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许多地区扶贫工作的暂时中断,对党和国家发展事业提出了严峻考验。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时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一定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定要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两个坚决”,满怀豪情、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使命精神和责任担当。
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并深刻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方式,是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领域具体展开。社会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相互联系,也是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法、治理考评、治理保障等要素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同时打赢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两场攻坚战的根本保证。
第一,治理目标明确。我国社会治理的总目标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面对汹汹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及时应对,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提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从医疗机构、人员、床位、资源配置到老百姓的粮袋子、菜篮子、油罐子保障,再到城乡社区严格管控,都是社会治理目标在疫情防控中的贯彻落实,都体现了高质量平安中国的现实要求。在疫情防控出现阶段性好转的基础上,中央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加大复工复产和精准扶贫力度,进一步明确扶贫目标,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当前的重点是关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攻坚克难完成任务。
第二,治理方法科学。我国社会治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民主协商、公众参与,这一方法在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已经初见成效,当然也会成为同时打赢两场攻坚战的必然选择。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批示,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常委会讨论工作,成立由李克强总理任组长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孙春兰副总理任组长的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同时各省市区县也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的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属地责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企业、社区、团体、群众人人参与、个个争先,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网格化管理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12月,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但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将更加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扶贫攻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这些社会治理措施保证了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
第三,治理保障有效。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突出特点,其中以法治建设为重点,与此同时,科技进步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两场攻坚战都离不开法治建设和科技支撑。2020年2月5日,在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重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维护社会秩序。3月15日,《求是》杂志全文刊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的讲话》,文章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依法防疫和科技支撑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战胜疫情需要法治与科技,扶贫当然也不例外。精准扶贫是一项更加浩繁宏大的系统工程,法治护航和科技创新必不可少。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坚持科技扶贫和加快扶贫立法,使扶贫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的任务。
抗击疫情和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两大历史性挑战,二者重点都在民生领域,都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同时都对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咬紧牙关、凝心聚力,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为夺取两大攻坚战的最后胜利贡献力量。
(田建军: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陕西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刘旭东: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