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取向

【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人被冠以“模范少数族裔”大加褒奖。民权运动以来,美国华裔逐渐体味到“模范”称号固然美好,但华人实现与其他族裔平等共荣的理想之路却依然漫长。若将“模范少数族裔”置入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史的框架中审视,不难发现美国对待华人的态度遵循利益至上原则,此功利主义行为体现出美国实用主义本土哲学。从美国移民历史的宏大背景中透视“模范少数族裔”理论及其对美国社会的功用,有助于了解美国移民政策背后真实意图和美国社会真实面貌。美国移民政策中吸引人才的举措对我国制定完善的人才战略、外国人居留管理政策等具有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美国 模范少数族裔 移民政策 人才引进 实用主义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6.015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华人在经历了“黄祸”“傅满洲”等一系列“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形象诋毁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被冠以“模范少数族裔”称号。1966年,《纽约时报杂志》发文盛赞日裔美国人虽在二战期间遭受不公正囚禁,但战后依然自力更生,奋勇前行,取得骄人成绩。[1]同年12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载文推崇美国华人不倚赖政府救济,勤劳节俭,遵纪守法,注重教育,为其他少数族裔树立了榜样。[2]美国主流媒体认为,亚裔以其特有的优秀族裔属性,在极其艰难的境况下,忍辱负重,砥砺前行,实现了本族裔的发展和进步,堪称少数族裔的楷模。华裔被冠以“模范少数族裔”的“美名”,与美国倡导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遥相呼应,然而,看似美国主流社会接纳并认可了少数族裔,但透过美国华人真实的生活状况不难发现“模范”称号固然美好,但华裔实现与其他族裔平等共荣的理想之路却依然漫长。

“模范少数族裔”:概念源起与发展

在经历一个多世纪的负面评价后,美国华人渴望获得主流社会客观正确的评价。二战时期,随着中美交好,中国人在二战中展示出的勇气和作出的牺牲让美国社会意识到华人不应该被视为“劣等民族”。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华人持笔创作出“模范少数族裔”形象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为日后主流媒体赞誉华裔等亚裔族群营造了社会氛围。客观地讲,这一时期美国华人有着追求个人进步、族裔发展,树立族裔良好形象的内在动力,但在追求“模范”形象的过程中也存在历史局限性。为了迎合主流话语体系和评价标准,华裔总是以宽容、保守、顺从等理念规范自身言行,控制自身欲望,甚至否定自身真实想法,一味讨好主流社会。华裔虽然被冠以“忠诚的少数族裔”等名号,实际不过是被高高挂起的孤独的局外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时华人得到美国官方的关注和认可,但这并非是美国主流社会真正接纳了华人,而是符合此时国际舆论的需要。美国极力树立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民主法制形象,以对抗日本等国散播的美国国内种族歧视严重的国际舆论。[3]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对华移民政策较40年代更加开放,吸引外来人才是美国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1965年移民法使得亚洲各国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涌入美国,亚裔在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亚裔族群也由此获得“模范少数族裔”赞誉。[4]与此同时,在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中,非裔、拉美裔等少数族裔采取激进的抗争方式给政府施压,以求得到更多的社会救济和支持。这更使得美国政府对亚裔大加褒奖,以华裔、日裔的“模范少数族裔”形象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典型,意在告诫非裔、拉美裔等其他少数族裔,暴力抗争并非获取族裔发展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模范少数族裔”概念被美国主流媒体再次强化。随着该理论在这几十年间不断重复,“模范”成为美国华裔新的文化符号。尽管该理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黄祸”式的华人形象,但具有批判意识的华人学者逐渐对此称号产生质疑和反感。华裔作家、批评家赵健秀(Frank Chin)对“模范少数族裔”概念最为敏感,也最为敢怒敢言。他认为此概念让华裔落入更为蒙蔽的刻板印象之中,将美国主流社会的举动称为“种族主义之爱”。赵健秀和陈耀光(Jeffery Paul Chan)在题为《种族主义之爱》的评论文章中指出,亚洲人顺从的“好少数族裔”刻板形象是“种族主义之爱”的产物,华人不能被当作“模范少数族裔”利用。[5]此形象歪曲了美国华人的真实形象,掩盖了美国华人男性的男子气概,它有违自由、平等的美国精神。不少华裔评论家认为,华裔即使被冠以“模范”的称号,也摆脱不了“二等公民”的身份,笼罩在华裔上空的“玻璃天花板”是华裔永远无法逾越的屏障。

