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疫情危机下,贫困地区面临的隐蔽性危机和联动性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贫困群体产生着较大的冲击。因此,应统筹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即加大医疗卫生资源倾斜,同时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充分调动社会与贫困群体自身能动性,从而提高贫困群体的健康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确保贫困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关键词:韧性治理 脱贫攻坚 疫情防控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贫困群体脆弱性分析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医疗资源、居住环境、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贫困地区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风险与危机。从公共卫生危机的角度来看,贫困地区所面临的危机本身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危机具有隐蔽性。由于居住分散,人口密度较低,基层治理水平参差不齐,贫困地区在具体实践中难以及时有效地扩散防控信息,进而导致其联防联控机制难以有效建立。第二,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危机具有联动性。新冠肺炎疫情给贫困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干扰,比如贫困户面临着外出务工难、产品销售难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贫困地区的脱贫效果。
疫情危机下,贫困地区面临的隐蔽性危机和联动性危机使贫困户更易受到扰动和冲击,对贫困户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障碍,此时,贫困户的脆弱性特征更加凸显,主要表现为健康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贫困户的健康脆弱性主要是指由于部分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较低,医疗基础设施不足,在疫情危机中贫困户受到的健康冲击较大,能够获取的医疗健康资源不足,健康资本存量下降,贫困户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健康风险。贫困户的经济脆弱性主要来自于脱贫就业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加之疫病所带来的其他经济开支,难以被其所能够得到的经济支持和社会保障全部覆盖,因而疫情很可能会致使原本刚刚脱贫的群体返贫、尚未脱贫的群体脱贫更加困难。贫困户的社会脆弱性主要是指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在疫情防控中社会动员的资源较为有限,能够获取的社会保障支持不足,贫困地区联防联控机制难以建立,导致贫困户的社会脆弱性较高。
韧性治理:因疫致贫返贫的应对思路
应对因疫致贫返贫的风险与挑战,亟需运用韧性治理思维,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工作,保障贫困户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推进社会动员与自发动员共同发力,在经济保障和社会支持下提高贫困户的健康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进而提高贫困户在面对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健康韧性:统筹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倾斜
提高健康韧性是应对因疫致贫返贫的前提与基础。一要综合判断分析疫情影响脱贫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因疫致贫返贫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人员,深入分析未脱贫户、已脱贫户、边缘户等不同群体的健康状况,坚持精准施策,对如何开展疫中疫后的精准帮扶和救助工作,形成综合治理方案。二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倾斜,摸底排查贫困户健康信息,强化贫困户健康预警监测,精准识别因疫致贫、返贫人群。建立贫困地区健康信息精准摸查制度。利用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对因防疫需要采取隔离措施的居民进行健康检查,充分利用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完善经济困难群体的健康信息档案,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强化健康理念。三要建立贫困人口和边缘人口诊疗服务机制。优化贫困人口和边缘人口中确诊人员的诊疗缴费服务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实现集中救治全覆盖和费用保障全覆盖,全面落实贫困人口“三重”医疗保障、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政策,切实减轻经济困难群体的就医负担。
经济韧性:保障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缓解疫情期间就业难题
提高经济韧性是应对因疫致贫返贫的关键与重心。要继续推动金融扶贫,帮助贫困户应对疫情危机;加大产业脱贫帮扶力度,完善贫困居民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影响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搭建疫情期间的农产品销售新平台;创新方式积极解决疫情期间贫困群众就业难题,尽可能地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
为了解决贫困人群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生计问题,提升其经济韧性,责任部门可以主动扩大与多部门、多地域的合作,寻找更多灵活增收途径。同时,各级扶贫干部还应全面摸底因疫致贫、返贫人群的具体经济需求和经济能力,协助对接各方面资源,采用灵活、高效的方式,与物流公司、外卖平台、家庭农场、建筑工地、乡镇企业等各类基层生产经营主体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对接;主动建立岗位信息台账,并及时提供给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对贫困劳动力的转移输出精准施策,协助沟通协调交通出行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采用特事特办的方式,开辟扶贫项目“绿色通道”,简化有关行政审批程序,提供复工复产综合服务,灵活使用网上招投标、开通绿色审批通道、邀请招标等多种方式,为因疫致贫返贫人员就地就近务工增收创造条件。针对有需要的贫困人群,在疫情防控交通管制的期间可以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组织技术人员对各自所属区域内的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的职业能力。此外,可由扶贫专项资金对于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且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半年以上、一年以上的生产经营主体分别给予不同层次的补贴,并给予精准的减税降税措施。
社会韧性:社会动员与自发动员共同发力,加强疫情防控社会参与
提高社会韧性是应对因疫致贫返贫的保障和动力。为有效应对因疫致贫返贫现象,应加强贫困地区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源的支持力度,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动员能力,提升贫困人群的社会资源禀赋,构建社会动员与贫困群体自发动员兼具的系统治理机制。基础条件、社会资源禀赋和内生资源等是影响贫困人口韧性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资源禀赋的提升可以使贫困群体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件之类的外界冲击时迅速做出自主反应,寻找可能的互助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适应变化的环境中重新恢复韧性,并且避免损失的产生或加重。此外,提升贫困群体应对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的社会韧性,离不开对贫困地区社会稳定性的强化培育,离不开对贫困地区社会活力的全面激活。支持鼓励贫困群体优先加入疫情防控志愿工作队伍,加强社会工作参与感,提升贫困群体的自组织能力,加强贫困居民间的互动,形成贫困地区联合抗“疫”、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者雷晓康,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西北大学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单位主任;作者宦佳,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陕西省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汪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贺胜兰 / 董 楠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