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在线教育、智能教育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学生学习生活正常,以及保障师生健康,各地大中小学开启了网上课堂,全国有近3亿师生“停课不停学”。如清华大学免费开设了“文泉学堂”,北大在抖音平台开始播放网课。作为被教育部选中给小学生上网课的平台,据钉钉官方消息,2月10日——大部分地区原计划开学日,已有广东、江苏、河南、山西、山东、湖北等多个省份加入“在家上课计划”,预计共5000万学生通过钉钉直播的方式上课。同时,在线教育上市公司也吸引了大量资金。节后至3月13日A股在线教育板块累计上涨幅度达到24.69%,成交金额已破8000亿元,多支概念股在此期间出现连续涨停,并创下股价新高。
作为教育与科技融合的成果,在线教育并非新鲜事物,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进入中国,国内多所知名中学开设网校,开启了中国在线教育的序幕;进入2000年,互联网迅速普及,在线教育的工具、平台等开始涌现;2010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以互联网公司为主的专业在线教育机构大批量诞生,市场开始垂直细分;随着人工智能、5G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正逐渐普及并对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教育正在从教育大数据时代向智能教育时代迈进。
疫情的发生,使原本已经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受到了检验——在线教育的优势和劣势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一方面,在线教育在技术上解决了学生居家学习问题,让教师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在线获取海量资源。而另一方面,老师当“主播”,学生要“打卡”的在线教育模式也遭到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集体“吐槽”。有教师表示,线上教学让人更累了,在线批改作业更费眼,网络卡顿、互动性差让直播课的教学效果和效率都大打折扣。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差距也让一些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家长表示新技术让人很纠结,网上虽然有海量资源,却让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不上网课怕耽误孩子学习进度,上网课又担心孩子视力健康,而在线“晒作业”让自己原本就焦灼的心更加焦虑了。对于上网课,小学生甚至集体“出征爆锤”钉钉打一星表达抗议。同时,由于在线教育对于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要求较高,农村和网络信号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学校学生有可能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而这可能又进一步加大了教育不公平现象。
未来已来,我们如何面对?虽然在线教育当前还面临着各种问题,但是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正逐渐普及并深刻影响着传统教学方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应对,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教育向智能教育时代迈进。当前,新技术助力教育变革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教育,家长、教师与公众对于教育的态度也将出现新特征、新变化与新期待。
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初,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人民智库先后组织开展两次专题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公众对“人工智能+教育”的认知与态度,家长对于教育事业、产业发展有哪些新需求与新期待,新形势下家长教育心态新特点等问题。结合疫情期间公众对在线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的认知与评价,形成《当前公众对“人工智能+教育”的认识与期待》与《新形势下我国家长教育需求与心态特征调查报告》两项调查成果。
今后,教育与科技的融合还将呈现更多可能,打开更广阔空间。我们也期待与有关各界加强合作,将这一领域研究持续推向深入。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