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生物学奖颁奖典礼的礼堂里,曾举行北京中小学生与诺奖评委会主席以及诺奖获得者的对话活动。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很有意思的问题,比如:现在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团队合作取得的,但为什么诺奖只发给个人,而不发给团队?为什么诺奖不发给许多很有影响的发明家,而只发给有意义的发现者?对诺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质疑和追问。在这场气氛十分热烈的即席对话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人大附小”)的同学尤为活跃,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特有的从容态度、追问气质和提出的有价值问题的特质表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前不久,我到人大附小听课,似乎找到了同学们在与诺奖精英对话中表现优异的答案。在一年级的数学课上,学生十分活跃,热烈质疑与辩论的课堂已现雏形;在六年级的数学课上,学生已展现出比较成熟的思辨能力。可以说,学生在瑞典的表现不过是人大附小“四声”课堂文化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人大附小郑瑞芳校长创新提出以“四声”课堂文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即倡导课堂要有笑声、掌声、质疑声和辩论声;要将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转变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从而打造了基础教育的优质品牌学校。人大附小“七彩教育”理念倡导让每一个生命独特绽放,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气质,从而适应未来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四声”课堂文化理念遵循的正是这样的理念。他们先是从数学学科率先尝试,研究课全校观摩,老师们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不一样的表现,开始意识到有“四声”的课堂与没有“四声”的课堂是不一样的。为了形成“四声”课堂文化,2017年,学校还研制出课堂“四声”文化学生用语,以第一人称“我……”表达观点,凸显人大附小“说错了也要理直气壮”的课堂教学理念,从而塑造人大附小孩子们的独特气质。
在人大附小听课后,我感觉郑校长的理念已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这是人大附小课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它给我们带来了几个重要的启示——
一是关注课堂文化是为了改变课堂。课堂教学水平是学校教育水平的集中体现,而课堂文化又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反映。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学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更要重视学生每天在学校度过主要时光的课堂文化。人大附小所提出的“四声”课堂文化并不完全否定传统的课堂文化,我们还是要“说教精彩、解惑精辟、启迪精妙、示范精美”;但课堂文化必须随时代变化而变革,“四声”课堂文化就是对传统课堂文化的创新。这个主张容易理解,也相对容易落实。
关注课堂文化是为了改变课堂。在教学改革中,我希望校长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变课堂上。在人大附小,郑瑞芳校长能主动提出创建课堂文化的主张,并积极探索实施途径,是很值得赞赏的。
二是转变课堂是为了转变学生。我曾在加拿大与多伦多大学的教授座谈。他们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很好,甚至在中国数学基础中等的学生,在加拿大考上一个较好的大学也不是很难;但是进入大学后,中国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即失去优势,所以常常是入学率不低,但毕业率不高。这正说明我们的课堂文化存在问题。
马云曾在俄罗斯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说,新技术将会取代很多职业,但是机器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使很多职业消失,但却创造了更多的职业;现在,我们同样失去了很多职业,以后还会有很多职业消失,但一定也会有更多新的行业诞生。这就要求我们现在培养的人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时代的变革。因此,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已成为人类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因此,改变课堂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变学生。
所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固然重要,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获取特定知识已经变得非常容易,知识爆炸时代的“知识”也在不断经历迅速的老化更新。这就引领教育从“知识传授”走向“能力发展”。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审辩性思维,使学生改变被动的盲目的接受型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当前,传统课堂最缺乏的就是审辩能力的培养,而审辩能力就是从质疑开始,而后经过理性思考,证实或者证伪,最后得出理性的判断。在人大附小“四声”课堂文化中,强调质疑声,即抓住了课堂文化建设的灵魂。质疑是什么?质疑就是对未知的探索。
我们观察一个课堂,关键不是看它是否热热闹闹,而是要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他未知的,他对未知是否有穷追不舍的精神。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与学生对话时说,有一本名为《假如给小老鼠一块饼干》的绘本很有意思——人们给小老鼠一块饼干后,它还要牛奶;给了牛奶后,它还要吸管;给了吸管后,它还要餐巾纸……它没完没了地要。他说,科学研究就要像这个小老鼠一样不断进行探索,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我们改变课堂,就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一代新人。
三是改变学生的关键在于改变教师。课程是社会包括各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和集体构建的产物。课程的构建不应该只是一部分学科专家来做,因为课程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关系整个社会的发展。课程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教育政策提供支持。课程还应对教育改革发挥作用,通过课程的改革来推进整个学习的变革和教师决策的逐步转变。
现在,能够进行生成性教学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在今天,教师如果事先备好了一节课,然后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讲,甚至不用备课,拿来现成的课件边放边说,那么,他就等于没有真正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建设良好的课堂文化。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人大附小“四声”课堂文化的成功最关键的是实现了教师的改变,他们从不理解到有了认同,有了实践,最后创造了经验。
教学改革,最终必须发生在课堂上。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一种尊重学生、尊重不同意见的环境。这和阳光与空气对于万物生长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样,是学生人格、智慧、能力生长必要的环境与氛围。由此可见,人大附小的“四声”课堂是真实、生动、有深度的课堂,是学生的活力度、参与度、探索度都很高的课堂。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深望人大附小以及所有教育同仁都能在课堂文化建设和打造学校优质品牌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作者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