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中远海运:将产业扶贫作为央企长期历史责任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央企应依托自身大产业、大市场、大平台优势,精准对接对口帮扶地区所需,把产业扶贫融合在企业发展总体战略中,作为长期历史责任。

把提高脱贫质量作为切入点,打造稳固产业链

在“特”字上做文章,重点打造特色化产业。产业发展不是空中楼阁,要紧紧依托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市场空间、环境容量以及当地的脱贫产业规划,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好可行性研究,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决策产业扶贫方式和模式;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将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产业产品同质竞争困境;寻求政府扶持,从政策、技术各方面促进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建立产业扶贫项目后评估机制,落实考察、审计、监察,对群众收益进行深入摸底,对项目成效进行全面检验。

在“新”字上花心思,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产业扶贫必须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善于运用互联网发展和新技术成果,从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大力帮扶,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扶贫动力,拓宽扶贫渠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扶贫产业现代化;突出协调发展,考虑当地产业与城市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人居环境升级,补齐当地产业发展短板;树立新的致富观,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采取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打造绿色引擎,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动能转化;坚持在开放中抓扶贫,让外部资源涌进来,让乡村产业走出去;贯彻共享理念,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互动局面,共建责任平台,实现价值普惠。

在“稳”字上下功夫,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聚焦精准,沉下心帮助贫困地区梳理发展思路,着力解决扶贫产业科技含量低、规模效益差、产业链条短、适应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延伸产业链条,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强化品质,培育贫困地区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品质的全面提升,推动扶贫产品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把发挥主业优势作为着力点,打造交通物流链

发挥业务优势,疏解交通“梗阻”。阻碍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交通的阻塞和落后是最直接的原因之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农产品是扶贫产业的主要产品,具有时效性强、季节性强、存储难度大等特点,建设立体式、便捷化的物流仓储体系更是迫在眉睫。

发挥管理优势,除破发展“瓶颈”。导入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贫困户参与方式和市场营销模式,在贫困群众融入产业链上做文章,发挥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以先进的市场理念激活贫困地区的营销意识和发展意识;为产业发展提供精细化专业服务,特别是在技术力量、管理团队上,要给予大力支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探索产业合作模式,增强地方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发挥市场优势,全力帮助“带货”。畅通产品销售渠道、化解产品滞销风险是产业扶贫的应有之责。特别是在此次疫情期间,结合消费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向客户和合作方推广定点帮扶地区产品,帮助提升商品价值,畅通销售渠道,扩大消费市场,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解决因疫情造成的产品积压问题,以解燃眉之急;建立长效的电商扶贫协作机制,拓展市场营销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产品销售难题。

把实现实质脱贫作为落脚点,打造人才生态链

“扶志+扶智”,培育新型产业农民。结合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培育造就一批能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引领贫困地区创业创新能力;注重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意识和发展观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技能培训,为贫困群众传授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引导贫困地区知识青年积极投身电子商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服务,为脱贫增收、市场营销拓宽渠道。

“赋岗+赋能”,打造新兴产业大军。促进就业无疑是解决贫困群众生计、彻底拔除“穷根”的重要法宝。央企要多措并举拓展贫困群众就业渠道,结合自身产业布局,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产业,让农民转变身份,成为新兴产业工人。

“实干+苦干”,培养复合型挂职干部。把脱贫攻坚战场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选派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真干事的年轻干部接受培养和锻炼。在尽力为挂职干部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解除后顾之忧的同时,要做好跟踪考核,对表现优异的挂职干部要坚决提拔重用。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