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文艺精品是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涵养文化自信的载体和形塑文化自信的抓手。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要坚持人民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弘扬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文艺工作者要静下心来,努力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文艺精品 文化自信 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推进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精深、精湛、精良”既是对文艺精品的质量要求,也是文艺精品作为典范应有的高度和境界。文艺精品承担着讴歌伟大时代和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反映着国家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促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对于筑基文艺高峰,增进文化认同,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文艺精品在提升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
文艺精品是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文艺发展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精神血脉,展现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担负着为民族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文学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精英文学、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相互融合,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文艺等各个领域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文艺发展的辉煌成就因其具有的艺术魅力广泛流传,源源不断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凸显着民族的文化厚度和思想深度,提升了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文艺精品是涵养文化自信的载体。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自觉服膺。文艺作品作为文化的窗口和结晶,承载着独特的审美意蕴和价值功能,好的文艺作品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和涵养文化自信的现实载体。
文艺精品是形塑文化自信的抓手。作为一个民族文艺经典化的重要标尺,文艺精品以其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淬炼寄托着人的审美理想和愿望,反映着国家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对于文化的形象化推广与审美化辐射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文艺作品,创作者要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精品意识,立足于时代特色,自觉践行艺术规律,其创作出来的作品要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当前文艺精品创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是价值消弭的庸俗化。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当前文艺市场活跃,各类出版物、影视剧、曲艺节目、网络作品每年数量倍增,但真正为受众所认可的优秀作品较少,“有高原缺高峰”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文艺工作者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有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和浮躁情绪,不追求艺术深层次的价值内涵。
二是感官放纵的娱乐化。一些文艺作品被娱乐裹挟,缺乏历史深度和感人细节,且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呈现“泛娱乐化”倾向。比如,有的曲艺节目打着文化旗号,片面强调猎奇、滑稽和笑料,追求感官“笑”果,“包袱不够,伦理来凑”;还有的影视剧曲解事实,渲染各种追求奢侈品的“高富帅”“白富美”形象,甚至将历史加以娱乐化想象,博取“愚乐”效应。
三是市场主导的商业化。近年来,一些文艺创作者一味地迎合市场,创作过程如同产品制作,凸显了“资本推手”,推动着文学的产业链进程。这个时候,作家写作不再为文学本身,不再为心灵讴歌和时代留痕,而是迎合市场主导的商业大潮,将作品当成追逐利益的“摇钱树”,成为一名类似机械化生产的专职写手。一些文学作品背负着沉甸甸的金钱和资本,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在商业化道路上渐行渐远。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的实践路径
坚持人民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人民性始终是文艺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是文艺的永恒生命。文艺生产的庸俗化、娱乐化和商业化背后,其实是对人民情怀的缺失。文艺精品创作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书写“人民的文艺”,凸显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不仅意味着人民需要文艺,也意味着文艺需要人民,即创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人民当主角,展现普通劳动者的奋斗状态。坚持人民性,要求文艺工作者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普通人的所思所想所盼和笑点泪点痛点,使鲜活的故事真正融入人民心坎里,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对美的捕捉、发现和创造。同时,在题材、语言、技巧和手法上大胆探索,出新出彩,多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增强文艺精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弘扬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一是丰富中国故事内涵。文艺工作者既要记录英雄的壮举,又要讴歌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既要脚踩大地,突出故事的地域性,又要放眼世界,彰显中国故事的开放意识和人类情怀;既要展现中国故事的整体风貌,又要挖掘故事的精神内核,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二是创新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既要考虑故事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接受者的理解能力。要立足接受者的需求,采用多元化叙事技巧,把“想讲”和“想听”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将现实素材转化为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易于理解的内容,让文艺作品能够更好地记录精彩故事、展现精神风貌。
突出地方特色,打造精品力作。一是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文化创意品牌。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如散布于民间的文学、音乐、戏曲、舞蹈、民俗、杂技、手工艺等。地方文艺部门和创作者可以对极具地域文化特质和民俗风情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进行符号化包装,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创意品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二是走市场化道路,推动本土文艺求新求异。文艺工作者要面向社会,将本土故事与市场定位有机融合,创作生产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当然,文艺的永恒价值是追求真善美,文艺精品创作要将服务人民的“立场”与“市场”、群众“叫好”与“叫座”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发挥引领性,完善精品创作机制。一是价值引导机制。在大力倡导文艺生产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当下,相关部门要引导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以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服务人民,形成价值共振,推动文艺由“高原”迈向“高峰”,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二是政策激励机制。相关部门可制定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扶持政策,出台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奖励办法、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团队奖励办法;加大本土文艺创作扶持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本土文艺创作生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完善人才队伍评价机制。三是资金保障机制。相关部门可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资金投入,确保重点创作项目投入,同时可建立优秀作品生产基地,设立地方文学奖,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提供保障,提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水平。
(作者为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与当代文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WB003)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学存在、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项目编号:18FZW05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艾斐:《文艺精品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平台与基石》,《先锋队》,2017年第7期。
②罗瑞宁:《文化自信、艺术繁荣与文艺评论——兼谈中国文艺评论建设问题》,《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