移民历史的审视:从“黄祸”到“模范少数族裔”

如果将“模范少数族裔”话语置入美国对华移民政策演变的历史框架中审视,“模范”背后的美国国家意图便一目了然。

一个国家制定任何一项政策均遵循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美国的移民政策同样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华裔是组成美利坚民族的众多族裔之一。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以及各个时期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调整均体现出美国社会对待华人的态度,并非一味排斥或接纳,而是经历了政策松紧交替的变化过程,松紧程度完全以美国国家利益、主流社会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华人大批进入美国是在1848年,此时加州发现金矿,美国联邦政府对移民采取了比较宽松自由的政策以解决开发西部所需劳动力问题。而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正值清政府日趋没落,鸦片战争爆发,外敌入侵,百姓民不聊生。大批带着淘金梦的中国人远赴加州谋生。从1848年到1882年间是“自由”移民时期,此间美国急需“进口”大量劳动力。[6]华人移民助推了美国50年代的加州淘金、60年代的太平洋铁路修筑和70年代的加州农业发展。华工勤劳善良,智慧聪颖,拥有坚忍不拔的民族特质,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西部拓荒者。由于华工工资低廉,任劳任怨,受到雇主的高度肯定。为保障修筑铁路所需的人力资源,美国当局通过外交谈判,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例如让清政府取消海禁政策,保证华工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7]

外来移民是美利坚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利坚合众国实现长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美国工业化进程中,交通和能源都是靠移民发展起来的。修筑铁路和采煤是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两项重要任务。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被世人称作“美国工业史上的七大奇迹之一”,其西段的建设劳力来自一万多名华工。纵贯加州南北的铁路主干线,其全线修筑劳力主要是华人移民。[8]此外,美国的农业发展也离不开华人移民的勤劳智慧和开拓性贡献。

随着淘金热后的经济不景气,以及可开垦农田面积的缩小,加州工作机会越来越少。来到西部谋生的白人看着各种工作被华人捷足先登,甚为恼火,他们将失业归咎于华人。“排华运动”“排华暴行”随即到来,由此对华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攻击随即展开。1877年,加州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恐慌,失业人数猛增,“华人滚蛋”(The Chinese Must Go!)的排华口号随即提出,加州排华运动声势浩大。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对华工进入美国的限制持续了60余年。[9]该法案对华人极具侮辱和损害。60余年中,华人的身家性命遭到严重威胁,他们无法合法拥有土地、房屋等财产,失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自由,不能与家人团聚,整个族群在很长时间内得不到任何发展。美国这种“用人近之,不用则远之”的功利主义行为正是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1943年,美国突然废除了1882年的《排华法案》,华人被拒于美国国门之外的情况发生扭转,原因在于20世纪40年代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正式对日宣战。为了联合中国共同抗战,中美关系向好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人在二战中展示出的英勇顽强令美国人改变了以往的对华偏见。《排华法案》终于在1943年12月被废除。历史再次证明,美国制定的对内、对外政策完全为其国家利益服务,遵循利益至上原则。

二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出现了新的移民高潮。此时,美国政府奉行吸引外来人才的基本国策,对移民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1952年的《移民与归化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52)[10]规定每年移民配额的一半用于发放给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突出才能和专业技术的人才。[11]随后,美国参众两院于1965年通过了对1952年移民法案的修正案(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Amendments of 1965),规定具备特殊才能和技术的外国人有优先入境的机会。[12]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仍在于“进口”学者、专家和各类高科技人才。美国第36任总统约翰逊曾表态:“能够对美国作出最多贡献的人——对于它的成长、它的力量、它的精神贡献最多的人,就是优先进入这个国家的人。”[13]1965年移民法的实施使得亚洲各国大量技术人员在此期间涌入美国,亚裔群体在职业选择、居住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相继在美国知识界、企业界取得杰出成就,亚裔也由此获得了“模范少数族裔”的赞誉。

纵观1848年以来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历史,从开放国门到选择性地限制外国人入境,再到有条件地吸纳技术移民,借助外部人才以建设美国是其移民政策不变的宗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是其各阶段对华移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对美国发展有利的移民,美国为其敞开大门;对美国发展无关紧要的人,美国一定拒之门外。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原则贯穿美国对华移民政策演变的始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guo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