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鼠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严重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积极采取措施,统筹各方力量,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战役中。据专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及被污染的环境。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林业和草原局等三部门发布公告,疫情解除前,全国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食用“野味”有风险,2003年的SARS疫情已经留给了人类惨痛的前车之鉴,但为什么还有人对“野味”乐此不疲呢?究其原因在于其猎奇、尝鲜、滋补、炫富等扭曲的饮食观。我们应当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汲取伦理智慧以纠偏扭曲的饮食观。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体现出浓厚的道德色彩,极其赋有伦理智慧。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我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毛泽东同志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讲:“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思想、“中和为美”思想均蕴含在饮食文化中得以体现,启迪着饮食者的伦理思维。
“为腹不为目”的饮食伦理智慧。中国传统社会以农耕为主,生产力水平很低,粮食产量不高,因此,在传统饮食中非常重视节俭消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代先民一天只食“朝食”和“铺食”两餐,“铺食”多为“朝食”剩下的食物。这既是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古代先民的节俭意识。老子讲,“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七十章》)“俭”在老子的饮食观念中表现为“为腹不为目”,“为腹”是以食物供养自己的生命,“为目”是因对美食的欲望而遭到食物奴役,“为腹”是以食养己,“为目”是因食役己。食物的本真目的就是“为腹”,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只是在部分人群中发生了异化,把“为目”当成了食物消费的目的,沉醉其中却浑然不知其害。孔子同样非常重视饮食节俭,强调“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把安贫乐道作为精神向往,已经远超越于饮食欲望之外。“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充满了节俭元素,一些美食用料普通却美味可口,更是有许多化食材“废料”为神奇美味的佳肴,这是西方饮食远不能及的一个方面,既是中华节俭美德在饮食方面的生动体现,也与暴殄天物、挥霍奢侈的饮食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时不食”的饮食伦理智慧。中华传统饮食强调要顺应四时的变化来调配饮食方案,食物的选择要与季节相应,这与当代西方所倡导的“吃当季”科学饮食观相吻合。孔子关于饮食,在《论语·乡党》中提出了“十不食”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不时,不食。”即蔬菜等食材的选择要做到及时采摘,不能吃过季的蔬菜,吃过期的食物。如,春韭夏苋等蔬菜,当季及时采摘,既鲜嫩味美,又营养健康;过了时节再吃,就如同柴草,不仅难吃无味,而且缺少营养,不利于健康。《礼记·内则》对各个时令的饮食原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腒、鱼肃,膳膏臊;秋宜犊鏖,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羶。”《黄帝内经·素问》则从中医学的角度,以五味和五脏,指明了饮食与健康的内在关系,开创了以食物疗疾祛病的先河:“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脏之气。”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顺应时节变幻,不同时节利用不同食材烹饪各类美食,以滋养身体,表现出四季流转的斗转星移,体现出合乎自然规律的智慧。
“谨其时禁”的饮食伦理智慧。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认知能力,先民对自然的依赖性和敬畏感非常强。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的最佳生存状态。动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生长周期,在食物的取材方面,一定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绝对不能毫无节制的向自然巧取豪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斤斧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四者不失其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洿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用也。”(《荀子·王制》)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告诫人们,在享用自然赋予的资源时,更要对自然资源采取保护的态度,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食品安全理念认为,食品安全由三层次构成,一是食品数量安全,二是食品质量安全,三是食品营养安全。食品科学研究表明,滥食野生动物,既缺少质量安全保证,也没有营养安全依据。因此,在食品数量安全相对有保证的今天,滥食野生动物无异于顶着安全风险与道德谴责,甚至是法律惩处的危险尝试。远离疫情,禁食“野味”,我们当从传统饮食文化中汲取伦理智慧,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注: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9ZX01)成果】
(作者:王伟,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处副处长、博士、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