东北地域文化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东北良好语言生态环境的需要。东北方言的发展正是利用了媒体这种科技手段增强了它的传播力,使得某些词语得到迅速推广,这不仅有利于语言生活的和谐发展,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作者为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62号)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杨丽娜:《从东北方言的发展看语言的一体化趋势》,《语文建设》,2014年第10期。
②曹志耘:《汉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③袁俏玲:《语言与经济的关系探微》,《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