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疫情中社会思想领域的复杂状态以及由此导致的舆情浪潮,必须做好舆论引导、思想引领: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正确区分思想领域的不同情况,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遵循从“稳人心”到“强信心”“筑同心”的基本方向和渐进过程;坚持总体理念,将思想引领融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形成引领合力、拓展引领路径;坚持“立破并举”原则,排除各种错误信息的干扰,努力营造万众一心、坚定抗“疫”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
【关键词】疫情防控 思想引领 意识形态工作【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蔓延以来,全国进入了抗击重大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围绕政府信息公开、疫情防控、患者治疗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等多个话题,人们各抒己见,并在互联网的各种平台进行表达,各种观点、看法充斥舆论空间,显示出人们复杂多样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凸显了思想引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面对疫情中的舆论浪潮,党中央强调疫情防控中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舆论作为不同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归根到底是各种思想观念的表达。因此舆论引导的实质是思想引领。由于疫情的蔓延和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推动整个社会的运行进入一种非常状态,因而思想引领面临特殊形势下的新要求。
各种观点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传播,缠绕交织、相互激荡,形成了一波波舆论浪潮,反映出重大疫情下社会思想领域的复杂性
在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生活进入一种非常状态,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生态发生一些适应性改变,出现了多种心态、情感、思想认识相互激荡的状态。思想领域一方面存在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国家制度优势和集体主义精神,凝聚科学研究、医疗护理和社会治理多方面力量战胜疫情的认识、观念,另一方面也存在大量需要调适、引领的状态。主要表现为:
其一,基于疫情发展的负面心理情绪弥漫。在疫情蔓延阶段,由于传染源头、传染途径等尚未被清楚掌握,新冠肺炎攻击人群具有无差别性,针对疾病的诊疗方案需要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调整完善,针对性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开发尚需时日,随着确诊人数、疑似人数和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社会普遍陷入恐慌、焦虑和悲痛之中。模糊而零散的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反映形式,也是系统化的意识形态观念生成的基础。疫情中大众普遍的负面心理虽然不带有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但会被否定现实为取向的思想观念所吸纳和影响。
其二,对地方相关体制机制、干部工作能力和作风的质疑、批评。疫情的发生、发展,暴露出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国家公共事务应急体系中的一些短板,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或者重视不够、应对不力,或者举措失当,偏离了及时防控、科学防控和依法防控的轨道,还暴露出一些干部能力不足、作风虚浮。这些问题引发大众的不满、质疑、批评,有些批评直接尖锐。
其三,借疫情直接或间接否定当代中国政治现实。境内外一些势力积极利用疫情防控中人们的负面心态和对一些具体问题的不满,或者抓住典型人物、事例借题发挥;或者以西方政治价值观和话语解读中国政府的防控措施,如把“强制隔离”“封闭管理”等措施解读为“侵犯人权”;或者无中生有,制造谣言,如“某地卫健委副主任感染后逃去上海、住豪宅”;等等。其基本手法是将个别问题普遍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目的是将大众引向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不满、批判,挑起大众与党和政府的对立。
上述三种情况通过互联网的各种平台,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缠绕交织、相互激荡,形成了一波波舆论浪潮,反映出重大疫情条件下社会思想领域的复杂性。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确立的认识复杂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面对重大疫情条件下社会思想领域的多种认识、观念及其相互作用,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纷繁复杂的舆论以及由此反映的思想问题进行科学判断和辨识,即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的,“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就上述第一种情况而言,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应该说,人类在面临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自然灾害时产生负面的心理、情感具有某种必然性,尤其是在灾害发生的初期。大众负面心态、情绪中包含着对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医疗救助、资源供给、社会公平等基本诉求,那么思想引领应置于与大众共情、同理心的前提下,避免忽视大众心理感受空讲“大道理”。就第二种情况而言,无论是采用大众话语直接诉说,还是采用学术话语条分缕析,比如自媒体上推出的一些分析我国医疗改革、地方政府工作的文章,从根本上看是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其中包含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对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对这一种情况,思想引领要置于谋求共识的框架下。就第三种情况而言,因其立场观点涉及到政治原则问题,其社会影响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针对思想领域的不同情况开展具体分析,准确把握不同问题的性质和指向,以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思想领域的复杂格局,要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起来,明确思想引领“路线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多元意识形态并立交融交锋的格局下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其目标可以概括为:在国内凝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坚定“四个自信”,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在国际上树立当代中国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国家形象。