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当前公众关于保持经济增长的信心、期待与建议调查报告

重要发现:

·公众认为疫情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但还未达成广泛共识。高学历群体对疫情的影响判断更加谨慎。公众更倾向于认为我国经济会在3个月以内恢复正常活力。

·当前,应对疫情出台的政策已经开始释放作用,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受益更明显,小微企业和外资企业还有较大的政策惠及空间。

·有效抑制疫情、卫生用品供给、生活必需品保障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第三产业发展、小微企业生存和企业招工复工问题是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面临的三个主要困难。

·公众认为,产业方面“鼓励新经济形态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建设”,消费方面“线上线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捆绑消费”“对特定领域、行业进行消费补贴”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

·超一半的公众认为信息技术产业、大健康产业、线上教育产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近八成公众对2020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信心,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员工的信心水平最高。

·公众普遍认同应加强对新形势下经济领域、治理领域、国际形势出现的问题和趋势作出防范和预判。

·公众认为新形势下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官员执政水平、持续为中小企业减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化危为机”的三个关键。

调查情况:

调查时间:2020年2月11日—2月12日

调查方法:通过人民论坛网微信公众号、人民智库微信公众号、《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公众号发放电子问卷

样本情况:

共回收有效问卷6391份。从性别看,男性占56.46%,女性占43.54%;从年龄看,以中青年为主,21—30岁占43.18%,31—40岁占37.46%,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分别近10%;从日常居住地看,覆盖直辖市(19.09%)、省会城市(28.94%)、地级市(25.75%)、县级市(17.10%)、乡镇村(8.68%)、港澳台及海外(0.44%);从工作单位看,覆盖机关事业单位(14.33%)、国有企业(21.35%)、民营企业(31.18%)、外资企业(6.78%)、个体经营(10.99%)及其他单位(15.36%);从企业规模看,以中型企业为主(48.88%),小型企业(28.00%)和微型企业(8.06%)次之,大型企业占15.06%。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一方面,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聚集加速疫情扩散,全国上下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另一方面,隔离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企业生存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将有多大?新形势下对于恢复并保持经济增长活力,公众的信心如何?应对困难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抓住哪些重点?围绕这些问题,人民智库于2020年2月11日—12日以向受访者发放网络问卷的形式展开了关于“新形势下保持经济增长活力,需要抓住哪些重点?”的问卷调查,现将调查主要结果呈现。

56.96%的公众认为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文化水平越高的人对疫情的影响认识越持谨慎的态度

从当前形势看,疫情对我国居民的交通出行、学习工作、娱乐消费等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不便。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面临“倒春寒”,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坚定信心,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公众如何看待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调查显示,56.96%的公众认为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同时,有32.67%的公众认为疫情的影响“短期、长期都有”;还有10.37%的公众认为这次疫情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

从经济增长恢复正常活力的时间判断上看,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3个月内恢复正常(21.23%的人认为“1个月”,42.97%的人认为“3个月”);同时有约四分之一(25.21%)的人认为需要“半年时间”恢复正常;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认为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使经济增长恢复正常活力(6.57%的人认为需要“1年”,4.02%的人认为需要“1年以上”)。

此外,不同文化水平受访者对疫情的影响时长持不同态度,文化水平越高的受访者越持有谨慎的态度。大专学历以下的公众更倾向于认为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这部分群体超七成的人对疫情影响时间的判断倾向于“1个月到3个月”。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受访者对疫情短期影响的判断比例走低,对疫情长短期影响都有的比例增加,这部分群体中七成左右的人认为疫情的影响在“3个月到半年”,其中,研究生学历的受访者中有18.90%的人认为疫情影响会持续“1年甚至更长时间”。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一些行业企业和大众消费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显示,小微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对于疫情的影响更为担忧。17.80%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受访者倾向于认为疫情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这一比例高于平均水平七个百分点。同时,所在企业规模越小对疫情的时间影响判断越长,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受访员工对疫情“长期的、深远的”的影响判断分别为7.80%、12.40%、13.60%、14.40%。

应对疫情出台的政策已经开始释放作用,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受益更明显,小微企业和外资企业还有较大的政策惠及空间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目前国家多个部委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共同“战疫”,帮助企业排难纾困,做好复工准备。调查显示,总体而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效果,有42.61%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当前政策释放的“作用明显”,42.33%的人认为“有一定作用”,只有10.87%的人认为“还未释放”。进一步分析显示,国家政策对大型企业(53.40%)和国有企业(53.30%)的作用明显,微型企业(37.60%)和外资企业(36.70%)感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对较小。

从当前看,有效防控疫情、办公场所提供口罩等卫生用品、保障生活必需品是三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于当前面临的问题,调查显示,公众普遍认为“有效抑制疫情发展”(59.50%)是当前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各地陆续开始返城复工,人员流动性增加的客观现象与抗击疫情的隔离要求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矛盾。56.70%的受访者认为如何解决“办公场所口罩、消毒剂等卫生用品供应”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调查中,“口罩不够用”“口罩缺货”是公众反应较多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显示,个体经营者(61.00%)、微型企业(59.40%)和乡镇村(61.70%)面临的口罩问题更为急迫。

