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人大附小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呈现出鲜明的人大附小教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领跑作用。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丰富多维的七彩课程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之要义。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出七彩课程体系,从而成就每一个人大附小学生的七彩梦,让每个孩子获得人文素养,具备科学精神,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特长发展。
人大附小副校长乔华英
基于此,我校构建了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绽放课程三个板块的内容。基础课程是学校七彩课程体系的基石,我们不仅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和需求,开设了面对所有学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的校本必修课程。一方面重视学科的基础性,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创造力等。拓展课程是在基础课程之上拓展、延伸出来的课程,是根据学生需求开发出来的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包括综合选修课程、社团活动和学科间整合课程。绽放课程是在拓展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选择性需求和选择性发展,是具有学校特色的独特的校本课程。目前已开设7类,包括毕业课程、Boy课程、小飞鱼课程、MIDI课程、青苹果课程(小课题研究)、小外交官课程和彩虹门课程。
学校只有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为学生的七彩梦想提供无限可能。所以,我校七彩课程设置既关注大部分学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又关注特殊人群的培养;既注重科学素养又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三个层次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成就学生的七彩梦想。
激发生命活力 打造内涵深邃的课堂“四声”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激发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基于“如何能使学生的发言更有深度,怎么能有独立见解”的思考,在2014年1月人大附小第三届科研年会上,从为学生未来人生发展奠基,让课堂成为学生真正的课堂,郑瑞芳校长提出了人大附小的课堂“四声”理念。自此,我校教师不断努力探索与实践,课堂四声带来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逐步形成具有人大附小特色的课堂“四声”文化。
我校的课堂“四声”是:掌声、笑声、质疑声和辩论声。每一种声音都蕴含着深远的教育价值,创造了适合于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环境,践行人大附小七彩教育理念“尊重个性,多元培养,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的育人目标,立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其中,掌声——真诚的欣赏,在专注倾听中成就欣赏他人的能力。掌声是源于对他人内心的赞美和认可,掌声能给予他人精神的力量,使他人更自信阳光,更易形成健全的人格。笑声——学校应是充满欢声笑语、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乐园,自然不能没有使师生共同发展的幸福课堂。质疑声——求异的思维,在善于表达中激发独立见解的意识。质疑能够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使课堂成为有深度、有价值的课堂。辩论声——批判性思辨,在敢于思辨中发展审辩思维能力。辩论声能使学生思维更缜密,能学会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崇尚真知的实证意识、尊重事实的批判性思维以及严谨的求知态度。我们努力让学生摆脱寻找标准答案的惯性思维定势,朝着个性化需求发展。
四声课堂,激发生命的活力。五年来,我校各学科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践行课堂四声理念。一节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一节节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课堂,不仅发展了学生也成就了老师。2018年10月至12月,我校数学、英语、语文三个学科分别召开了“享受七彩课堂 四声文化绽放”课堂四声文化系列研讨会,受到了与会领导、嘉宾及教育同行的充分肯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其中,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对我校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德高望重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先生认为郑瑞芳校长能够主动地提出创建课堂文化的主张和实施的途径是非常值得称赞的,课堂四声文化建设在课堂中真正的落地,也是教育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成果。我校郑瑞芳校长应邀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并以“享受七彩教育 四声文化绽放”为题做了论坛发言,此外还在海淀区教育大会上就人大附小的课堂四声文化做了典型发言,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落实立德树人 创造乐教乐学的语文课程
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课堂的根本遵循。自2015年9月开始,我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大语文课程改革的力度,努力打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语文课程。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根基。为此,进行识字教学的改革成为我校语文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我校满足学生尽早阅读的需求,增加识字量。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一至六年级的识字写字数量作了适当的调整,以多认少写为原则。另一方面,我校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增加识字量。语文课上三分钟的汉字小讲堂活动极大调动了孩子们学习汉字的热情,在探究字源字理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汉字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好语文,阅读是根。我校还让整本书阅读走进课堂,不仅有自己的阅读体系,而且还纳入到每周的课时中,老师和孩子们同读共赏,提高了师生的阅读素养。在“课堂四声”引领下,我校呈现出了汉字小讲堂、朗读课、辩论课、展示交流课等课型,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语文是人文素养、人格养成的重要学科。我校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已有四年多的时间,取得了喜人的效果。自2015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文化小“妙”会,旨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此外,还连续三年参加了全国儿童识字大赛,孩子们踊跃报名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2018年11月人大文学院与人大附小在学术领域上首次牵手,举办了“文字、文学、文化——基于汉字的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研讨会。会后,大学教授由衷地感慨:“大学应该仰望小学的教育!”2018年9月,人大附小成为教育部指定的全国两所语文统编版教材实验校之一,为全国推行使用新教材提供了宝贵经验,得到教育部、人教社等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赞誉。
面向未来,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杰出人才是人大附小的百年梦想,也是人大附小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奋斗目标。让课程丰富起来、让学习好玩起来,我校将继续在教学改革之路上不懈探索,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为人大附小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