这一目标规定着思想引领的方向、过程和效果评估,构成我国思想引领的目标导向。然而,在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整个社会关注点高度聚焦疫情,人们思想、态度的变化和高烈度的舆论话题往往直接源于疫情和疫情防控实践中的问题,尤其是具体的民生问题,如病人救治、食品供应、隔离措施等,加上人们基于个人感受、认知能力、思维方式、观察视角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对疫情防控存在不同的理解,这都在客观上要求思想引领必须面对现实问题,面对大众思想中既有的困境、疑惑和误区,体现问题导向。
因此,面对疫情防控期间思想领域的复杂格局,思想引领要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起来,将宏大目标与特殊时期人们的心理、情感和关切结合起来,确立思想引领多层次、具体的目标,从而明确思想引领的“路线图”。
其一,坚持战略思维,站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高度来认识思想引领,明确思想引领的直接任务是实现广泛的社会动员,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站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高度来认识思想引领,把解决疫情下思想领域具体问题作为解决思想领域深层次问题的基础,把引领国内舆论走向与对外塑造中国形象、展现中国制度优势结合起来,将疫情防控转化为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契机。
其二,坚持底线思维,设置最低目标。充分估计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境外反华势力实行“意识形态战”的条件下,疫情发展和网络上负面信息过载对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认识疫情防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诱发、导致意识形态风险的可能性,以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有序为底线,防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演化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政治安全的“黑天鹅”。
其三,坚持辩证思维,根据当前社会思想生态的实际状况和人的思想观念发展规律,将思想引领目标具体化为三个层面:一是“稳人心”,通过及时传播疫情发展状况、专家建议、医护工作、物资供应、基层防控等信息,以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大众心理上的确定感,加强心理疏导,逐渐抚平大众恐惧感、焦虑感,建设积极的社会心态。二是“强信心”,通过宣传党中央的抗“疫”决心和总体部署,说明病患治疗和政府工作的进展,宣扬疫情防控中的人民英雄,在线上线下开辟服务大众的通道,及时回应散布悲观主义、无政府主义的谣言,推动全社会构建战胜疫情的信心。三是“筑同心”,引导大众认识中国政府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逐步成长,了解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已经提上日程,推动大众将抗击疫情的事实和成效与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链接起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实现高效、广泛的社会动员,集中全国力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进而形成政治认同。
思想引领作为动员社会、凝聚共识的重要手段,不是飘浮在疫情防控之外的空洞说教,而必须融入疫情防控的各项举措中
疫情防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总体战。“总体战”强调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性。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实际将人类社会的总体视为具体的、历史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卢卡奇提出总体性原则,将总体性视为现实世界内在关联性的显现,都突出强调了整体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相互作用。那么,疫情防控的总体性就体现在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实现全国动员、全民参战,也要求医疗救治、科研攻关、经济建设、社会秩序维护、民生保障、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等各方面围绕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重点任务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力求全胜。因此,思想引领作为动员社会、凝聚共识的重要手段,不是飘浮在疫情防控之外的空洞说教,而必须融入疫情防控的各项举措中。
考察疫情防控期间的实践,可见思想引领融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是通过引领主体、引领路径和引领话语的转化完成的。在主体上,突破仅仅通过党的宣传部门、官方媒体等相关机构开展思想宣传的格局,形成党的领导下官方媒体、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基层组织和民间正能量等的合力。严谨、求实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充满勇敢、奉献、仁爱、乐观精神的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的普通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都以实际行动在回应大众关切的同时讲述人间大爱,在完成具体任务中展现家国情怀。在路径上,大大扩展思想引领的场域,将思想引领内嵌在社区乡村普及防控知识中、医护人员防护服上的文字中、武汉方舱医院的歌舞中、自媒体传播救援信息、赞美抗“疫”英雄事迹中。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以贴近大众、贴近抗“疫”一线的方式不断传播,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疫情,自觉参与防控。在话语上,突破单纯运用官方话语、理论话语表达思想,适应我国8.54亿网民习惯于参与、互动式交流,65.1%的网民年龄在10—39岁、习惯于网络话语等特点,官方媒体、社会正能量积极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大量采用鲜活灵动的网络话语、大众话语,采用开放、互动的交流方式,以拉近官方媒体、正能量媒体与普通网民的距离,使官方媒体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经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转换,实现“三个结合”:一是官方媒体和宣传思想工作专门机构与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结合,壮大思想引领的队伍,形成思想引领的合力。二是思想引领与人文关怀、科学素养培育的结合。思想引领中传递出大量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信息,帮助大众增进科学知识、检视生活陋习、养成卫生习惯。三是党的部署、政府举措与大众意愿的结合,从而使“齐心抗疫”“感恩医护”“完善治理体系”“发挥制度优势”等成为社会共识。
