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中国的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战略与路径

【摘要】积极谋划建设科创中心是应对未来科技革命挑战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未来科学、技术、创新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驱动下科创中心发展的特征,根据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对科创中心建设的新需求,提出面向2035年我国科创中心建设需要把握的思路与发展路径,并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加强区域创新高地战略性布局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 区域创新 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6.004

当前,世界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谋划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是应对未来科技革命挑战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科创中心是国家科技实力的核心依托,不仅是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策源地,而且是先进文化和先进制度的先行者。[1]科创中心建设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载体与支柱,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与依托。面向2035年,我国的科创中心建设需要承担更大历史使命,进一步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

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驱动下的科创中心发展特征

当前全球创新活动进入新的密集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将给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既是全球科技创新驱动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各国发展观价值观转型的客观要求,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全球创新格局的重大调整。

创新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和城市群仍是创新活动的核心载体。世界进入了创新全球化的新阶段,创新全球化打破了以往以制造业全球化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活动方式,人、技术、资本的作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创新全球化背景下,大城市(群)是创新活动的“集中发生”地。兰德公司2017年的一份报告提出,未来20~30年,大城市(群)仍然是全球创新的策源地、孵化地和集聚地,这是由全球经济发展周期、历史产业积淀和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以及创新活动的复杂性、本地特性、全球化特征等因素所决定的。[2]到2050年,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东及非洲的部分国家除外),未来大城市(群)将会成为创新活动的集聚地。

从形态来看,科创中心更多表现为一个城市(群),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当创新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根本动力,城市就成为了科创中心,并具有了很强城市竞争力。[3]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空间的极化区域,科创中心的重要特征是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对创新资源流动具有显著的引导、组织和控制能力。[4]

面对科学研究加速纵深演进的趋势,科创中心聚集高端创新资源与布局新型科技基础设施,引领科学研究前沿。基础科学研究不断向宇观拓展、微观深入和极端条件方向加速纵深演进。物质结构、生命起源、宇宙演化和意识活动机理等重大前沿问题有望取得突破,科学研究学科间横向交叉融合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科学成果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据统计,21世纪过去18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学科交叉成果的比例已经从20世纪的20%上升到40%以上。[5]科学研究活动呈现数据驱动、研究重心向下游应用端移动,以及愈加依赖巨大投入和大型科学装置平台的趋势。同时,科研组织模式多元化、开放性、体系化的特征也更加明显。

科创中心一定要引领科学研究的前沿,要拥有丰富的科学基础设施,包括科研仪器设备、网络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科技人才等,是知识工厂与人才集聚中心,是原创性科技成果的策源地,能够持续产生重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

技术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社会数字化发展进程,科创中心作为全球创新网络重要结点,加速推动技术进步向经济社会全面扩散。信息、生物、能源、先进材料与制造等前沿技术领域呈现多技术交叉融合和群体性跃升态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不断产生新兴学科及领域,催生新兴技术及产业。据统计,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间,交叉融合的热点研究领域逐步增加,从121个扩大到232个。[6]例如,脑科学与数理、信息等学科结合,正在催生“脑-机”交互技术,将极大带动人工智能、复杂网络技术发展,促进精神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等。以高速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为引领的新技术体系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正在加速向经济社会全面扩散,推动以人为中心的人、机、物三元融合发展,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科创中心是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拥有完善的应用技术研发体系,能在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

新技术革命推动的生产方式变革将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科创中心依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形成创新级和创新带,拥有功能健全的创新创业生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将全面加速发展,重塑全球产业竞争和分工模式,将对生产组织、社会分工以及国家治理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在产业领域拓展创新应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将面向开放场景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呈现出生产方式智能化、产业组织平台化、技术创新路径多样化等特征,重塑形成智能、高效、绿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大量涌现,快速向各个领域渗透融合,主流技术和产品不断被迭代,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涌现,以革命性方式对传统产业产生归零效应。这不仅会改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全球的布局,还会加速推动后发经济体转型发展。

创新资源和创新型产业的高端集聚和引领是科创中心发展的显著标志。[7]科创中心依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形成创新级和创新带,始终处于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高端,具有先进的创新理念、原创思想和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拥有功能健全的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创新型经济的时代潮流,充分参与国际竞争合作。

