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厚立从政之德

——写在况公祠开馆之际

历史喜欢以纪念的方式,展示和缅怀一些人、一些事。这些“纪念”积淀了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神标识,或文字、或实物,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存在,长留历史长河。位于苏州的况公祠正是这众多历史遗存中的代表。

明正统七年(1443年),被民间誉为“三大青天”之一的苏州知府况钟积劳成疾,卒于任上,时1府7县建祠纪念。沧海桑田,缅怀不变,数百年间况公祠多次修缮重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江苏巡抚于准重修苏州文庙府学,新建明太守况公祠。清道光六年(1826年),苏州知府额腾伊修建西美巷况公祠。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苏州知府桂超万组织修缮况公祠……

每次修缮重建,都是后世对况公“为政以德”的推崇和传承。况公治苏13载,对上尽忠朝廷,对下孜孜爱民,廉洁自律,家风甚严,真正做到了“视国事如家事,视民事为己事”。修祠,是为纪念,更为弘扬。

铭感于此,2019年,苏州市委再度修缮况公祠,决定将其打造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改造后的况公祠,借园林艺术之美,依次展陈“壮阔生平”“卓越功勋”“政德润苏”“德言誉赞”“政德传承”“政德绵长”,“政德”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缮,将文庙府学收藏的观德碑复制进况公祠,寓理于物,物以载道。此行此举,有如清康熙年间苏州知府陈鹏年将“廉石”移至况公祠一侧,传承廉廉相称、教育警示之效。

观德碑为南宋苏州知府赵与筹所立,寄托了他以“德”引领社会风尚、与“德”相守的理想,这种治世理想正是况钟治苏追求。况钟治苏期间“构一小阁”取名“退思斋”,自述沿袭“古贤守闭阁思过”之义,并效法先贤,先后重修吴地先祖泰伯、春秋名相伍子胥和北宋名臣范仲淹、苏东坡等庙祠,其旨在于弘扬古人德政,以期淳风化俗、倡教礼乐。观德碑于赵与筹是“心端”,于况钟是“体正”,二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此次修祠搬碑,既是对古贤治世思想的传承,也是况公祠教化作用在新时代的丰富发展,更是政德教育基地的点睛之笔。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为政以德”,自古以来就是从政者的职业标准。德,源自内心,心静则心正,心正则德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当年况公以社稷安康为己任,替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封建时代的官员尚能如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牢记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党员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况公为官苏州,重民爱民、安民保民,留下了“三离三留”的青史佳话。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更要强化宗旨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心底无私、赤胆忠心。“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况公以诗明志,是严于律己,是心中有戒。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的士大夫,还是当代的党员干部,清正廉洁都是为官从政者的私德底线,只有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才能获得人民信任,受到百姓爱戴。

奋伟力以扬清,矜细行以树德。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苏州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对况公祠进行修缮并打造成为全省首家党员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是历史之责,更是时代所需。党员干部惟有见贤思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政德,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践行政德,才能让“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苏州蔚然成风,成为新时代又一鲜明风尚。

作者:蓝绍敏,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爽]
标签: 历史   精神标识   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