1

同时,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54.40%)和“抑制物价上涨”(51.10%)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020年2月3日召开的会议中指出,“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要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调查显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这一问题更为关注(57.20%)。同时,年龄越大的受访者对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物价问题越敏感,5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超六成关注这一问题。

此外,中央要求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48.60%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尽快复工复产”,城市居民比县乡镇村的居民对这一要求更为突出,机关事业单位(53.70%)和个体经营者(49.10%)对复工复产的期待更为迫切。但恢复生产同样面临着“企业流动资金不足”(41.20%)和“生产原材料短缺”(36.70%)等现实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的受访者对这两个问题的关注度最高,分别为43.90%和42.70%。

公众对就业问题(37.70%)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心,其中,民营企业人员(39.60%)更为担心。“失业率上升,社会消费能力下降”(57.5%)和“2020年应届生就业形势严峻”(41.30%)有可能成为影响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

如何解决“隔离期间员工工资问题”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42.40%),其中民营企业(44.40%)和国有企业(44.30%)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最高,而机关事业单位(38.80%)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虽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于2020年1月24日就发布了《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同样面临线上办公效率低下(34.70%)、流动资金不足(41.20%)等现实问题。

从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看,第三产业发展、小微企业生存和企业招工复工问题是面临的三个主要困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不少行业和企业带来影响,给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带来挑战。而春节消费本是第一季度拉动第三产业的黄金期,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公众居家隔离,餐馆、电影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闭馆,甚至一些城市的商场关门停市。有专家表示,短期内,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最大,尤其是对服务业的消费。调查显示,“餐饮、文体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损失较大”(80.40%)。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团队与澎湃研究所邀请全国的企业家开展的企业开工力调查显示,民营和个体经济面对疫情压力感最大。本次调查显示,“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流断裂、融资难、用工难等生存压力”(78.40%)。当前,为抗击疫情还存在各地各自为政的做法,70.10%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复工难、招工难,实体经济遭遇冲击”。

2

此外,“中美贸易战长期性、反复性拉锯,进出口贸易受限”(47.90%)也是公众较为担心的问题,外资企业(54.30%)对这一问题尤为关注。46.30% 的受访者担心“疫情导致市场悲观情绪”,国家公职人员对这一问题更为担忧(53.10%)。还有33.80%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压力下沉,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面临挑战”,这一问题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带来的压力最大(37.40%)。

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要供需两侧共同发力,在产业方面,要“鼓励新经济形态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建设”,也要支持“线上线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捆绑消费”

在产业方面,首先“鼓励新经济形态发展”(65.23%)是保持经济增长活力最重要的手段。每一次风险挑战的背后都是产业调整的重要机遇,2003年“非典”时期,以实体店销售为主的京东、携程开辟了线上销售的新市场,从此我国走上了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在当前时刻,许多传统行业停工停产,但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这样的新经济形态却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次,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疫情使得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口,“支持实体经济建设”(64.98%)不仅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更是平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调整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重要手段。第三,“加大公共领域投资”(57.04%)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此次疫情中反映出的医疗卫生用品短缺问题表明公共领域投资还有很大缺口,受疫情影响,社会投资风险偏好降低,公共领域投资将弥补社会投资的短缺,同时补齐公共领域建设的短板。第四,疫情影响下,城市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而农村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阵地“释放农村经济活力”(56.73%)可为整体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最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暂的,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以此为契机“鼓励高附加值产业建设”(56.02%),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解一时之困,更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

3

在消费方面,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当前一段时间更要发挥重要促进作用。2020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实物商品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应该通过“线上线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捆绑消费”(69.57%)来促进消费。疫情期间许多实体店提供线上预售服务来避免人流集聚获得了群众的点赞。在疫情结束后,应当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餐饮住宿、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文化传媒产业等施以相应的促进政策。一方面是“对特定领域、行业进行消费补贴”(62.33%),如消费券、消费节等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假期经济补偿式发展”(61.02%),使公众有时间释放疫情期间受到抑制的文旅消费需求。同时,通过“产品更新换代引导消费升级”(55.68%)是促进产品消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长期性举措。此外,“鼓励消费扶贫”(51.40%)既能够促进消费,又能够助力扶贫攻坚。

4

创新是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的核心动力,公众认为新形势下要“提高核心领域、关键领域的科研及成果转化能力”(86.61%)

在科技创新方面,超八成受访者认为要“提高核心领域、关键领域的科研及成果转化能力”(86.61%)。面对疫情群众翘首期盼特效药、疫苗的研制,正如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对国产芯片的期待,特殊事件一再提醒着科研及其成果转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要“普及数字信息产业在各行各业的应用”(75.00%)。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站上了风口,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也为网格化治理监控疫情提供了便利,数字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增长点,更推动着社会发展。六成以上受访者认为要“创新生产管理,提高智能化、信息化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水平”(62.11%)。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超五成受访者认为要“加快制造业‘机器换人’,鼓励工业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劳动力”(56.34%)。疫情期间为避免人员集聚,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复产复工,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不仅在当前突发事件背景下,更将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机器换人”是产业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已经有企业探索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人工劳动力。5

