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十分严峻。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强调要“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化压力为动力,转危机为契机,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各项制度,提升治理能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
迈上“中国之治”新台阶,健全完善制度体系。“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问题。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国家治理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此次疫情传播之快、影响之广、治理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武汉的暂时“封城”,快速组织34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迅速建成,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等等。这些无不彰显了党中央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解难事、集中力量做好事的制度优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在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制度还有待完善。因此,要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协调联动、一体防控的群防群控治理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把制度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科学布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优化重要物资生产供给布局,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要求,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物资保障体系,确保重要应急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提升物资储备效能。
磨砺“中国之治”新利器,加强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等攻关研究,在复工复产时引入健康码扫码管理,在医疗物资调配方面运用物联网技术,等等,这些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能,也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因此,要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培育壮大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推进人工智能、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大力实施科技惠民工程,以建设数字乡村等为抓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挖掘电商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的潜力,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为贫困地区和群众插上脱贫奔小康的“翅膀”。
激发“中国之治”新动能,增强干部综合治理能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制度能否有效落实,关键在人。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发挥着“领头雁”作用,其治理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全国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各级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吹响抗疫 “集结号”,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战胜疫情的斗争优势,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反观,在这场战“疫”中,个别领导干部风险意识不强,反应迟缓、优柔寡断、措施不力,存在“表格抗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甚至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现象,造成局部区域管理混乱,暴露出了治理能力严重不足的短板。“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新时代多种矛盾交织、多种可能同在、多种风险叠加,领导干部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从苗头隐患中发现重大风险,既要警惕“黑天鹅”,又要防范“灰犀牛”,把握趋势、保持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牢守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防线。要加强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培训,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赢“三大攻坚战”等,组织开展务实有效的培训,提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专业知识和能力,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不断适应国家治理的新要求。推动更多干部下沉到基层一线锻炼,突出抓好公共卫生、生物、粮食、能源、金融、网络、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建设,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确保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能够临危不乱、应对自如、有效处置,坚定不移把党中央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好。(作者: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