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我们在郑瑞芳校长的带领下,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就是要在人大附小建立一所创建师生幸福成长的生态校园,让附小师生在蓝天下最美丽的校园里,感受着七彩的生活空间,沐浴着多元的校园文化,享受着七彩教育。
办学思想关注生态环保
多年来,郑瑞芳校长不断挖掘学校办学理念的深刻内涵,其中就涉及“绿色环境”——生态环保。其中,学校彩虹门诠释了人生的深刻意义——赤橙黄绿青蓝紫预示着人生的酸甜苦辣。走出彩虹门的阳光少年,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永远是美好的;学校育人理念——赤橙黄绿青蓝紫,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不同的色彩。
人大附小副校长于猛
在此基础上,郑校长创造性地提出了“七彩教育”的理念,开发了七彩的课程体系和育人体系,通过“做可爱的附小人,做了不起的附小人,做有特质的附小人”的育人目标,落实“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的办学目标。同时明确提出在七彩教育办学理念中蕴含着绿色,并指出我们倡导生态环保教育,在“绿色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育人,倡导的是“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孩子们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步探索出“由孩子带动成人,由个人带动家庭,由家庭带动、影响社会”的新思路。
生态环境不是为生态而生态,它是一种育人思想,是学生终生发展、环境意识形成的过程,我们就是要实现在环境中让孩子建立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思想,并逐步形成他们一生自觉的行为。
建章立制坚持生态环保
生态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做保障,我校先后制定了《办公用品使用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用电、节气管理办法》《节能环保宣传制度》等15项管理制度。在各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校充分坚持了“看得见的是设施、活动,看不见的是教育”,贯彻了校园建设“出发点起于育人,落脚点立于育人”的理念。
为了引导更多的孩子亲身参与到生态环保活动中来,我校积极支持班级和学生团体的环境保护行动。在环境保护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我校成立了由郑瑞芳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校级生态委员会,每个年级设立本年级的生态委员会,负责本年级的生态校园创建工作,并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管理制度,设计、实施并监测学校的环境工作,学校领导监督初始的和后续的环境审核,确保全校所有部门和学生代表参与决策过程,在学生、教师、部门管理者和整个学校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学校与海淀区环保局、相关资源单位、世纪城社区之间建立联系,将项目融入学校发展计划和世纪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从2003年起,郑瑞芳校长就大力倡导建设生态校园环境,当时就明确提出“打印纸双面使用”,设立“学生自助小超市”等建设生态校园的具体措施。迁入新校舍以后,学校提出“创建蓝天下最美丽的校园”,学校又先后建起了以废旧物品循环再利用为特色的学术苑专业教室,采用地源热泵来供热的游泳馆,具有节能减排特点的绿化屋顶等生态环保校园环境。我校响应国家的号召,借助校园加固的契机,在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的支持下,在学校的校园建设中,采用了10余项生态、环保、节能的建设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的地源热泵每年节电约29万度,相当于节省标准煤104.8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68.1吨,减排二氧化硫1.7吨;水源热泵年节电量约为95万度,相当于节省标准煤343.3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78.1吨,减排二氧化硫5.6吨;太阳能热水全年节电约73万度,节约标煤约263.8吨,减排二氧化碳674.8吨,减排二氧化硫4.3吨;每年可处理回用的中水水量43200吨。
正因为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生态环保”相关的规章制度,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首先思考的就是勤俭节约,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才能,美化环境。在鼓励孩子们动手创建美丽生态校园的同时,郑校长以身示范,带领全校老师们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无论是郑校长的办公室,还是学校的学术苑开放式教室、“水艺芳”体育馆、“蓝天阁”教师办公区,都是老师们自己动手,用旧纸板、布块、塑料瓶、易拉罐等废旧物品布置装饰的,在节约大量费用的同时,老师们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美的熏陶,提升了创造力,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创造了人大附小友好和谐、爱校进取的校园氛围。
师生们一言一行中无不流露出深入他们内心的生态思想,进入骨髓的生态意识,点点滴滴中形成了我校独特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
课程与活动鲜活生态环保
我校还把生态学校的创建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建立联系,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首先由生态委员会、课程研发小组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前期调研,结合学生兴趣和教师的个人选择,在前期100多门校本选修课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一系列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利用“课程整合、自主排课”的改革试验这一有利契机,我校系统梳理、规划了系统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并显示出任何可能发生的费用,并规定监测和评价的安排和要求。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查、统计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挑战和改革。
在学校的毕业课程改革过程中,郑瑞芳校长为我校学生创建了“七彩小菜地”生态园地,由各个班级同学自主栽培、管理。学生们通过实践劳动,体验到亲身劳动、创造和收获的滋味,学习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相关知识。更为可喜的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感恩,他们把收获的第一个西红柿,第一把小萝卜,第一颗草莓果献给了郑瑞芳校长,他们在分享与感恩中健康成长……生态环境与育人课程有机融合,实现了全人格教育和最佳的生命教育,多彩的课程赋予了生态环保鲜活的生命。
在建设生态校园环境的同时,我校师生们开展了七彩的教育活动。其中,“亲子头脑风暴”“DI创新思维大赛”“争做绿色文明小卫士”“废旧电池回收”等活动受到了家长、社会的支持和师生们的喜爱。“废旧物品回收”“餐厨垃圾循环再生”等活动还建设成为了我校长期开展的品牌活动。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仅9月份就收集、分类、回收废旧物品4000多公斤,学校利用收集的废旧书报材料制成“生态本、笔”奖给孩子们使用。2012级一年级学生的入学通知书就是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再生纸印制的。
如今,在我校的综合实践周和寒暑假的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每期都有30%多的孩子选择了节能环保类研究题目,孩子们在生态环保类研究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深入实际的小课题研究活动。而孩子们展示小课题研究活动成果的教学楼二层楼道两侧的墙壁,又成了一个宣传节约环保主题的园地。我校于2012年5月承办区教育系统节约型校园建设现场会,2012年11月承办市垃圾减量项目启动仪式,并组织学生参与生态学校日——汇丰气候变化主题实践活动。学校先后获得市中小学校园环境示范学校、区绿色学校、市节约型示范学校、国际生态学校等市区、国家级先进称号。
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态家园。人大附小将以国际生态化校园为新的起点,积极响应低碳减排的号召,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创建师生幸福成长的生态校园,这是对学校发展新模式的新探索,是对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新探索,也是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的新探索。
(作者为人大附小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