我国正向世界科技第一集团迈进,对未来15年科创中心建设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

我国正向世界科技第一集团迈进,即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面向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逐步形成先发优势,建设新型国际科技合作关系等,都对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由于科技创新日益呈现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例如新技术应用可能进一步扩大社会贫富差距、增强社会阶层固化,可能对就业、社会伦理和安全等问题带来重大影响和冲击,新时期的风险挑战对科创中心的科技保障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

推动一批多层次科创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我国创新发展空间格局。科创中心建设由于创新性地集成应用了规模经济、收益递增、循环因果累积效应、专业化分工以及创新极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了创新要素资源的高速集聚。[8]通过打造一批科创中心和创新引领示范区,加强国家战略性科技创新资源布局,促进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战略力量的合理布局,促进创新增长极、增长点、增长带梯次联动,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作为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我国来说,科创中心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科技体系建构已基本完成,向“世界创新工场”转型的科技支撑体系正在加速推进,各种新的制度障碍将日益彰显,对深化改革提出迫切要求。

共建共享构筑融合创新大平台,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着力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共建共享构筑融合创新大平台。让人才、技术、成果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相融合,与资本、产业有机结合,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优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共识,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三者可持续的均衡发展对科技发展的方向、利益分配机制等都提出了新课题。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以及新消费群体推动社会需求不断转型升级,对绿色、安全、包容的科技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科创中心建设需要同时满足人们对更洁净的水和空气、更健康的生活、更安全的居住、更有尊严的工作、更高质量的教育等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需求。

全方位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重新定义中国和世界的创新关联。需要深植创新创业的优良土壤,全方位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面向全球组织资源要素,吸引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资源融入城市和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全球创新创业乐土。提升各类创新主体通过开放知识网络利用各类创新资源的能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国际融合和不断攀升。

面向2035年我国科创中心建设需要把握的若干思路

建设思路。一是面向2035年,应充分认识和把握新科技革命的规律与发展特征、抓住新科技革命提供的历史机遇,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功能予以布局谋划,把一批多层次科创中心建设作为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

二是以科创中心建设为重要支点,部署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以先进思想和理念统领科创中心建设布局,通过全方位接入全球创新网络融入经济大循环,以创新和提升体系效率为主要内容的新增长动力代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传统增长动力,打造从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到国家强的通道。要强化“三个面向”的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展引领未来的基础科学,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构建面向未来场景的技术体系。要通过科创中心建设引领促进效率提升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推进国内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发挥先发优势,促进国民经济效率特别是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效率提升。

若干思考。一是推动科技经济“两篇文章”汇成“一篇大文章”。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强化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依靠、相互促进,把科技创新的价值更多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到创新上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将创新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科技创新融合渗透到各项重大任务中,更多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着力供给端加快成果转移转化,着力需求端加快释放创新市场需求,支撑引领区域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更加关注资源要素如何投入、如何整合。关键是在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和科技、人才等新要素的关系。第一,应改变要素投入方式。资本永远是稀缺的,关键看投到哪里,继续投到“老”要素、“老”产业,效益递减;投到“新”要素、“新”产业,效益会递增甚至倍增。第二,应加强资源整合。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和要素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和溢出性,代表了一个城市、区域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既可以“无中生有”、创造新的要素,也可以“有中生新”、提高传统要素的效率。需要加大力度促进区域内和区域间创新资源的有序流动、开放共享,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效能。

三是着重在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和载体上下功夫。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区位等传统优势不再明显,区域竞争优势更多看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创新要素流动到哪里、向哪里集聚,哪里就会成为产业和经济制高点。一个区域集聚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有什么样的创新主体和创新载体,决定了该区域在产业分工中的位置,表明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区域创新亟需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汇聚人才、用好人才上下更大的力气;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区域创新亟需在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培育产学研用、大中小微企业有机结合的创新集群上花更多的功夫。

四是培育和打造城市和区域科技品牌。科技总部经济、科技商贸活动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的需求程度较高,建设一批兼具实用效应和品牌影响的地标式科技基础设施,树立城市和区域科技发展形象,在城市规划中建设一批知识产权园区、动漫产业基地、科技商务楼宇等,成为汇聚科技资源、带动区域发展的标志性设施。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建设完善适于大型科技企业总部入驻的环境和设施,组织策划好招商项目,鼓励外资科技服务企业与科研机构与我国开展联合项目,推动包括科技商贸、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业在内的相关行业全面发展,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以全球视野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培育富有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增长极,要深化全球创新合作,加快融入全球研发创新体系,吸引国际创新资源集聚,探索在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实现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吸引跨国企业、国际实验室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和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广。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通过国际并购,获得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市场渠道,提升整合利用全球研发创新资源的能力。支持企业承担国际项目,建立境外分支机构开拓国际市场,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搭建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发挥国际组织桥梁作用,加大与国际知名科技园、创新资源密集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力度,吸引相关国际产业组织落户。组织开展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论坛、会议展览。

