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电商扶贫要把更多心思花在“屏幕之外”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网评之12:

微信图片_20200413104347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与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村民亲切交谈时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电商,为助推脱贫攻坚插上了“数字翅膀”,为贫困群众托起了致富“新希望”。

长期以来,贫困地区、偏远山区由于交通堵塞、消息闭塞等原因,很多优质农产品存在销售渠道单一、市场小、收益低等问题。特别是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农副产品、土特产品面临积压、滞销、卖不出去的困境。借助电商平台,让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农产品从“滞销”变“直销”,从“积压”变“走俏”,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扶贫、农民增收。在“屏幕内”传来喜讯的同时,我们应该把更多心思花在“屏幕之外”,在产品质量、发挥效益和持续发展上狠下功夫,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好酒不怕巷子深”,关键是“酒要好”。诚然,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拉近了人们与贫困群众之间的距离,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不用再担心“巷子深”,但如果这坛“酒”不够好也不够香,那就算摆在眼前,也只怕是无人问津。电商扶贫不是“一锤子买卖”,农产品质量是根本。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大力推进扶贫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规范生产投入和生产过程;充分运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唯有对质量严格把控,经得起市场检验、得到消费者认可,“电商快车”才能开得稳、行得远。

“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是“用得准”。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各大电商企业开展爱心助农活动,推出了流量支持、优惠贷款和运费补贴等各项促销措施,助力扶贫农产品销售。然而,市面上却出现了一些浑水摸鱼的商家、主播,借着电商的“东风”、打着扶贫的“招牌”、吃着政策的“红利”,为自己谋取利益,卖的商品既不是扶贫农产品,得的利益也没进贫困户口袋。要真正发挥电商扶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快建立扶贫农产品目录清单、认定制度和商标申请门槛,严格规范扶贫农产品准入;强化线上监管体系,将带货主播纳入严格诚信评价机制,畅通消费者评价、投诉、举报渠道,不让直播带货成为法外之地;健全完善扶贫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统筹兼顾贫困户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货主播以及其他经营主体的利益,实现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唯有“电商红利”真正落到贫困户头上,使他们手里的“土疙瘩”变成脱贫致富的“金蛋蛋”,才是真扶贫、扶真贫。

“百花齐放春满园”,要义是“春满园”。随着直播带货的火爆,一些地方出现“赶潮流”,网上哪类农产品卖得好就跟着卖哪类,导致产品种类单一,也不契合本地“土味”实际;一些地方出现“一窝蜂”,同个地区同类农产品,多个合作社扎推生产、争相售卖、各自为战,导致降价销售、恶性竞争;一些地方出现“慢半拍”,农产品销量飘红,但是物流跟不上、服务不到位,导致消费者体验不佳、评价不高。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商品种类、销售方式、配套保障绝不是单一的、简单化的,而应该是“百花齐放”、一体推进的,才能助推脱贫攻坚“大有可为”。各地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充分挖掘本地特色优势,把特色产品打造成特色品牌;统筹协调推进扶贫产业,整合资源、统一标价、集中销售,进行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供应、专业化管理;配套服务完善扶贫产业,加快网络设备、快递物流、第三方仓储、生产包装等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建设,逐一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类瓶颈。唯有建立全要素、全覆盖、全链条的电商扶贫产业体系,才能保证可持续性发展,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助推器”。

让“三农”搭乘互联网的“东风”,为扶贫架起电商的“金桥”,我们坚信,贫困群众的“春天”一定会如约而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愿景也一定会如期实现。(作者:胡丹)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电商扶贫   直播带货   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