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从社区抗疫看社区治理现代化之路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应对中,社区作为基本治理单元的天然合理性和防控有效性得到充分彰显。以隔离为主要手段的抗疫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社区坚守、政府支持”的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同时,社区抗疫推动社区治理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通过抗击疫情,社区治理“邻里共同体”意识逐步强化,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区治理 数字化治理 社区抗疫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基层治理要杜绝形式主义的督查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形式主义地使用督查制度。这次抗疫中出现过“社区一天来五拨督查,致使社区工作者几乎无暇去防疫”的情况。督查的目的是要检查并督促下级执行政策,通常用在下级执行政策不力的情况下。面对突发的重大疫情,各级政府都存在准备不足的情况,此时下级特别是基层更多需要的是上级的专业性指导和抗疫急需的物资支持,而不是简单地督查政策的执行情况。这种“一个人干活,五个人来督查”的情况与目前行政体制存在的“职责同构”现象有关。由于各级政府都管同样的事情,诸多部门也要管同样的事情,一旦出了问题,各级政府和各个相关部门都要担责。为了显示自己尽责了,干部对上级的政策层层下达,最简便的方式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为了免责,往往在层层下达过程中,层层加码,把责任分解给下级,结果就出现了基层社区防疫期间一天要填报十几份由不同部门下发、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格式、体例稍有差异的表格的现象。

为了提高制度效能,减轻基层负担,集中力量抗疫,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由本地适当层级的防疫指挥部或卫健委统一口径统计疫情,供本地各个部门使用,不要让基层防疫人员陷入重复填表中。疫情过后,此类信息平台可以交给基层政府,供其他方面的工作使用。经过总结经验,还可以把信息平台类的做法推广到其他领域,避免基层重复上报信息,以提高制度的效能。专项督查也要慎用,一定要在出现政策执行不力的情况下,再通过督查推进政策的落实,以免因督查过多干扰基层抗疫。另外,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尽量不启动内部督察,而是要把力量用在防疫工作上。

社区抗疫取得显著成果,应继续改善社区工作者待遇

在本次全民抗疫的过程中,社区作为基本治理单元的天然合理性得以凸显。首先,防止疫情扩散最有效的方法是隔离,社区有封闭的院墙和大门,有物业管理,配备保安,具备了隔离的基本条件。其次,城市社区有党支部、居委会、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已经实现了对城市居民区的全覆盖。此次抗疫以隔离为主要手段,只能以居民居住的社区为单位,统计上报疑似感染者,控制居民的外出,宣传防疫的知识和政府政策,帮助居民并提供生活必需品,等等。各地的疫情得以控制,得益于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区治理体系,得益于每一个社区工作者恪尽职守和无私奉献。

以隔离为主的防疫措施已经发挥了作用,疫情逐渐缓解,下一步取得抗疫的最后胜利,还需要广大社区工作者继续努力,把好社区这一关。为此,应该关心广大的社区工作者,通过提供足够的防疫物资,保证这些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的安全。应该给予社区工作者足够的物质激励,以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中央已经决定,为了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大幅度提高疫情防治人员薪酬待遇。对广大社区工作者而言,他们直接面对居民,随时可能与病毒携带者和疑似病例接触,被感染的风险极高。同时,他们与下沉干部一起,已经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身心相当疲惫。而社区工作者的收入普遍较低,他们能够坚持在抗疫的第一线,完全靠的是担当精神。因此,为了激励广大社区工作者继续坚守岗位,解决他们收入过低的问题就应该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从长远来看,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改善也会为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有效运转提供保障。

“社区坚守、政府支持”的工作机制值得总结

抗疫是当前全党全国的头等大事,防疫的最前沿在社区。防疫初期,社区人手严重不足,出现很多漏洞,随后市区、乡镇各级政府和街道办抽出大量干部,下沉到社区,补充防疫第一线的力量。由于社区防疫的力量得到补充,疫情的扩散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有效地防疫,政府的工作重点在社区,人力和物力都向社区倾斜。只要社区有需要,政府就全力以赴帮助解决。城市“内防扩散”是否能够做到,关键在能否控制住社区,各地政府都明确地认识到社区的重要性。社区的工作如此重要,政府把如此大的力量投入到社区,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治理方式。

这种机制类似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在克服城市管理中部门分割、缺乏协作意识、基层力量不强、治理重心偏高等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防疫以社区为基本战斗单元,城市政府的工作重心下移,把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力量集中在社区,就为打赢这场防疫总体战提供了组织资源。社区工作者的编制是按照日常工作配备的,在重大疫情时期,防疫工作要到户到人,而且每天都要站岗,量体温,送菜,有时还要送病人。这些工作只靠社区工作者远远不够,这个时候政府的干部下沉到社区,不仅补足了社区防控疫情的人力缺口,而且为社区防疫带来新的资源。下沉的政府干部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物资,接洽捐赠,引进防疫技术,为社区层面的“严防死守”做了实实在在的事。这种“社区坚守、政府支持”的工作机制值得我们好好总结。

