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联合抗“疫”:从全球合作到携手共治

核心提示: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及全球抗疫局面逐渐生成,再一次彰显了人类社会安危相依、命运与共的根本属性。3月26日召开的G20特别峰会,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携起手来,联合应对现实威胁、并肩对抗共同性挑战的动员大会、誓师大会。世界各国应在抗疫合作中推进经济合作。中国要与相关各方一道共同努力,确保“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在政策沟通、舆情引导、民意营造等方面相向而行、密切协同、彼此配合,形成无比强大的正能量。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及全球抗疫局面逐渐生成,再一次彰显了人类社会安危相依、命运与共的根本属性。3月26日召开的G20特别峰会,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携起手来,联合应对现实威胁、并肩对抗共同性挑战的动员大会、誓师大会。世界各国应在抗疫合作中推进经济合作。中国要与相关各方一道共同努力,确保“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在政策沟通、舆情引导、民意营造等方面相向而行、密切协同、彼此配合,形成无比强大的正能量。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822

2020年的G20峰会,出人预料地于3月26日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并且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视频会议方式。据会议主席国沙特阿拉伯宣布,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各方同意召开此次峰会,目的在于推动全球协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有效应对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由于东道主和与会各方共同努力,峰会就疫情全球大流行以及国际社会联手抗疫达成重要共识,并且发表了联合声明。这不仅是当前国际关系剧烈变革、世界格局深度调整的标志性事件,从长远看,也是全球事务更趋复杂、人类文明曲折演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及其时代特点,如何参与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合作与应急联动,如何强化对外政策沟通与国家形象塑造,显然需要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思考,以采取更为坚实有力的措施和行动。

疫情肆虐全球彰显人类社会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

人类社会从来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对立统一体。在薪火相传、繁衍生息、走向未来的漫长进程中,人类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人类社会与其生存环境之间,总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时甚至面临无法预见和应对的深刻危机与重大挑战。

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流行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以来遇见的一场最大浩劫。诚然,百余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医疗保健能力和公共卫生质量早已今非昔比,控制大规模传染病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现代化,但此次新冠肺炎病毒全球传播速度之快、感染面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超出了国际社会的应对能力。

根据有关方面资料,至3月31日亦即G20特别峰会召开五天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北京时间4月7日6时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34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7万例。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全球最多,超过36万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再次突破两万例达到26676例,累计死亡突破1万例。这说明,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发达国家,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水平一向领先的美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疫情国”,而糟糕的是,其疫情还在持续恶化。欧盟成员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以及刚刚退出欧盟的英国,东北亚地区经济科技均较发达的日本、韩国,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国家伊朗等,都成了灾难深重的“疫情大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病死率竟然超过10%。

从全球角度看,此次疫情袭击没有“死角”,幸免于难的国家寥寥无几。正是由于这一点,3月28日,罗马教皇方济各破天荒第一次孤独地现身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冒雨祈祷。这位83岁高龄且有恙在身的老人异常痛苦地说:我们都在一条船上,大家彼此需要。虽然他使用的是宗教语言,但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共克时艰的国际认识正在形成,这绝对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防止和阻断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许多国家不得不相继采取对内断路封城、禁绝社交、停工歇业,对外关闭边界、中断人流、中止货运等极端措施。人类社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为防控大规模传染病而陷入各自封闭、自我停摆的半瘫痪状态。由于病毒扩散极为迅猛,中国疫情爆发时采取的那些曾被视为极端行为并且遭到攻讦的超常规措施,后来陆续被许多国家所借鉴和效法。同样,某些国家为应对中国疫情爆发而采取的封关断航、撤走侨民、叫停人员往来的极端措施,中方后来非常理解,并且还采取了对应行动。

显然,各国政府所做的这一切,没有什么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因素,有的只是安全考量,目的都是为了断绝疫情的传染源,将可能发生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也正是由于各国纷纷采取别无选择的极端措施和手段,世界经济受到意想不到的重创。各国人流物流突然中断,服务业制造业大幅萎缩,继之而来的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面积断裂,期货市场与股市大幅度震荡,本来就脆弱不堪的世界经贸秩序和国际金融格局进一步趋向崩塌。越来越多的专家预言,世界可能因此次疫情而遭遇比上世纪20年代末大萧条更为惨烈的经济危机。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利益密切交织、前途与命运彼此相关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点,早就有了与时俱进的新认识和新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官方文件频繁出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新提法,用以强调中国发展利益、安全利益与世界各国发展利益、安全利益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说,更加明晰和透彻地阐述了他的新时代观和新世界观。他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在这个时代和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此后,习近平主席在许多场合一再呼吁和反复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2017年1月,他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专门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发表演说。他指出: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人类正处在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中国的方案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新冠肺炎疫情此次全球大流行,以及全球抗疫局面逐渐生成,再一次彰显了人类社会安危相依、命运与共的根本属性,充分验证了习近平主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构想、政策主张的真理性与适时性。他在本次G20特别峰会上作出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的科学判断,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认同。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和国际社会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前疫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抗疫行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全球抗“疫”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唯一途径

