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论武装实质上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运用问题。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把思想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重大任务。党员干部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学习和运用理论,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要坚持理论武装的守正与创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贯通,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让理论学习成果直达群众。
【关键字】党员干部 理论武装 入脑入心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理论上的成熟是党员干部政治上成熟的标志。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是核心问题。所以,理论武装实质上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运用问题,首先在于党员干部如何以理论为指导推动政策决策落地;其次在于用理论指引方向、指导工作,并将其转化为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精神力量。
理论武装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影响到如何让理论具体化、操作化,推动理论进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目前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具有学习理论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但他们坚持正确信仰和坚定立场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和学习科学的理论。
理论学习本身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如何既把握其思想精髓、核心内容,又把握其系统性以及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首先考虑的问题。就现实的理论武装方式而言,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就事论事、简单罗列故事;例行公事地发放和学习材料,缺乏深入思考;只讲小道理没有大道理,只解决实际问题而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就个人学习情况而言,要么缺乏学习的政治性要求和实践的主动性,在理论框架、知识架构等层面游走,把党的政策语言解释为自己的语言;要么将个人感悟的心灵鸡汤假借于理论宣传上,在理论学习中得到的不是思想的提升而是新奇的语言或者新颖的故事,个人思想情感自然无法上升到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
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贯通问题。理论学习的目的是改造主客观世界,但由于认知的偏差,有的党员干部在学习时,理论归理论、业务归业务,人到心不到、话语到精神不到,实质是理论和实践贯通不够、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贯通不够。党员干部在重大决策中,如果凭感觉而不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那就是重大问题了。在解放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毛泽东还是抽调大量干部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的号召,教育党员干部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变化万端的时事政治,找出战略上、策略上的结论”的本领。
理论学习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理论武装要直达群众,才能带动起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伟大力量。现实中一些理论教育,在完成既定动作之后,没有把接力棒延伸下去。比如,理论武装的分众化、互动式宣讲还不够,存在以文本解读文本、以文件精神解释文件精神的问题,致使理论分析和理论教育纸上谈兵,难以达到“解渴”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生动的、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思想理论,因此理论武装要回到群众中去。
理论学习的守正与创新问题。结合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理论进行阐释,遇到的一个原则困境是,问题意识的不足和立场问题的缺失。比如,在一些核心概念上游走,在似是而非的讨论中把党的理论和政策引向一个奇谈怪论的圈子,或者引向佛学道学、引向思辨哲学,这是理论宣传和理论武装不应该有的。党员干部应当以坚定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当面对是非原则问题时不进行正面回击甚至听之任之,面对噪音杂音不知如何反驳批判,这些都恰是理论学习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因此,要深入认识规律,不断创新理论武装,牢牢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牢牢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武装的目的和价值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把思想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重大任务,是把党的事业和人民事业结合起来的迫切要求。
理论武装是坚定党员信念、明确前进目标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新思想描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这是当前人们的最大政治共识,是理论武装的直接思想渊源,是引领发展的指南针。只有共同的信念确立了,党员干部群众才会明确前进方向和奋斗动力。理论武装的重要使命就是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不断深化干部群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坚定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理论武装是判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决策是否正确、政策落实是否到位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工作中的诸多思想困惑和难题,都需要一个明确的工作指南,其依据就是党的指导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策略。恩格斯认为:“没有理论思维,的确无法使自然界中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二者之间的既有联系。”人们借助理论这个“显微镜”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或者判断某种社会实践是否符合规律,从而增强自己行为的可预期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理性陈述和科学总结,是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现实问题的集中回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群众,就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为党员干部提供解释世界、分析现实的思想武器。
理论武装是一项明辨是非、提供价值判断的工作。马克思恩格斯把理论看作正确行动的支点和根据。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不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器,我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在革命斗争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有迷失方向、背离无产阶级革命立场的危险,甚至可能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成为各种机会主义者,成为资产阶级的俘虏和应声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定的就是价值标准和是非尺度,是统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是党员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本子”,是判断是非曲直的“镜子”。
理论武装的载体和途径
党员干部是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的枢纽,他们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教育者,起着对理论转化吸收和再传播的重要作用。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要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下真功夫学习研究基本理论。政治上的坚定和行为上的正确,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自称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空头理论家,他们脱离中国革命实际把党的事业引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毛泽东曾讽刺地说:“老爷们既然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又妄欲改造这个世界,结果不但碰破了自己的脑壳,并引导一群人也碰破了脑壳。”对新思想没有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就难以把握其思想精髓、理论体系和实践品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以人格力量助推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并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仅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还在于马克思主义者本身所具有的高尚人格。在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理性之光”与党员干部的“道德之光”相映生辉,共同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家园。让理念坚定的人解读理想信念、让道德高尚的人践行道德规范、让遵纪守法的人解读党纪党规,理论才会有力度和温度。邓小平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从原理原著中学出理论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更要读懂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这样的理论才有血有肉,这样的理论学习才会入脑入心。
掌握科学理论本身蕴含的理论思维。理论武装需要走出碎片化、分散化、实用化的被动局面,领会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处理好当前入脑入心与未来思维方式优化之间的关系。学习理论更要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以战略思维增强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以创新思维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辩证思维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法治思维深化对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认识;以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和处理各种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和化解社会安定挑战。
掌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为党员干部的行动提供了一种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就是为党员干部提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复杂的工作对象中回归对理论的反思,坚持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并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融合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理论高度、实践深度和历史厚度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的成效,必将深化党员干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将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机关年轻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9@ZH0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⑤《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责编/张忠华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