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泸州市合江县四川三河职业学院荣获四川省2019年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是四川高校唯一以学校为单位荣获该项殊荣的高等学校。办学以来,学院获得省、市以上表彰奖励500人次以上,各项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若干。首批政校合作举办了四川荔城乡村振兴学院,开办有农业经济管理、建筑等27个应用型专业,面向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和大小凉山等30多个贫困县招生。
学院传承董事长王忠平先生提出的“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的思想,着力“平等、平民、平生”三平教育助生成才,办学以来,平均就业率在97%以上。学院为川滇黔渝相邻区域中小微企业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发展好的毕业生,推动了区域扶贫事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学院党委在思想、方法、机制、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政策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技能扶贫、资助扶贫等,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四川省委、政府肯定。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省委副书记邓小刚曾到学院考察办学情况和扶贫专班开办情况。2018年,学院曾被四川省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五个候选单位之一。
思想创新,政策扶贫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凝练了四个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带学风,促成优良校风;坚持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坚持爱学生、双核共融(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双向统一(生源和服务面向统一),培养人才。
办学以来,学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学生政策,减免困难生学费,特殊困难补贴等,坚持从学费收入中提取5%作为奖勤助困补专项经费,目前,累计资助学生1900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精准帮扶,建立“一人一卡”,形成了教师、辅导员联系制度等,并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00%纳入国家助学范畴。对学校帮扶定点单位的壤塘籍学生实施了学费减免50%的措施,助力脱贫攻坚。
方法创新,教育扶贫
针对农村学生多、贫困学生多、民族学生多的实际,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学院践行双核共融。
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以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思想,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改革考试方法,倡导课证结合、课赛结合,实施了学分制改革,调动学习积极性;倡导基础课程为专业教学服务。
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交流、合作,以“我学我讲”活动、班团活动等为主渠道培养能力。以参加创新创意设计、技能大赛和科研参与等为主渠道,学生获得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多项奖励;以日常沟通、会话、口语大赛、外语社团、外语等级考试等为主渠道,培养“外语应用”能力。
2019年学院组织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共获奖20余项。学院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师课后互动关怀,辅导员关注心理引导,确保学业有人帮、生活有人管,保证了建档立卡贫困生100%学习合格,顺利毕业。
机制创新,就业扶贫
学院落实“一把手”工程,狠抓学生就业出路,实施订单班、导师制、双选会、跟踪服务四项措施。学院获批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市级众创空间,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学生技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88%以上。
学院精准施策,认真开展参军入伍动员、专升本考前辅导、创新创业指导和政策宣传、就业指导。深度校企合作230余家,以定向培养、专场招聘、大型招聘会等形式确保就业机会。
强化跟踪服务。按四川省教育厅规定,近三年,学院发放就业困难、求职补贴129.44万元,平均就业率97%以上。制定特困生就业帮扶制度,建立台账,落实“一对一”教师指导帮扶,优先推荐就业单位,优先安排面试录选,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生100%就业。
模式创新,技能扶贫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技,承办扶贫专班。合江县委、县政府依托学院教育资源,在学院建立了“合江县扶贫培训基地”,创新开设“扶贫专班”。学院具体承办培训体系,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用工需求,设置数控车工、维修电工、家政服务、母婴护理等专业班。让贫困劳动力以“准员工”身份参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结业即就业”。扶贫专班已培训结业6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81人,就业率100%,实现“培训一批、脱贫一批”。
政校合作服务“三农”,创办川南第一所乡村振兴学院,服务脱贫攻坚,聚力乡村振兴。在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政校融合,创办川南第一所乡村振兴学院—四川荔城乡村振兴学院,利用现有专业和资源,立足振兴乡村,聘请专家教授授课,培养适用人才。设置劳务品牌中级电工培训、乡村组织振兴专题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合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等培训班,己开班四期,共计培训1295余人。
对口精准帮扶深度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制发了《对壤塘县南木达镇对口帮扶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对口帮扶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先后2次到南木达镇开展对口帮扶调研和慰问,送去生活物资1000余件。2019年,学院将26名壤塘籍在校学生全部纳入学费减免(共减免12万元),奖助倾斜,多口径实施教育帮扶。学校还投入专项资金6万余元,对康旭村、阿甲村8户特殊困难户的家居环境进行了改善,并依托学院学前专业和附属幼儿园资源,对南木达镇中心校、三所村幼儿园开展师生支教志愿者活动。向壤塘县南木达镇康旭村、阿甲村幼儿园捐赠了价值4万余元的课桌椅等物资设备。学校通过种植技术指导、签订包销协议等措施,建立绿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马铃薯、莴笋等农产品120亩,农产品除种植户自己留存外,学院全部包销并承担运输费用。2019年9月学校收购帮扶村农产品种植基地绿色蔬菜2万余斤,为贫困户创收22000余元。学院2018年、2019年年度对口帮扶工作全部完成。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谋发展、入主流、塑品牌”三步走的思路,努力把学院建成三个满意的品牌学院。(李光辉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