本次G20特别峰会,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携起手来,联合应对现实威胁、并肩对抗共同性挑战的动员大会、誓师大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组织,以及西班牙、瑞士、新加坡等部分非G20成员领导人应邀参会,本身就体现了此次全球抗疫行动的广泛性与合作性。

此次G20特别峰会成功举办,标志着世界各国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局面开始形成。虽然个别国家和某些势力仍企图利用疫情蔓延制造冷战气氛,甚至企图将国际抗疫合作引向大国对立与冲突的歧途,但“大敌”当前,人类社会要求共克时艰、相互救助的健康意识和主流诉求,终究不可违逆。

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作为本次峰会主持人,一开始即呼吁世界各国特别是与会各方,对此次流行病作出有效与经过协调的回应,如为疫苗研发提供更多资金,尽快恢复正常货运与服务,协助发展中国家对抗疫情,等等。就此,峰会郑重承诺保护生命,采取一切必要的卫生措施抗击疫情,即时分享各种资讯以及共享研究所需要的资源,向全部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帮助,协调公共卫生和财务措施。

中国对于联合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性灾难和挑战,历来秉承坦诚开放、积极参与、合作共赢的建设性立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东北华北地区突然发生大面积鼠疫,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公共健康事业受到极大威胁。毛泽东即刻致信苏联领导人,要求苏方紧急提供药品疫苗等防控物资,同时提供医疗卫生专家指导。这一要求很快得到满足,疫情恶性传播的势头迅速得到遏制。

此后数十年来,除上世纪60—70年代期间外,中国每遇重大灾害事件,总是开诚布公地向国际社会陈明事发原委与相关损失,并在急需时适度接受外部援助和支持,同时与国际社会开展必要的科研合作,共享经验和成果。2000年抗击非典疫情、201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都非常成功,许多案例堪称人类抗灾合作的典范。

同样,这期间无论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方遇到任何困难或灾情,中国都挺身而出、慷慨相助。众所周知,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总共派出数万名医护人员前往非洲,在这个病患肆虐的大陆救死扶伤,帮助当地政府开展医疗卫生和大众保健工作,在世界上传为永久佳话。近年来,中国又与世卫组织积极合作,联手美国等卫生防疫较有经验的国家,共同抗击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谱写了国际抗疫合作的新篇章。凡此种种,有目共睹,不一而足。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在中国爆发,中国政府同样采取了与国际社会真诚合作的做法。中方无选择无差别地接受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友好人士以各种方式表达的善意和援助,多次对此真诚感谢。此外,中国一开始即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合作,及时向其通报疫情状况和中方采取的各种措施,同时接受世卫组织专家考察与指导。这种开放、透明、负责任的做法,得到了世卫组织高度认可和赞赏。中国还及时地向美国政府通报相关信息,与美方保持了适度的交流与合作。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刚刚趋稳,即开始对意大利、伊朗、韩国、日本、巴西等80多个国家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赢得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G20特别峰会召开时,习近平主席针对全球疫情发展态势与合作抗疫实际需要,重申: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有关国家共同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对所有国家开放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他提出,要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建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尽早召开G20卫生部长会议,开展药物疫苗研发与防控合作,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探索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合机制,适时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等等。会议当天,习近平主席还以复信方式向世卫组织领导人表示: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我们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一道,为维护全球公共安全作出贡献。

中国政府一向言必信行必果。实际上早在3月中旬,在习近平主席与意大利、西班牙、塞尔维亚、巴基斯坦等国领导人通话前后,中方即已开始向这些新冠肺炎“重疫国”提供支持和援助,包括派遣医疗队到意大利、英国等国开展医疗救护活动、探寻卫生事业合作等。

特别峰会开过后,除中国外,美国和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太国家,以及伊朗等防控能力相形见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形势愈发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方面不断加大物质技术和专业援助力度,另一方面开足马力,努力生产和供应全球抗疫急需的防护用品和相关器械。3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后,美方开始在中国大量采购防疫物资。华为公司等中国企业和社会组织对美捐赠趋于活跃。中美防疫合作出现新局面。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全球抗疫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参与合作的相关各方往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因国施策、酌情而动,既尽其所能,又得其所需。中国全力参与全球抗疫合作,自然也绝不是简单提供无偿援助一种形式,还包括信息交换、经验共享、药物研发、临床救护、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以及相互保护对方侨民安全等许多方面。

显而易见,无论形势多么复杂、任务多么艰巨,中国政府都将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承担应有责任,履行相应使命。这一神圣意志和决心,不会有丝毫的犹疑和改变。世界各国,无论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是伊朗这样的欠发达国家,都必须通过参与全球抗疫合作,借助人类社会的共同智慧和力量,才能最终摆脱新冠肺炎疫情的袭扰,取得这场带有世界大战性质的“历史大博战”的最后胜利。

