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星星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卢黎歌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伴随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的优异成绩,区域性整体贫困、绝对贫困的问题得以历史性解决。然而,如何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的目标,如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进而为乡村振兴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民心基础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解决并不是终点,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起点。要“注意处理好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在“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唯有始终坚持在已有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脱贫攻坚的成效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同时脱贫攻坚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也才能更有力地彰显。
首先,在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延伸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发展要求。“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进脱贫群众的获得感,是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前提。马克思曾指出“人类进行一切实践和历史活动的前提,是需要的满足”,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实现脱贫目标和任务的那一天、那一刹那、那一底线的巩固,而应在已经实现脱贫攻坚底线目标的基础上,“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实现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内持续地发挥脱贫攻坚政策、产业、人才、组织等各方面的保障。唯此,才能避免已脱贫或即将脱贫的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出现断崖式下跌,才能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扩展和延伸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其次,在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激发脱贫攻坚成效“溢出效应”的现实要求。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以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来倒逼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能在客观上激发出脱贫攻坚成效的“溢出效应”。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政策基础、人才基础和民心基础,在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能激发出脱贫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由于获得感的产生并不是即时的、固化的,而是会随着实践的推进而进行持续性的提升,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尾声,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体的获得感并不会随着脱贫攻坚的结束戛然而止,恰恰相反,未来性的、预期性的获得感将会在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和加强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为此,激发出脱贫攻坚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溢出效应”,越来越被广大农民群众所期待;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覆盖面,增强“摘帽”地区的持续“造血”能力,构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于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衔接机制越来越成为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的现实需求。因而,唯有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才能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脱贫群众与广大农民一道进行乡村振兴建设的内在动力,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奠定持久牢固的群众基础。
最后,在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历史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脱贫攻坚的实效,最终要看已脱贫的9300多万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生活水平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全面小康的成色如何,群众最具有发言权。脱贫攻坚的伟业要想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赞成和支持,脱贫攻坚的成果要想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绝不能仅仅是脱贫成果的“数据”巩固与达标、“材料”好看与过关,而是要在真正关心关注群众的直接感受、真正持续增进“老乡”的获得感中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的目标。唯有如此,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才算真正落地生根。与此同时,脱贫攻坚成效能否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实质上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否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试金石。因而,在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既是增进和扩大脱贫攻坚参与者的获益范围,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要求,也是检验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实践及检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历史要求。
此外,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注重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评价标准,我们才能验证脱贫攻坚的历史正确性,才能在科学意义上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进行丰富和发展,同时为全球减贫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才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脱贫攻坚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也得以更有力地彰显。
一言以蔽之,在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关系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彰显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为乡村振兴把准航向、激发动能的时代使然,更是拓展减贫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彰显脱贫攻坚世界意义的历史必然。
【注:本文系2019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脱贫攻坚的扶志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9A0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