社区抗疫为社会治理数字化打下基础

社区成为防疫的主阵地以后,明显提高了社区的治理能力。其中一个标志是社区治理的数字化程度大大提升。为了有效防止社区内出现疫情扩散,社区搜集了每一个居民的基本信息。这是防疫的需要,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为控制疫情提供准确的依据。为此,地方政府和社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做了细致的工作。不仅如此,还建立起持续搜集和逐级上报的体制,可以对居民的情况进行动态的掌握。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样庞大的信息系统在平常情况下需要较长的时间,做很多动员工作,得到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建立起来。疫情重大,迫使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了这套信息系统。这套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可以转化为相应的数据库,为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打下基础。在下一步工作中,对这些信息使用的相应授权和限制政策需要尽快出台,使得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规范起来,以保护个人权利。

疫情结束以后,这类数据库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是掌握居民的详细信息可以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有了这些详细信息,便于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的公共服务。我国的城市治理正在进入智能化时代,有了这类数据库,可以加快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

强化“邻里共同体”意识,为社区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全民抗疫中的干群同心、邻里共命运使得社区治理的社会资本得以大幅度增加。一是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是现在社区居民最大的共识,防疫保健康成为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防疫关乎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对社区防控措施、生活基本物资的提供等,成为每一个居民共同关心的事情,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大大提高。居民们不但坚决支持社区的防控措施,而且能够自觉遵守防疫纪律,共同维护社区的防疫秩序。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的公共意识空前凝聚。公共意识一旦形成,为今后处理社区公共事务提供了思想资源。二是抗疫期间居民们都无法出门,邻里长期相处,尽管不能串门,但是借助微信群仍然可以联系。居民们利益攸关,共渡难关,患难中建立起了共同体意识,为社区治理积累了重要的社会资本。

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平时与上班族居民打交道不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和孩子,但是在抗疫时期,他们成为居民安全的保障,成为居民居家抗疫的依靠。社区工作者们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他们的声誉在抗疫大考中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些为今后的社区治理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街道办、市区政府的干部大量下沉到社区协助抗疫,他们的帮助和坚守被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群众对干部的评价由此得到提高。广大干部们关键时刻下基层,大大密切了干群关系,为今后的城市治理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这两种群众基础来之不易,得益于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需要我们很好地总结,使其制度化,以改进社区治理的效果。

社会组织在社区抗疫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目前社区治理提倡“三社联动”模式,即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共同发挥作用。从目前看,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区的社会组织在抗疫中基本上是缺位了。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现有的社会组织多数面向全社会,专门服务社区的社会组织不多,所以在社区防疫中两者无法对接。二是社区层面的社会组织少且弱。社区的社会组织以文体活动类为多,社会事务类的少,使得在面对防疫需要的时候,社区的社会组织力量严重不足;尽管有的社区社会组织不少,但是多数组织松散,难以迅速形成战斗力。

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抗疫初期,志愿者的参与较少,这与防疫工作的高风险性有关,也与志愿者缺乏相关的防护知识和防护手段有关。志愿者缺乏培训与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足有关。社区里社会事务类的社会组织少,从而缺乏经过训练的应急反应人力资源储备,并且缺乏应急反应需要的动员能力。抗疫初期社区治理机构的力量不能满足应急管理需要,不得不紧急派政府干部支援,后来才招募和培训志愿者,社区防疫的力量得以补充。

从社区抗疫中总结经验、补齐短板

首先,以抗疫为基础完善社区信息数据库。居民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社区安全防范、社区计划生育、外来人口管理、租户管理、物业管理、业委会的成立和运作等提供基础信息,加快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反应速度,提高社区治理的精准程度。更具有治理价值的是掌握居民信息可以提供精准服务依据,可以使老年人照料、卫生保健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优抚服务、残疾人服务、家政服务、少年儿童服务等借助网络信息,实现社区服务现代化和网络化。

其次,改进社区治理中的弱项,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借着此次高强度的社区动员,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高其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同时也要着力发展社区志愿者群体,为社区储备能够提供专业志愿服务的力量。一方面要加大在社区培育社会组织的力度,特别要培育那些具有应急反应功能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由这些社会组织招募志愿者,定期训练,定期演练。这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引进专业培训师资,并且对志愿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激励。

最后,要提高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社会组织的活跃、志愿者的踊跃,都靠社区居民的参与。经历了这次刻骨铭心的全民抗疫,社区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居民的心里,居民们充分体验到了社区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社区是个人生命安全的保障线。今后的社区工作要进一步以居民生活需要为核心,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努力实现居民与社区融为一体的社区治理最高境界。

【本文作者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半月谈评论:警惕督查泛滥干扰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网,2020年2月13日。

责编:董惠敏 / 王茂磊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