坚持“立破并举”原则,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努力营造万众一心、坚定抗“疫”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
在我国探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长期面临着意识形态风险,与各种错误思潮思想的交锋从未停息,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思想、控制其蔓延传播是思想宣传工作的常态。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为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确立了基本原则,要求在全社会凝聚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肯定性、认同性共识中,必须破除、阻止各种错误思潮思想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一些地方早期应对的失策以及大众的恐慌、关注,提出了多个关联中国政治的话题,而互联网技术的赋能、自媒体的发展为人们普遍参与讨论提供了条件和空间。于是境内外一些势力积极利用这一“机会”,在互联网上努力引导大众舆论的走向,制造出“舆论疫情”,破坏思想引领,由此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凸显出来。因此,疫情防控中思想引领中的“破”,就是在区分情感宣泄、舆论监督与恶意攻击抹黑造谣的基础上,分别处理、回应不同性质的负面舆论。具体而言:
其一,化解思想认识问题。对于大众因疾病感染、治疗不及时、隔离禁足带来生活不便而产生的不满,因受到错误观点影响而对党的领导和中国制度的误解误判,因认知能力、信息不对称、法治意识淡薄而形成的非理性认识,包括地域歧视观念,坚持说理、疏导为主。通过加强政府部门特别是民生相关机构与大众的对话、沟通,重点说明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和防控工作的不断改善,说明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和合法性,说明公民应依法履行义务等,以谋求共识。
其二,揭露、阻止蓄意污蔑抹黑、造谣生事的言论。对于攻击抹黑中国政治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公开揭露其真实意图,批驳其错误观点,并依法制止其传播。对于谣言,既及时用事实给予澄清,在传播渠道上屏蔽或隔离,也依法追查源头、处置相关人员、整顿相关平台。2020年2月初,国家网信办强化网络媒体管控,推动落实主体责任、主管责任、监管责任,指导一些地方网信办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平台及账号,正是阻止错误思想观点蔓延、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举措。
其三,破解疫情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负面影响和国际舆论中对中国的攻击抹黑。在疫情发展中,国际上一些仇视中国、对中华民族抱有偏见歧视的国家、媒体和个人发表错误言论,比如把新冠病毒称为“武汉病毒”,把中国人称为“东亚病夫”,既质疑中国“隐瞒疫情”,又指责中国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这些信息“倒灌”到国内,为国内一些错误思潮思想提供了话语资源和炒作话题。为此,我们要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通过转换话语方式,讲好中国的抗“疫”故事,说明中国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疫情防控中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同时坚决回应各种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侮辱、攻击,维护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尊严。相应地在管理上,做好网络平台和网络信息管理,不给境外负面信息在境内网络上发酵、衍生提供时机条件。
“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它以突如其来的方式将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置于危险境地,迫使社会生活进入非常状态,也刺激社会思想领域和舆论空间发生骤变,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诸多挑战。意识形态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在重大灾难面前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思想宣传工作的优势、实现有效思想引领的“考题”。因此,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正确区分思想领域的不同情况,是思想引领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的重要前提;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把握思想引领目标的层次性,遵循从“稳人心”到“强信心”“筑同心”的基本方向和渐进过程;坚持总体理念,将思想引领融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形成引领合力、拓展引领路径;坚持“立破并举”原则,排除各种错误信息的干扰,努力营造万众一心、坚定抗“疫”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这或许是回答疫情防控中思想引领“考题”的答案。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兆琼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项目批准号:18VSJ029)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人民日报》,2020年2月4日。
②《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人民日报》,2020年1月21日。
③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④《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网,2018年8月23日。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琳(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