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应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加强面向重大疫情防控应急管理情报体系的建设,加大情报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情报采集的及时精准性,强化潜伏期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跨部门信息协同与应急联动、信息披露和谣言管控,为疫情爆发期政府决策提供支持;防范疫情的次生、衍生危害,为疫情恢复期的社会稳定保驾护航。
精准采集全方位疫情情报,提供疫情监测与预警
面向重大疫情防控的应急管理情报体系,是以实现智慧防控为目标,以情报科学技术为基础,融合卫生管理部门、疾控部门、医院、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集情报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为一体的有机系统。在疫情潜伏期,应急管理情报体系提供监测预警,及时遏制疫情的蔓延和爆发。一是采集全方位疫情情报,结合事先设置的阈值(如感染病毒人数、病毒类型、症状、死亡人数等)作出研判预警,根据预警级别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并对疫情发生的潜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二是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响应机制,分别对应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地方医院的应急准备系统和区域的医疗应急系统,且明确规范各系统的权责,可在国家公共卫生网络上相互监督、沟通与应急协作;三是加大政府对疾病预防情报工作的财政投入,建设专项科研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建立疾病分子数据库,以溯源病毒并掌握病毒信息,研制治疗方案;四是对软、硬件设施的双重投入,提高情报人员综合素质,保证快速、准确的掌握疫情情报,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推动情报共享,实现跨部门信息协同与应急联动
一是建立跨部门数据关联、应急平台、情报服务平台,通过跨部门信息交互实现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协同与应急联动;二是健全情报处理标准规范,情报中心整理和发布,挖掘情报内在价值和分析疫情动态;三是搭建职能部门远程沟通平台,在不接触的条件下,实现跨部门情报沟通和组织调配;四是建立专线网络,保证数据的实时安全稳定传输;五是各部门设置情报工作人员,及时监督和处理情报信息,确保情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六是防疫部门、医疗机构、交通管理部门、网络安全与监察部门、情报服务机构等应急联动,保障在最快的时间内形成统一的应急部署,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资源控制和消除疫情;七是省与省、市与市、市内各区县政府建立应急协调、互助机制,实现临近省市区域的情报共享,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开展相互支援,保障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建立权威、公开、可信的沟通渠道,加强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在全方位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报的基础上,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公开疫情精准情报。授权指定的执行机构和监管机构,应利用政府官网、权威媒体和网络运营商等渠道向公众及时披露疫情情报,营造理性、从容的网络空间和社会氛围。重大疫情防控的信息披露,一是要引起公众和相关部门对疫情的重视,及时发现并解决应急管理存在的弊端,提高部门应急管理的效率;二是增强公众战“疫”的信心,配合相关部门疫情防控工作,防范疫情的蔓延和爆发;三是及时通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员,为其提供有效的隔离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且不限于:新型冠状病毒和科学防范基本知识、人员感染和救治情况、医疗和政策措施、疫情详情、医疗救助、募捐信息、谣言披露等。
运用情报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网络谣言智能管控
移动网络环境下,谣言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容易误导公众行为决策,造成社会恐慌,影响应急管理部门疫情防控策略的执行和实施。收集情报数据,训练谣言识别算法模型,实现计算机智能系统对网络谣言的智慧管控。一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收集、分析、处理来自不同部门、网络平台、企业等的动态数据,自动分析和鉴别谣言,追溯谣言散布主体,并由相关部门向公众披露权威可信的实时疫情情报,遏制谣言产生与传播;二是联合网络平台运营商,控制谣言散布渠道;三是分析掌握公众对疫情的心理反应,以及早提供风险评估、预警和舆论引导。
防范疫情的次生、衍生危害,保障疫情善后恢复
疫情恢复期,应急管理情报体系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得到控制或消除后的善后恢复,防止疫情的次生、衍生危害的产生。一是建立疫情损失评估机制、疫情信息反馈机制,组织相关专家评估疫情造成的损失,形成报告呈交给政府部门;二是对疫情防控过程进行综合评价、经验总结和查漏补缺,更新疫情历史案例知识库和疫情策略库,实现情报重用;三是利用情报分析诊断易引发疫情的衍生危害因素,采集、监测公众心理信息,为长期隔离的群众提供科学的心理疏导,以适应正常生活;四是针对此次疫情管控采集了大量流动人口数据,应做好疫情退散后数据处理工作,保证数据隐私安全。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数据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与跨部门交互研究——面向公共安全领域”(16JJD870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珞珈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