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研究

【摘要】在重构“五育”育人体系背景下,迫切需要对高职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OBE理念强调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学过程,主张实施“评价即学习”的评价理念。将OBE理念引入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环节,遵循“明确高职劳动教育的预期学习成果—阐述学习成果评价内容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选取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对预期的学习成果实施评估”的路径,构建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体系,以期为提高高职劳动教育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关键词】OBE理念  高职劳动教育  考核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毕业生身上尤其需要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但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影响,部分高职学生拈轻怕重,崇尚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工作后跳槽频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高职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高职劳动教育体系特别是考核与评价环节进行重构。

缺失与成因: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的现状分析

一方面,理论层面缺乏专项系统研究。随着“五育”育人体系的重构,尽管学者们对高职劳动教育问题关注度有所提高,但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以“高职劳动教育”为主题,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仅检索到27篇有关文献。综观这些文献,其多为宏观层面的系统研究,缺乏对高职劳动教育具体实施环节,特别是考核和评价环节的专门研究。此外,对高职劳动教育的相关概念尚缺乏明确的界定。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除具备共性外,应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此我们将高职劳动教育界定为:高职院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劳动相关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实训、生产生活劳动等,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劳动教育而言,高职劳动教育应该体现出对职业岗位的敬畏感、对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对技术流程的实践、对技术创新的感知等。也因此,需要在理论层面构建一套能体现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考评体系。

另一方面,实践层面缺乏科学独立的考评体系。在高职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五育”考评体系中,德育、智育、体育均有专门的课程成绩,美育的考核融合在人文素质类等综合素质选修课程中,只有劳育没有课程成绩和独立的考评体系。裴文波等学者曾选取上海某高校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劳动观调查与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所高校的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着劳动认知模糊、劳动情感淡漠、劳动意志薄弱、劳动能力低下、劳动行为缺乏等问题。究其原因,可归结为高职劳动教育在教育功能与目标、课程与资源、路径与模式、师资与保障、考核与评价等环节的缺失或弱化,从而导致“五育”出现结构性失调。可见,在高职劳动教育的实践层面,急需补上考核与评价这块短板。

理念与工具: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的研究范式

1981年,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 W.G.)首先提出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为 OBE)理念,它以教育目标分类、精准教育、能力本位教育等为理论基础,重点强调以预期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为导向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学过程,其内涵是学生应取得的学习成果被事先确定,教学目标、过程和手段都是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OBE理念应用于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是具有可行性的。成果导向是教育的一种新范式,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OBE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层面,国内基于OBE理念探讨专业人才培养的文献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目前收集到的文献达95篇。在实践层面,随着OBE 理念在国外工程教育领域的应用,近些年被引入大陆部分高校,主要运用于工程教育的改革。在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汕头大学、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起步较早,取得了丰硕成果。

OBE实施“评价即学习”的评价理念,主张建立多元化的评量机制,让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呈现自己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基于此,OBE理念下的考核与评价聚焦于学习成果本身,是旨在“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多元化考核评价,其特点为: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由达成最高绩效成就的标准和内涵来反映;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行程性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基于自身水平的成长和进步状况,侧重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果进行纵向比较,而不是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探讨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问题,搭建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劳动教育考评体系框架,为提高高职劳动教育质量、树立“大国工匠”精神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根本保障,是具有科学性和可行的。

实践与反思: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首先,明确高职劳动教育的预期学习成果。基于OBE理念的高职劳动教育的学习成果,除了包括学生对某些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了解掌握,还包括对劳动制度、管理规程、技术伦理、团结协作等的深入了解和体验,以及内化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习惯等的培育养成。教与学活动和考核评价方法是为了最好达到这些成果和评价他们已经达到的程度而设计的。这些学习成果并非通过某一门专门的课程就能有效达成,而是通过课程群来实现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主阵地的德育类课程,有益于倡导劳动平等观、尊重劳动人民等劳动价值情感态度和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等学习成果的达成。此外,高职劳动教育还应突出强调培养“职业人”的特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增加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养成、劳动法律规章制度、劳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教学,促进相应学习成果的达成。

其次,阐述高职劳动教育的学习成果评价内容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高职劳动教育目标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情感性和价值性目标,即正确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劳动改变世界、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二是认知性和技能性目标,即掌握劳动制度、管理、协作的知识和具体的生产劳动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个人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三是参与性和体验性目标,即参与和体验整体劳动规范流程和有关制度的设计,高职劳动教育学习成果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情感等的评价。四是创造性目标,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平衡和弥补个人的片面发展,实现个人的全面的发展。而高职劳动教育学习成果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情感等的评价。

最后,选取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对预期学习成果实施评估。基于学习成果。在实践层面,可采取直接评量和间接评量等考核评价工具和方法,构建全过程、动态的多元化多层次考核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元和结果呈现多元。主体多元,指参与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同学、企业等;方式多元指配合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包括笔试、口试、谈话、实操、调研报告、实践项目等在内的多样化的检测方法;呈现多元是指评价结果采取“量化+质化”的呈现形式,展示学生在不同方面所具备的潜质。多层次评价就是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当前评价与长远评价、定期评价与非定期评价等相结合,以实现由量到质,从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等到劳动情感、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等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价。

(作者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裴文波等:《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维透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2期。

②蒋丽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辨析与实践刍议》,《中国高教研究》,2019第2期。

责编/韩拓    美编/陈琳(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