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打破党建方式“内卷化”的怪圈

核心提示: 新时代党的执政力、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等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与此同时,党的建设方式也应该随之不断丰富,但目前的基层党建依然存在党建方式单一陈旧、成效不足的“内卷化”问题。为了打破党建方式“内卷化”,应以执政党思维、工程性思维、统筹性思维、实践性思维革新党建方式,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摘要】新时代党的执政力、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等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与此同时,党的建设方式也应该随之不断丰富,但目前的基层党建依然存在党建方式单一陈旧、成效不足的“内卷化”问题。为了打破党建方式“内卷化”,应以执政党思维、工程性思维、统筹性思维、实践性思维革新党建方式,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党建方式 内卷化 党的建设质量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内卷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一般用来解释一些“有增长、无发展”“习惯固化”“路径守旧”“难以突破”等问题。新时代党的执政力、领导力、组织力、引领力、号召力等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与此同时,党的建设方式也应该随之不断丰富,但目前的基层党建依然存在党建方式单一陈旧、成效不足的“内卷化”问题。为了打破党建方式“内卷化”,应树立执政党思维、工程性思维、统筹性思维、实践性思维,全面推进党建方式革新,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始终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执政党思维统领党的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为了破除党建方式“内卷化”,一是树立正确的执政党思维,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觉悟和魄力。转变传统的革命党思维,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对思想政治建设的认知。树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规划思想,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思想政治理论解决问题。二是强化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学习,推陈出新,着重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性转化。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将“四个意识”全面渗透到党的建设中来,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三是强化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其它各项建设的融合发展,提高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效性。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在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从思想到政治、教育到规制、认知到科学配置权力的转变。四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方式,积极开展各类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促进党员干部专业素养与理论能力跟上时代发展脚步,从而突出从思想觉悟到矫正监督的转变,实现思想政治建设的历史性转折。

始终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以工程性思维优化党的建设

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在不断变革的时代发展中,党的制度建设有了新的定位,全线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之中,是在党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并完善的,是全党的共同意志。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党的建设方式的“内卷化”主要表现在:领导班子对团结和贯彻党内外制度方面存在认知、解决、反思误区。具体来说,一是部分党员干部不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团结工作落地,忽视问题批判。二是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工作沟通机制。使得党的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沟通,整体的工作战斗力下降。三是部分党员干部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不够坚定,个别出现“一言堂”现象,缺乏对问题的监督、负责、担当。四是部分党员干部在监督机制方面贯彻不力。存在对权力分工认识不清,政治纪律淡薄,缺乏同级监督意识,对他人批评不够重视等问题。

为了转变这种“内卷化”的困境,一是要求党员干部加强对政党建设规律和制度的深刻把握,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自觉性。党员干部应时刻警醒,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战略定力,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求党员干部认真总结政党兴衰规律,完善党内制度和相关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切实避免党员干部出现意识消沉、理想信念弱化等问题,居安思危、提高忧患意识。三是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从新时代视角提出党建工作的行动指南。四是全面加强党内制度顶层设计,强化工程性思维,并建立党建质量的反馈和校正机制,树牢“四个意识”,为党的建设提供科学的制度体系和机制保障。

始终将组织建设放在核心,以统筹性思维保障党的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以及战斗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加强和统筹基层党组织建设正是对党的执政地位的最好巩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党建方式“内卷化”主要体现在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组织力水平偏低,组织建设方式单一守旧,缺乏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基层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等。二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根基不牢,出现了一定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三是党内组织生活规范性不足,领导班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缺乏全面、创新看待问题的能力。四是领导班子成员的能力建设存在缺失,无法真正贴近群众,使得党建工作难以实现突破性。

为了打破党建方式“内卷化”怪圈,应始终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核心突出位置,并以统筹基层的方式全面保障党的建设。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权威,保持党组织的政治本色,树立清正廉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的正确价值观,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官”。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还应要求党员干部明辨是非,做到扬正气、固根本。二是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分层,不要将所有的问题都推向基层,要做好上级组织的统筹和督导,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从而促使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造性转变。三是严肃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夯实民主集中制,做到“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分工负责、协同合作、相互监督”。基层组织还应加强对自身组织问题的具体分析,切实完善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机制。四是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的净化工作,强化领导责任制度,促进督察考核,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有效性。

始终将民生建设作为根本,以实践性思维推动党的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建设,归根究底,应该是为了服务民生。因此,围绕民生发展党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根本,才能落实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以及组织建设,才能切实推动党的建设。在现阶段的党建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脱离群众的情况,这也是基层党建工作最大的问题。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出现“自说自话、自弹自唱”的问题,仍然按照传统的工作模式,缺乏改进,以至于在人民群众工作中唱“独角戏”。二是工作方式固化陈旧,工作过程不够细致。与现阶段的百姓生活实际不够契合,尽管整体上工作成效较大,但是实际上很多关系人民群众的细致问题并未很好解决。

面对党的民生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党员干部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党建工作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来,以实践性思维核心,做到知行统一、久久为功,才能真正破除党建的“内卷化”。具体来说,一是要求党员干部勤照“群众镜”、多比“群众尺”。注重社情民意调查,从群众实践中吸取教训,积极吸收和采纳群众意见,形成正确的决策,并用群众的力量检验政策方针。二是要求党员干部贴紧“百姓心”、善解“百姓忧”。在党的建设中,党员干部应积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心与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实在问题,切实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问题。三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肯任“基层职”、能识“民生细”。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到民生建设的重要性,并且了解民生的细微之处,同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从实践中磨砺初心、夯实坚守,紧扣民心,全面推进党的高质量建设。

(作者为西安市社会科学院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

责编/谷漩 美编/王梦雅

[责任编辑:张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