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2月来到人大附小后,八年来,我扎根在人大附小的教育沃土,沐浴着人大附小的七彩阳光,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与幸福。还记得初入人大附小“学术苑”时,瞬间被“学术苑”里琳琅满目、充满创意的再生之美作品震撼到了,再深入了解更被郑瑞芳校长将再生之美的理念用艺术的方式潜移默化滋润学生的教育智慧深深折服。于是,我也投入到再生之美的创意与研究中,希望引领我的孩子们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创意生活。
人大附小美术教师牛胜南
2014年,人大附小举行了校庆六十年国博美术展览。我借此机会,指导孩子们将校园生活中最接地气的废旧材料酸奶盒进行收集与研究,发挥创意与想象创作成了大型再生之美作品《江南韵》,并将酸奶盒制作运用在校庆青花服装的设计中,为校庆增光添彩。在教学上我潜心钻研,如何能把再生之美转化成为课程资源,让更多的孩子体会再生之美的艺术魅力。在不断地实验和试讲之后,终于以酸奶盒为媒材设计了《酸奶盒变形记》一课。更幸运的是,郑校长给热爱绘画的孩子和美术老师建设了校园美术馆,我秉承人大附小人特有的坚韧与创新, 在美术馆深入研究将《酸奶盒变形记》设计成人大附小首堂美术馆艺术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美术馆找寻灵感,开拓思路,探究方法,创意实践,再将课堂上创作的作品展示在美术馆里成为美术馆展览的新作。这节被教研员称为“得于美术馆又展于美术馆”的课,在2016年被作为区级观摩课向全区展示,2017年带着这节课我代表海淀区参加了北京市教学设计比赛,荣获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课题录像课二等奖。在美术馆中,我还多次向来自全国的上百位校长以及来我校交流学习的老师和学生展示了这节课,让更多的人走进我们的美术馆,了解人大附小的再生之美。
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非遗传承走进校园,郑校长也特别重视,让所有的老师都体验了非遗,那我能为学校的非遗传承做点什么呢?于是,我结合六年级《画皮影》一课多次到京西皮影非遗园学习研究。通过三节皮影艺术单元课的设计研究,学生欣赏、体验、绘制、表演,全面地了解皮影文化与技能。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增进了孩子们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这节课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被评为北京市“京教杯”比赛的一等奖。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始终努力要求进步,跟随郑校长将七彩教育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各地,在西柏坡、玉树分别送课纸箱板《连年有余》,遵义送课酸奶盒《再生之美》,会宁送课艺术课《梁祝》……在送课的道路中不仅收获了成长,也更深刻地体会到郑校长的大爱无疆和作为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工会委员,我不辜负郑校长和老师对我的信任,尽心尽力为大家服务,为工会各项活动出谋划策,把老师们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与好评,被评为校级工会积极分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我认为自己最大的特质就是坚韧与创新,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就想到郑校长那句“年轻人要懂得坚持”,我就会坚定信心,负重前行,努力为人大附小百年梦想培养出更多杰出艺术人才。
(作者为人大附小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