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采用不同年级错时分餐、间隔就餐,有效解决了学生就餐时人员聚集问题。 吴春花 摄
(记者 李小伟)孩子在学校吃什么?如何保证孩子“吃得好、吃得饱”?这是家长关注的“大事”,也是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部门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推出“三部曲”——通过加强信息化监管向群众晒、强化社会化监督让群众管、狠抓规范化建设让制度管等步骤,保障了广大学生的饮食安全。常州市的做法只是全国教育系统整治食品安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积极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学校食堂网格化管理、推进“明厨亮灶”工程等举措,扎实推进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保障了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把食品安全隐患和疫情一起“防”起来
每到吃饭时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的学生采取错峰吃饭间距一米以上排队打饭,在指定座位上就餐。“这既是抗疫时期的要求,也是食品安全的应有之义。”该校负责人说。
正值疫情期间,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印发通知,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通知指出,相关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统筹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制定方案,细化措施,将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各地市场监管、教育部门要督促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落实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要督促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认真排查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要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保证食物烧熟煮透,生熟分开。”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及时排查和消除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随着各地开学时间确定,教育部又部署要求各地各校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学校食品安全等工作,以防范校园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和食品安全都是事关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儿,切不可掉以轻心!”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明厨亮灶”让胃“暖”起来
早上6点,“中央厨房”依靠其自动化清洗初加工设备和流水作业,完成了所需食材的清洗切配、餐具的清洗消毒及调料包的包装封袋;11点20分,一盒盒装有红烧排骨、宫保鸡丁、白菜烧豆腐的午餐新鲜出炉;11点45分,一盒盒午餐、水果、汤羹分发到孩子手中。这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卫星厨房”建成后投入使用的情景,具备了满足该校2个校区、6000多名学生的供餐能力,让孩子们吃上了“中央厨房+卫星厨房”的午餐。
像这样的情景如今在神州大地上随处可见。“珠海现有持证学校食堂663家,量化分级全部达到B级以上,其中A级占比36.95%,C级食堂现已全部消除,‘明厨亮灶’覆盖率100%。”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程鹏说。
珠海市民刘女士说:“‘明厨亮灶’不仅保证了孩子们的食品安全,还温暖了我家宝宝的胃。”
近年来,广东省教育厅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大力推进“餐饮量化提级”“明厨亮灶”“学校食堂灭C”等工程。目前,广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B级以上的学校食堂占比达99.83%,“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9.9%,“明厨亮灶+互联网”覆盖率达34%;天津市2434所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含部分民办托幼点)学生食堂全部实现了“明厨亮灶”,不少学校师生、家长和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学校食堂食品加工的情况;2019年底,江苏省中小学及托幼机构“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覆盖率为99%,“明厨亮灶”覆盖率为97.4%,实施量化分级的学校食堂优秀率达76.5%,良好率达23.5%。
去年秋季开学,在教育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推进会上,部署提高“明厨亮灶”覆盖率、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等重点任务。各地采取推行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新模式、推进“放心学校食堂”建设、打造“智能阳光厨房”监管模式等有效方式,创新校园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目前,全国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由26.6万家增加到35万家,“明厨亮灶”覆盖率从76.6%提高到92.1%。
多方联动“整”起来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也牵扯多个部门。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通知》,并召开工作推进会,多次专题协商,推进专项整治有效开展。
北京、天津、黑龙江、海南、重庆、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纷纷召开校园食品安全联合行动推进会部署落实专项整治,河北、吉林、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把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贯彻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重要举措,成立联合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纳入政府工作重要事项,研究部署推进,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可检验、可评判、可感知的成效。“联合行动”之下,各地纷纷出招:
——天津市组织学校食堂、学校供餐单位和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自查10551户次,组织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的1331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深入663所学校、幼儿园开展陪餐。
——江苏省对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进行专项督查,共出动执法人员75266人次,检查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47165户次。
——黑龙江省对13个地市、30个县区、78所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及部分配餐企业,3547家校外托管机构、6082家小餐饮进行了抽查,同时在中小学校园门口设立了3000块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公告牌。
与此同时,各地还对学校食堂、学校供餐企业、校园周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开展食品安全应知应会内容培训,并组织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食育”教育。
调查表明,各地通过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校长陪餐制度实施办法、建立由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兼任中小学校食品安全辅导员制度、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健全校园食品安全体系等举措,整体提升了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各地和学校负责人对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据统计,全国学校、供餐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自查出食品安全问题或隐患33.53万个,完成整改33.27万个,约谈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2.89万人次,培训从业人员32.23万人次。全国42.4万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落实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整体提升了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