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是提升实践效能的基本条件。经过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战,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正在拓展。这场战役之所以能够迅速扭转战局,取得阶段性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这场阻击战中我们坚持了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以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疫情治理方案,确保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发展。
坚持系统思维,实现资源整合。疫情爆发是对我国医疗系统和防疫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我国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通过疫情防控的总体规划、机制设计、资源整合,实现了各方面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大化运用,体现了鲜明的系统思维。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性行动,战“疫”之初,我们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和群众路线政治优势,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深度融合,形成了疫情防控的集合性、整体性优势。一方面坚持全局意识、整合意识、协同意识,把疫情防控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进行考量,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对不同领域、地域、时域的资源进行最优化整合。另一方面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通过科学区分层次,进行分类指导,实现了防控资源的差异化配置和饱和式救援。坚持全国一盘棋,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火速建成,一座座方舱医院的投入使用,既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势,也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的现实关照。同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我们通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了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坚持战略思维,把握根本目标。在疫情防控战中,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体现了鲜明的战略思维。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一方面,战“疫”之初,我们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果断将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积极应对并战胜这一严峻挑战,从而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面对疫情蔓延得到初步遏制,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病例明显减少的积极态势,其他非重点地区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加大对农业春耕备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民生托底的保障力度,积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完成“十三五”规划。充分体现了防控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预见性,从战略发展维度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既加强疫情防控顶层设计、形成总体目标,也进行了任务分解,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避免零敲碎打、碎片化修补。
坚持法治思维,推进依法防控。法治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可靠保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级各地坚持法治思维、树立法治意识,确保了这场人民战争的有序推进。疫情防控有着诸多特殊性,重大疫情会对既有的社会秩序产生冲击,处理不当会造成矛盾激化、秩序紊乱、资源内耗。战“疫”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防控工作要坚持法治思维,并在实践中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发力,积极推进全民树立法治意识,社会凝聚法治共识,国家形成法治生态。一方面,充分调动政法综治资源力量,全力参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法律制定、执行、监督环节,强调要完善疫情防控法治体系,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确保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能有效发力。另一方面,从营造舆论氛围、加强宣传指导入手,注重培养和引导人民群众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确保不存在遵守法律的“旁观者”、贯彻规章的“局外者”、执行政策的“变通者”。通过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推动矛盾问题化解在早在小,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作者:马玉婕,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