在抗“疫”合作中推进经济合作,确保“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对各国人民的健康生活与生命安全造成了现实危害,同时还可能对人类生存与繁衍能力构成重大影响,这是无可争议的。在对付这个“恶魔”的过程中,各国不得不采取的非常措施,严重地干扰了社会的正常生活,打乱了经济的正常运转,世界经济关系、贸易秩序和人文交流,及人类的科技进步、现代化发展进程、经济全球化格局重塑,都遭受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损害。

国际社会普遍意识到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性。悲观失望情绪随着疫情在全球扩散,美国股市一度连续五次熔断。有些粮食出口大国甚至作出了禁止粮食出口以备粮荒的决定。面对这种形势,国际社会在开展抗疫合作时,还必须尽最大可能继续经济合作,将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与协调组织生产结合起来,使抗疫合作与经济合作统一推进。为此,G20特别峰会发出强烈信号,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相应行动,尽快恢复商品和服务的正常流通,特别是重要医疗用品的流通,同时呼吁各国保护民众的工作与收入,保持金融稳定与恢复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干扰。会议承诺为全球经济注入至少5万亿美元,同时实行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经济措施和担保计划,以抵销此次疫情带来的社会经济和财政影响。

就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而言,中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因长期坚持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中国在国际上早已享有“天然盟友”的良好声誉。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尽最大努力,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现在的中国,不仅坚持继续帮扶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在为某些发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实际上是在联手整个世界应对危机、共度难关。近些年来,因积极而广泛地参与国际减贫活动,中国已成长为推动全球扶贫解困的中坚力量。中国的作用和贡献,可谓有口皆碑。

在此次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建议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些建议如果能够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具体政策,并且能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那么,通过全球抗疫加强经济合作,重建国际经济秩序,重塑世界经贸格局,打造更高水平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思路、积累新经验,并非没有可能。

2013年中国倡导和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历经五年多时间,在许多国家、许多领域取得了普遍受益且举世公认的重要成果。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带一路”不但是推动融合发展、联动发展的“中国策”,同时也是合作共赢互利共赢的新范式。“一带一路”持续发展,带动世界各国摒弃社会制度差异,超越意识形态纷争,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理念对接、政策法规对接、体制机制对接,对于改善全球治理,应对共同挑战,实现普遍进步与安全,功莫大焉。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形成势不可挡之势,迫使各国政府,包括各种国际组织,不得不将行动重心转移到防控疫情上来,国际经济合作一段时间内不得不以合作抗疫为中心。“一带一路”建设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冲击,而国内企业面临生产、流通、融资、用工、安全等方面困难和压力,走出去的能力和意愿相应下降,执行境外合同、履行责任和义务的能力也大打折扣。再加上许多国家已经无力继续推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新项目新工程此呼彼应的状况难以再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西方某些势力借机唱衰“一带一路”前景,歪曲“一带一路”建设本意,抹黑中国企业形象,挑拨中国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不可测因素和风险有所增大。

对此,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有足够的准备,要在资源配置、着力方向和政策引导方面,作出新安排,确保“一带一路”建设平稳推进。

鉴于全球抗疫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经济联系断裂加剧,我国经济完全恢复正常尚需时日,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一如既往,砥励奋进,百折不回,又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2019年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总方针,在调整行为方向、优化项目质量、提高合作水平、化解意外风险、加强民心相通、服务公共卫生事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等方面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做大文章。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的政策体现,是中华民族坚持与世界同行、与世界同步的意愿,理应在全球抗疫合作,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合作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作出独特贡献。

2020年是中华民族决战全面小康、实现伟大复兴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国际社会开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一年。因此,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即在元旦贺词中庄严宣告:新的一年,“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然而,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严重地扰乱了我们的总体部署和前进步伐,也打乱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议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久前也就此表示,新冠病毒是该组织成立以来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考验。这一人类危机需要全球主要经济体协调一致,采取果断包容创新的政策行动,以及对最脆弱人民和国家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但目前人们看到的是,在全球防疫战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国家间的经济战和舆情战已经烽火遍燃。由此产生的以邻为壑、相互仇恨、彼此隔绝的“政治病毒”,以及制造并散布阴谋论的“精神瘟疫”等负面影响,与日俱增。

面对如此复杂和尖锐的国际形势,以及危及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现实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必须在政策沟通、舆情引导、民意营造等方面相向而行、密切协同、彼此配合,形成无比强大的正能量。唯有如此,人类社会命运与共的理念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全球抗疫行动才能形成风雨同舟的良性互助,世界才不会分裂为各自为战、离群索居、封闭发展的一个个孤岛。

责编/张忠华    美编/陈琳(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