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协同发展是产业融合的重要体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另一方面为制造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平台等要素,完善相关激励引导政策,更好地打造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圈,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
【关键词】区域发展 文化产业 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产业融合背景下,基于产业链上的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互为需求、协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高知识性等特征,对于当前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的优化改进、提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意义重大。制造业能够利用已经发展成熟的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产品化发展,“文化+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典型方式。因此,站在区域发展和产业融合的视角,打造“文化+制造业”融合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区域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文化创新理念打造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圈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整合重组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只通过科技革新来提高产业效能已不能适应制造业的发展要求。文化创新,不仅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还能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然而,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更多集中在基本文化元素的融合上,对于品牌价值等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
为此,强化对文化创新理念的认识至关重要。一是明确“文化+制造业”的目标定位。结合价值链、产业链、生态链等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对文化创新理念的认识水平,从而对“文化+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有更清晰的把握。二是加强“文化+制造业”的计划宣传。可针对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宣传培训活动,提高“文化+制造业”的战略发展地位。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文化创新理念的传播力度,在区域内形成“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共识,营造良好的融合环境氛围。三是加大“文化+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区域“文化+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应基于文化创新理念给予相应的扶持,如专项资金扶持、双向奖励扶持、研发设计人员成就奖等,充分调动企业的文化创新积极性。四是树立“文化+制造业”的榜样典型。结合当地的城市文化底蕴,树立实干创新榜样,将文化内涵融入到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去,针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个人给予表彰、授予荣誉。
以人才发展战略汇聚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动力
在打造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圈过程中,人才发展战略是最为有效的融合动力。目前,很多制造业企业缺乏将设计开发与文化元素融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产品设计思路受限,产业与文化融合不深。
为此,一要加强对“文化+制造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由政府牵头、企业配合,建立“文化+制造业”创客空间和人才孵化基地,联合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化整合资源要素,为企业员工、高校师生进行培训,夯实人力资源基础。另外,还可加大对品牌运营及策划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制造业”的营销和售后服务水平。二要提高“文化+制造业”产品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最大限度维护研发利益,保护研发成果,激发员工的研发积极性和创造力。三要推动区域内文化创客人才发展,拓宽区域内创客人才的流动通道。结合区域内的人力资源、企业资源,建立“文化+制造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平台,以众筹、众包等形式,鼓励创新创业,实现人才集聚。四要加大对区域外文创设计人才的引进力度,可根据区域内文化产业人才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搭建政用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文创人才的薪资福利,从而吸引更多区域外高端文创人才。
以要素、平台、行业对接支撑拓展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渠道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缺乏支撑的关键要素,部分中小企业在融合文化创新理念时,由于缺乏实践的空间平台,以至于制造业企业与文创企业出现对接不畅等问题。此外,部分制造业企业与文创企业之间的融合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文化+制造业”融合难的局面。
为此,可通过要素、平台、行业的对接支撑来拓展产业融合渠道,打造“文化+制造业”融合圈,提高融合水平。一是促进“文化+制造业”要素融合。产业融合的关键在于有效配置要素资源,“文化+制造业”的融合也是如此。通过科技、人才、项目、产品等多种要素的聚合,加快培育“文化+制造业”的联合项目,建立“线上+线下”的文化创客空间,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手段,促进“文化+制造业”深度融合。二是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对接平台。一方面建立“文化+制造业”产业联盟,联合企业、服务平台、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协同合作平台,使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分工合理,合作有序;另一方面建立“文化+制造业”包容性成果设计平台、服务交易平台等,为“文化+制造业”融合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三是健全行业融合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协商机制、技术融合机制和服务融合机制等,为“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实现路径。
以专项规划政策保障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
2014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为“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行动依据和根本遵循。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区域广,各地的政策落实水平参差不齐、政策实施效果褒贬不一,尤其是专项规划政策不够完善,使得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不够明确,这也是当前“文化+制造业”融合难的关键原因之一。
为此,一是可制定与文化创意产业、制造业融合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文化+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提供行为规范和法律依据。二是可出台“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激励引导政策,包括财政税收、产业投融资、价格收费以及其它金融政策等,引导和保障融合发展的要素投入,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为“文化+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三是确立“文化+制造业”在区域产业规划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专项基金,实现国家和当地政府对融合发展项目的“点对点”专项资金划拨,培育明星企业和优质项目,进一步增强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四是重新认定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将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指标融入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中,对于既有先进技术又具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能力的企业,可优先认定为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五是建立“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组织领导制度。根据产业融合、行业对接等原则,由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推进,建立“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领导小组,通过设定目标、分解任务、明晰职责、互联互动等环节,提高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率,实现“文化+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六是构建“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评价体系,把融合指数作为衡量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每年发布该区域内的“文化+制造业”融合发展报告,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归档和量化分析,以便为下一步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作者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王晓晓、杨丽:《生产性创意服务与制造业融合的产业升级效应分析——对整体和分行业的中介效应检验》,《产经评论》,2019年第3期。
②郭健、甘月童:《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机理与策略选择》,《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③杨永忠、黄晓懿等:《我国制造业循环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基于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15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