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新形势下要维护好经济社会稳定

摘  要: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没有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是难以实现的。稳定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实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改善,使人民不断增强幸福感和安全感。稳定市场供应和市场物价,是稳定经济社会的基础。其中,稳定农产品市场供应和市场物价,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有稳定预期,才能增强信心,只有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才能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

关键词:防控疫情  经济社会稳定  重要保障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波及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负面影响之大,无疑将超越2003年的“非典”。如何打好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紧密协作。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是基础性条件,而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市场供应与市场物价以及稳定预期稳中求进,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

稳定经济增长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意味着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不断提升,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迎难而上,抓好复工复产、让经济运行回到正常轨道,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是检验各级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标尺。

回顾2003年的“非典”,当时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于上升时期。特别是刚刚加入WTO,加上潜力巨大的人口红利,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由于“非典”疫情的时间和空间都比较有限,除了第二季度以外,经济很快就复苏回春。应当认识到,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任务比起十七年前的“非典”时期要更为繁重复杂。这是因为,在这次疫情还没有发生之前,我们就已经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而今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次疫情爆发以后,对交通、旅游、餐饮、商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冲击是相当大的,对制造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的冲击也是致命的。很多中小微型企业如果不能短期内尽快复工复产,就很难生存下去,甚至会导致破产倒闭。此外,由于中小微型企业消化了比重很高的就业人口,一旦这些企业倒闭了,就会给国计民生以及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影响。

正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之首。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如何稳定这六个方面,不仅关系到涉及国计民生重大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了减轻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当前较为可行的手段,就是对宏观调控政策作适当的调整,加大国家财政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部门(如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投资,增强对防控疫情关系密切的行业(如生产防控疫情用具的行业)的支持,以及确保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的资金供给,并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府部门要主动协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以及用工方面的困难。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必须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投资、消费、出口的适度增长,保持货币适度增长和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为此,要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为了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全要素生产率都能得到提高。我国国内市场广阔,回旋余地大,韧性又强,加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也没有改变。

稳定市场供应与市场物价

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保证农副产品及轻工消费品的供应,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大局。物价是衡量市场供求状况的“晴雨表”。这次疫情爆发对市场供应与市场物价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当前的疫情导致春节期间超常消费需求锐减,特别是旅游、娱乐、餐饮、交通等消费显著下降,给相关服务类产品带来消费缩减的压力;另一方面,防控疫情所必须采取的封闭式的管理、交通管制等措施,导致大量企业停工等负面影响,导致某些农产品以及其他生活消费品供给短缺,带来了物价上升的压力。对我国市场供应和市场物价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只有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类齐全,才能稳定农产品自身的价格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品价格,进而稳定整个市场的物价。我国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在保持总量稳定的同时,要深入做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

现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农地因缺乏有机质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化肥施用量大大超标;二是农村大量人畜排泄物(即有机肥料)无法回流农田,严重污染农村生态环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要把大量人畜排泄物返回农田,需要大量活劳动投入,劳动力成本很高,而目前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部分进城务工,留下的人口中多是老弱病残。因此,在农村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农户只好选择多施化肥、农药、除草剂,来发展植物性产品生产,多用添加剂、激素来发展动物性产品生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而且要求吃得安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成为居民追求的目标。但是,当前我国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的地区,一般都是化肥、农药施用量特别大。目前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和3.5倍。化肥施用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破坏土壤的自然形成过程和土壤微生物活力,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来越少,土壤肥力日趋衰竭。同时,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增强害虫的抗药性能力,还会杀死大量益虫益鸟,并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为了确保农产品安全,我国可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7年我国农药施用量连续三年减少;化肥施用量连续两年减少,提前三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目标;二是鼓励生产有机食品。有机食品与一般食品的主要区别是,对生产过程实行严格控制,诸如不施用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素、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对产地选择也有严格要求;三是实现畜禽粪资源化利用,使之有效转化为有机肥。目前全国畜禽粪大约有38亿吨,可以提供氮肥1300多万吨,相当于全国化肥氮的50%。但是,要把大量人畜排泄物回归农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否跨越这道坎,是考验各级政府治理能力的具体表现。

稳定预期稳中求进

“稳定预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稳定”之一。这里所说的“预期”,指的是对未来演变趋势的一种判断。稳预期的核心就是稳住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预期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态势,决定投资、消费、创业、创新以及就业等预期。

在疫情爆发期间,稳就业尤为重要。不仅因为就业与经济社会稳定关系密切,还因为复工复产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可能因此产生两种就业问题:一是企业招不到所需要的工人,二是企业大规模裁员。面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等资金加大缓企稳岗力度,以及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缓缴或退还部分社保费等政策,并引导因疫情无法外出的农民工参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

稳金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去杠杆”的工作深入推进,防止因体内循环而导致的金融泡沫和金融风险,推动金融资产进入实体经济,为便利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另外,稳金融是通过稳健货币政策来实现的。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综合运用各种货币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重点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货币政策更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重点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稳外资首先要积极帮助外资企业有序恢复正常经营,对生产医用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类外资企业,按照统一部署特事特办,迅速复工达产,全力满足需求。与此同时,密切跟踪外资大项目进展,推动项目尽早签约落地。创新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因地制宜精准帮扶,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障外商投资权益。

稳外贸。当前疫情可能会导致外贸进出口短期内一定程度下滑,但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我国外贸内生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从中长期看,应当加大创新驱动力度,积极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扩大市场准入,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并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多商机。

此外,稳预期还包括稳通货预期,即稳币值预期。与稳通货预期相反,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做好准备以避免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损害,乃至出现挤兑风、抢购风。通货膨胀预期会加快通货膨胀的到来。因此稳通货(或稳币值)预期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体平衡,但也存在物价结构性分化,例如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在疫情爆发期间,由于交通管制以及封闭式管理,导致某些必需品供不应求,以及少数商业企业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对待这类问题,一方面要尽快疏通供给渠道,使供给与需求相衔接;另一方面对哄抬物价者要依法从重处理,决不姑息。

【本文作者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编:贺胜兰 / 蔡圣楠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