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国各地120医疗急救体系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发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运救治的主力军作用。
120急救体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120调度指挥的急救行业管理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120热线发挥着重要的行业作用:一是接收处理群众拨进的120。二是调度指挥本辖区急救站,按照就近就急原则开展院前急救和疑似、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转运。三是和疫情防控指挥部、卫健主管部门、公安交管、110指挥中心等部门联系协调处理工作。
新冠肺炎各类病例转运救治的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各地120急救体系承担着各级防控指挥部安排的疑似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转运。确诊病例多是重症病例,需要负压救护车,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其他救护车转运,这是硬核任务,对急救人员的专业技术、个人防护与救护车清洗消毒要求严格。除了重症病例转运,医疗机构、院前急救发现的许多疑似病例也需要转运,同时还要满足部分发热病人就医需求。
急危重症伤病员院前急救的基本作用。120急救基本任务是承担各类急危重症伤病员的院前急救和紧急医疗救援。疫情防控交通管制期,各类病人对120的依赖更加紧迫。除夕至今一个多月来,全国各地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非常少,没见报道发生大型交通事故伤、中毒等群体性救治事件,使各地120急救体系可以集中力量,完成新冠肺炎病例转运救治。
发热病人咨询与分类就诊的安抚作用。近一个多月来,人民群众拨打120最多的还是发热方面的咨询。起初,群众多有焦虑恐慌心理,大量咨询发热问题,120调度员尽可能回复咨询;120接警时,做到温和、友好、科学、冷静,引导群众分类咨询就诊,避免挤救护车上医院,减少病毒交叉感染机会。
社会心理的健康引导与舆论促进作用。由于120是免费电话,人民群众记得牢打的方便。我们根据需要进行心理安抚,湖北日报为此报道《十堰120心理急救不掉线》。指挥部精准施策,组织医院和有关社会力量建立心理咨询热线,通知各新闻媒体反复发布各类公用电话。120接听时,友好的为来电人提供辖区发热门诊与心理咨询电话,尽可能稳定群众紧张情绪。
改革和加强120急救体系建设的几点设想
新建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120急救体系。一是成立中国120急救管理中心,建成全国综合性急救管理机构,将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新生儿等五大救治中心融合管理。二是依托省会城市建立省级120急救中心和院前急救质量控制管理机构。三是独立建制市州级120急救中心,健全机构编制队伍与基本建设。四是建立独立的县市区级120指挥中心,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五是依托乡镇卫生院建立急救站,配备1台以上的标准救护车和医护驾急救人员,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六是政府建好标准化村卫生室,形成村级急救前哨站。另外,鼓励社会资源联合开展120空中急救、水上急救,新建非院前急救转运站,平战结合,充实120急救体系服务全社会力量。
制定落实120急救体系基本建设与设备设施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根据这次疫情防控发现的漏洞与短板,按各地急救工作实际需要,制定新的全国统一的120急救体系建设标准,确保急救机构编制、运行经费、基本建设等。制定这个标准很重要,我们要根据中国地域人口分布特点,科学制定急救体系建设标准,纳入国家项目建设和地方财政预算,才能保证平时的急救需求和战“疫”特别需要。
加强120急救专业队伍和急救文化建设。医学院校应新开设急诊急救医学专业,加强急诊急救队伍培养。县级医院要建立院前急救专科;乡镇卫生院独立设置急诊急救科;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护人员要经培训取得急救员资格,能第一时间有效救治伤病员。
构建社会急救全民健康促进模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并实施后,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疫情过后,在社会急救体系建设、制度管理、设备配置等方面应该加强,建议各地成立社会急救学校,广泛开展基本急救技能培训,提高人民群众救人自救的意识和能力。在城市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时,农村地区也应该同步配置。这次疫情将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卫生健康生活习惯,提高基本急救技能,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社会各相关部门要共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这是关乎每个系统、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的一项人类命运的共同行动。
编制出台《中国院前急救管理办法》。近十几年来,国家卫建委加强了院前急救的制度建设,出台了院前急救管理办法,部分省市也出台急救管理办法。只有国家多个部门全面分析各地急救实际状况,以发展的眼光、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角度,研究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各地城市与农村急救需求的一部完整的院前急救法,由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颁布实施。
(作者系湖北省十堰市急救中心书记、主任、研究员、知名急救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