在人才方面,要依靠人才渡过难关,依靠人才来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调查显示,“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包容的环境”(62.46%)是公众最强烈的呼声。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想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就要创造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还需要“提高技能型人才比例”(61.94%),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都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三是“激发核心人才的带动力”(60.14%),我国有许多世界顶级的专家人才,如钟南山、袁隆平等,但科研的进步不能仅靠个人孤军奋战,要发挥核心人才的带动力,从一个人成为一代人再成为每代人。此外,人成长为人才离不开教育,“加强专业人才培训”(58.29%)对于创造人才至关重要。最后,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创新人才回流”(57.17%)带回的不仅是人才,更是新的发展思维的碰撞。

信息技术产业、大健康产业、线上教育产业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当前,新经济形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一关键时期,我们看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线上教学等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化解疫情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有专家指出,当前“面对面”的风险条件下,生鲜电商、社区便利店等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泛娱乐领域机会增加,网络办公、网络电影、网络游戏等产业的消费需求增加和商业模式改变,都在带动本行业发展的同时助力了整体经济的回升。作为基础支撑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将成为疫情结束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调查结果显示,超五成受访者认为信息技术产业(64.20%)、大健康产业(58.64%)、线上教育产业(58.42%)将成为新形势下支撑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此外,金融保险行业(49.76%)、人工智能行业(48.38%)、数字经济(43.05%)等新产业新业态也备受期待。

近八成公众对2020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信心,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员工的信心水平最高,学历高的受访者信心稍显不足

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影响关键在于信心。虽然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疫情的冲击,但是党中央仍然提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任务。综合分析形势,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都要完成,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新形势下关于2020年我国经济实现预期增长的信心,有52.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信心”,27.46%表示“比较有信心”,12.66%表示“一般”,信心不足的不足一成。

进一步分析显示,国有企业(61.60%)、大型企业(56.70%)、中型企业(61.00%)工作人员“非常有信心”水平较高,外资企业(45.30%)、微型企业(43.60%)“非常有信心”的比例较低。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受访者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信心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与不同学历水平受访者对于疫情对经济的时间影响判断一致。

超七成受访者期待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科学评估疫情影响,及时出台扶持政策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部分地方出现了口罩等防护用品制假售假,哄抬防护用品及制作原材料、粮油肉蛋奶等基本民生商品价格的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4.31%的受访者认为应当防范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哄抬物价、诈骗售假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对此,“两高两部”制定实施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对此类行为从重从快严打。

图6

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繁复的填表、空洞的动员、作秀式迎检等形式主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对疫情防控徒劳无益,还将冲减原本紧张的防控力量,使得基层工作者“劳力”又“劳心”。公众认为,在治理领域要警惕借用防控之名“滥用职权、弄虚作假、玩忽职守”(67.22%),以及在基层治理中出现“四风”问题(64.34%)。

在国际形势上,超六成受访者认为要警惕“网络极端思潮、国际反华势力扰乱国内舆论场”(64.71%),防范“国际舆论唱衰中国经济,影响国际资本对国内投资”(63.46%)。此外,有部分受访者表示,要注重信息公开、舆论监督;注重加强各部门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坚决贯彻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新形势下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官员执政水平、持续为中小企业减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保持经济“化危为机”的三个关键

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对于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我国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公众普遍期待未来“增强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协调运行能力、灾害及应急管控能力,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75.80%),“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力度,加强舆论监督”(67.96%),并指出在特殊时期应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强化舆论引导,凝聚人心共识。同时“培育居民卫生习惯,加强城乡公共卫生系统建设”(43.85%)、“进一步改革医疗体制,加强应急医疗体系建设”(20.30%)。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要“科学评估疫情对经济的短中长期影响,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对冲疫情影响”(72.64%)。近七成受访者认可当前为中小企业减负的各项政策,并认为应当继续鼓励“持续为中小企业减负,对特殊企业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69.41%);65.07%的受访者认为应当“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力度”;50.38%的受访者建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有专家认为,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中小企业损失是巨大的,当前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中小企业活下去,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分期分批、分区域的有序复工复产,并有效解决企业复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运转;对中小企业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切实给企业减负。

化危为机,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还要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发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69.66%),“发展5G技术、区块链技术,搭建现代供应链、发展数字经济”(64.13%),“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赢得国际市场竞争主动权”(53.42%)。春节期间,居家群众蛰伏了大量的消费潜力,在数据时代有序释放这些潜在消费潜力,必将形成新的产业牵引力。疫情期间,有些企业发展受困,而有些企业早期积极转型反而迎来生机。作为消费大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广阔,迫切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化危为机。

【执笔:人民智库高级研究员 石晶,人民智库研究员 王虹、李思琪】

责编:杨 阳 / 司文君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