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独家连线 > 正文

权威专家解析:中医药抗疫为何疗效好(2)

探索病因病机,针对患者病情实施分阶段治疗

人民论坛:您之前提到,中医治疗疾病尤其是疫病和重大疾病,强调病因病机、证候、症状等,请结合您和团队多年的抗疫临床研究心得,特别是本次抗疫临床实践,谈谈本次新冠肺炎的中医学特征。

徐立然:结合团队多年的抗疫临床研究心得,我们认为此次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疠”范畴。《温疫论》“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疫疠”之气或者说是异气,我们认为是“湿浊疠气”,导致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一则“湿浊疠气”与寒相合,寒湿犯及机体,传变趋于寒化,犯于肺气,伤及脾阳,运化失常,三焦失司。临症可见:在上焦胸满憋闷;在中焦脘痞不食,恶心呕吐;在下焦小便清长,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二则“湿浊疠气”与热相合,湿热犯及机体,传变趋于热化,造成湿热疠邪壅遏肺气,肺失宣肃,进而入闭阳明,化火化毒,临证可见:在上焦肺气郁闭,痰涎胸满;在中焦阳明火毒,腑实不通;在下焦湿热,小便色黄。最终湿热毒邪内蕴,上中下三焦不通,上焦不通而喘促,中焦不通则纳食不进,下焦不通为大小便闭。我们临床所见重症居多,时时见到重症者进而导致气机闭塞,血脉瘀滞,阴阳离决,生命垂危。所以,我们说“湿浊疠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其所犯,犯于肺,伤及脾,波及五脏六腑,导致卫气郁闭不通,上中下三焦失司,气机升降失常,血脉瘀滞不行,阴阳失调格拒。因而我们说“湿浊疠气”导致的壅滞闭塞是新冠肺炎主要的病理机制。

人民论坛:根据以上您谈到的本次疫情特点,您和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施有效救治,从而达到您提出的“遏阻传变”留人治疗,“扶正祛邪”以平为期的目的?

徐立然:依据2020年1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多个版本的新冠肺炎预防指南和2020年2月12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河南省新冠肺炎诊疗专家共识(第一版)》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诊治方案”,我们通过临床探索新冠肺炎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和临床症状特征,提出“遏阻传变”留人治病和“扶正祛邪”以平为期的治疗原则,证治之法“通”也。

“遏阻传变”留人治病。在该病的初期,我们采用“泄卫透热”、“火郁发之”治法,以麻杏甘石汤、柴藿达原颗粒、火郁汤等予以治疗,遏阻疫疠之邪进一步入侵脏腑,并驱使其外出机体。该病中期,我们采用"透热转气"治法,祛除热邪,宣畅气机,使里热外达,以清肺排毒汤、大柴胡汤合白虎加人参汤、解表清里合剂等治疗,取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气血两清之功效,逼疫疠之邪外透。该病重期,我们采用“辛开苦降”治法,“苦降驱热除湿,辛通开气宣浊”,以陷胸汤、承气汤、清肺培元浓缩丸等治疗,使祛邪解毒、通腑泻热,条畅三焦,活血通脉,降浊毒于下。该病极期,阳气极度衰疲,浊邪深入少阴,我们采“回阳救逆”治法,以附子汤、四逆汤、参附汤等治疗,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保全生命之功效。该病恢复期,诸虚疲惫。《黄帝内经》曰“虚则补之”,我们采用益艾康、健艾康等治疗。

“扶正祛邪”以平为期。在新冠肺炎的不同阶段、不同病证,我们选择不同治疗法则和方药,然而,“扶正祛邪”贯穿始终。“扶正”提高机体抵抗力,有足够的力量抗御病邪,人参、党参、黄芪等剂量较大;“祛邪”降低疫疠之气的损害,使之逐出、透出体外,有益于机体正气的恢复,麻黄、大黄、半夏等方中常用。可以说,扶正有益于祛邪,祛邪有益于扶正,扶正之中有祛邪,祛邪之中有扶正。“扶正祛邪”相得益彰,促使阴阳平衡,阴平阳秘,以平为期。

证治之法“通”也。我们根据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探索认为“湿浊疠气”引发的湿浊晦毒对人体伤害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壅滞闭塞,“不通”是也。新冠肺炎临床所表现的湿浊壅滞闭塞病证尤为典型。如皮毛郁闭则身热不扬,肺气郁闭则胸闷喘息,脾胃之气郁闭则脘痞呕恶,腑气郁闭则大便不畅,气血郁闭则气滞血瘀,阴阳郁闭则决离。所以,我们提出其证当以“通”之治法,方能保全生命,以平为期。我们在临床应用梳表透邪,宣肺肃降,升清降逆,通腑泻浊,理气活血等均为“通”之治法,如此则使阴阳汇通,阴平阳秘!正是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本次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中医药   徐立然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