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志强
当前,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个过程中,一个个波澜壮阔的事件终将成为人们记忆里无法磨灭的画面,而人们又依据这些林林总总的事件去评价当前社会道德现状,也构成大众不断扩大的现实生活场景。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如何在疫情防控的视域中评价当前社会道德现状?这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要在普遍联系之中评价当前社会道德现状
仅仅根据经验性的个别事实看待人性,把人性看成善的、恶的或者不善不恶的,都不能充分地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本质,对于人性乃至人的本质的把握终究还要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科学的考察。即便某些事件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因不能掌握整个事态全貌,也会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这一点正如列宁曾说过的,“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要在历史发展之中评价当前社会道德现状
在普遍联系之中评价当前社会道德现状,就不能就事件说事件,或就当前说当前,而要把相应评价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只有在社会发展史中,我们才会深刻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道德状态呈现出从单一到多样、从被动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的趋势,这与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事实是一致的。98年抗洪、03年非典、08年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尤其本次疫情防控等一系列检验社会道德状况的关键时刻,社会上总会出现那么多感人的场面,中华民族总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要以两个基本标准评价当前社会道德现状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最终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由此,评价社会道德状况的第一个基本标准就是生产力的标准。把这个标准放在本次疫情中进行衡量,它又转化为能否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具体地说,就是把当前的道德状态与抗疫之前的状态进行相比,它能够有利于提高防疫工作实效?本次疫情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但随着疫情被基本控制,全国生产复工逐步地扩大、经济状况不断地好转。种种情形都表明,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全面脱贫后的中国将会以更有利的方式推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发展。
对于道德的评价还应该有一个基本标准,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向的道德就是进步的;反之就是退步的。人的全面发展又具体地转化为人的价值、人的利益和人的权利之实现。战疫如战场,一批90后的医护人员展现了他们的大爱,一批00后大学生投入到志愿者队伍……作为时代新人的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无私地回报着社会,他们所展现的精神风貌让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感到震撼。同时,中国共产党在防治工作之中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从根本上提供了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生存基础,这是对人的利益和人的权利的最大保障。如上事实都说明我们的道德理念是与整个中国社会向上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也是与中国人民不断实现的美好生活追求是一致的。
【注: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研究(编号:15JZD001)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研究(编号:19JF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