面向2035我国科创中心的发展路径与战略布局建议

发展路径。一是分类指导一批科创中心建设。通过深化改革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和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是各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根据区域发展特色做好分类指导和支持,壮大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头雁”,充分鼓励地方多种模式探索,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流动,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新机制,支撑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二是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对区域转型发展进行总体谋划。结合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编制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上加大对将区域创新的统筹推进和支持力度,优化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和政策安排。从国家战略全局需求出发,加强科创中心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等各类区域创新平台的衔接,加强梯次布局、互补协同。

部署面向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行动。围绕国家重大产业发展部署,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目标、抓紧实施重点研发计划,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的引导。支撑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等各类区域创新平台的衔接。

三是提高科技创新的战略牵引和源头供给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各地方建设科创中心,迫切需要系统地加强源头创新能力。优化调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布局,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务的创新载体布局,切实解决科技资源的布局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的布局建设应统筹考虑结合地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和产业集聚趋势,顺应区域经济发展集聚的变换,夯实一部分先进地区引领型发展的科技基础,形成循序渐进、滚动实施、动态调整、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持久的动力。在整合现有科技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打造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和平台。

四是积极培育创新创业生态。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能将创新融入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能吸引企业、人才源源不断集聚,保持经济活力,促进长期就业增长。在科创中心建设中要对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的认识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形成全社会推动创新创业的共识,充分激发市场和社会创新活力。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高效协同。

战略布局。一是打造若干引领全球创新的战略高地。形成一批世界级创新高地和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创新水平全面提升,全面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支点,重视原始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的引领性产业,完善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集群的一整套企业创新和产业培育体系,形成全球创新创业高地。构建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创新生态圈,带动提升区域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辐射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创新发展。

坚持和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强化原始创新,打造世界知名科研中心,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培育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加强全球合作,构筑开放创新高地,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聚集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

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不断提升上海在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湾区,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集聚国际创新资源,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成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重要承载区。

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集聚地,加快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成渝地区各类创新要素的交流、合作、对接、共享,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促进创新资源综合集成;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激发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活力,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建设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

二是建设一批国家科教融合创新高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地方科教优势,推动科研和教育紧密结合,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打造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科教融合创新中心。推动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校院、院企和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建立更加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着眼构建高度开放、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网络,连接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单元,整合集聚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等创新要素。加快建设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一流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一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形成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战略性产品,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在打造经济发展源动力上力求突破。

重点依托武汉、合肥、西安、南京、杭州、兰州、哈尔滨、长春等科教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培育具有广泛区域影响力和雄厚新兴产业基础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重要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在优势产业、优势领域形成全球竞争力。

三是各地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创新高地。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突出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积极性,引导国家高新区和自创区依托所在地区资源、区位、禀赋差异,因地制宜、主动作为,探索各具特色、差异化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促进区域联动,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个科技创新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圈。

在一批基础较好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努力打造若干万亿乃至十万亿规模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如长三角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的家电、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加快跨区域协同创新,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跨地区流动和共享,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本文系受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ZLY201717、ZLY201917)

注释

[1][4][7][8]杜德斌:《对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红旗文稿》,2015年第12期,第25~27页。

[2][美]Steven W. Popper(兰德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大都市功能》,中国:上海,2017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2017年6月16~17日。

[3]王书华:《何谓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战略研究参考》,2015年第67期。

[5]李静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第34卷第10期,第1119~1120页。

[6]《世界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光明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0版。

责 编/周于琬

Building Glob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s in China: Strategy and Path

Ding Minglei Wang Ge

Abstract: Planning and build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enhance China's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s driven by the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imposed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s by China's efforts to rapidly turn itself into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w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path China needs to buil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s by 2035;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on making strategic arrangements for enhancing regional innovation with a focus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s.

Key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 regional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丁明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区域与产业创新。主要著作有《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发展研究》《首都创新2020》《打开创业认知黑箱》等。王革,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技术预测与技术路线图、技术经济。主要著作有《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中国技术前瞻报告》等。

[责任编辑:周于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