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时代海外党建工作的困境及探索

——高校学生党员海外教育期间党建工作不能忽视

【摘要】海外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学生海外教育期间的党建工作要贯穿党员出国管理全过程。做到出国前强化遴选与培训;海外交流期间严格组织生活;回国后强化考核与评价。增强海外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锤炼党员理想信念,使他们肩负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学术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时代使命,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中共党员  海外交流  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C60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海外的交流逐年增加,中国高校的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实习的机会越来越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海外交流的学生,大多数是优秀的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他们担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学术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时代使命。然而,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锤炼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对的新课题。

高校学生党员海外教育期间党建工作不可忽视的薄弱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海外教育期间的党建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党建工作的盲区,海外学生党员的组织、管理、教育、服务和监督基本处于管理真空状态。高校学生党员海外学习交流期间的党建工作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问题一:党建工作止于国内。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而海外教育期间的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党员出国后的管理和培养等问题,是党员出国后增强党性修养和锤炼党员理想信念的重要力量。但是从现状来看,党员海外学习交流期间的党建工作基本止步于国内。

首先,党组织管理缺位和滞后。中国高校学生党员出国后,党组织关系不转移,仍隶属于原来的党支部并继续受其统一管理。国内党员的培养管理主要通过参与集中性学习和常规性教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等线下途径。事实上,多数党员出国后,虽然其党组织关系得到了原来党组织的保留,但从具体党建工作实效来看,大多数党员因为无法参与国内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成为“口袋党员”。

其次,党员以自我管理为主要方式。由于现实原因,大多数高校不能在海外建立起专门的党组织,国内党组织的管理鞭长莫及。因海外特殊的政治环境,有的党员讳言“党员身份”,长期处于“隐形”状态。在此情况下,参加海外学习交流的党员主要以自我管理为主,这要求党员有极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身处复杂的政治环境,身份的隐形影响了认知的变化,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行为,部分学生党员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不能做到定期主动地向国内党组织汇报个人海外活动情况,有的甚至失去了和国内党组织的联系。

最后,一些海外学生党员因时空原因无法同步参加国内党组织生活。这直接导致了海外教育期间中国高校对海外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难以推进,学生党员的考察、教育、管理和监督等各项培养工作停留在国内阶段。

问题二:党建工作流于形式。海外教育期间党建工作内容单一。首先,党员管理形式单一,海外党员的管理以党员的自我管理为主要途径,缺乏纪律约束和组织约束,国内党组织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党员教育内容单一,以线上学习国内分享的文件资料为主。由于无法同步参加国内党组织的线下学习和组织生活等支部活动,党员只能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来参与组织生活。由于海外渠道有限和学习主动性的缺乏,学习资料,包括党章党规、中央文件、最新的重要讲话精神等,都是来自国内党组织的在线分享。线上文件学习成为党员海外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四自能力”的唯一途径。

党员海外交流学习空间分散,个体思想差异巨大。这决定了海外党建工作的内容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党员的培养管理要有阶段性。当前,高校既没有专门针对海外学生党员提升党性修养的学习内容,又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制度的保障。在无组织阵地、无制度规范、无党员队伍的情况下,海外学生党员自我管理的效能感不强。当前,海外党建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海外党建工作的经验,当前高校把海外党建工作简单等同于海外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而海外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常以党员的自我管理为主,海外教育期间的党建工作基本流于形式。

问题三:党建工作难以开展。当前,中共党员海外学习交流期间党建工作因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难以开展和进行。主观因素来说,海外复杂的政治环境使学生党员出国后主动隐去党员身份,国内党组织因为时空问题,又管理困难,党建工作难以实际开展。特别是海外很多国家不允许中共党员合法成立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和其他组织活动,“隐身”的中共党员在国际流动中较为分散,既难以找到党员同伴,又难以有自己的党组织,毫无归属感。客观条件来说,组织平台、党员队伍、制度设计是海外党建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海外组织阵地的缺失和党建专门管理人才缺位,就无法真正开展学习教育、组织管理、党内监督、组织生活、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政治活动,也无法真正落实党员海外活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设计和运行。因此,大多数高校也没有进行符合海外党员组织、管理、教育、监督的制度设计,学生党员海外教育阶段的管理难度较大,使得党建工作难以开展。

分步骤分阶段提升高校学生党员海外教育期间的党建工作

当前,高校学生海外教育阶段的党建工作处于薄弱环节和边缘地带。参加海外学习交流的学生党员,相比于国内的学生党员,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更加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更加严峻,被“西化”的风险更高。因此,学生党员海外教育期间理应受到国内党组织的高度重视,海外教育期间的党建工作要贯穿党员出国管理全过程。

首先,出国前强化遴选与培训。参加海外交流学习的学生党员群体,是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表者,必然会受到世界目光和国际舆论的关注。这就要求高校在出国前的管理上要注重选人和育人这两个重要环节。

选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党员群体在信仰坚定程度、抵制诱惑能力、自我约束力、学习积极性、遵守纪律规定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西方媒体建构的舆论陷阱无处不在,被选派出国的学生党员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理想信念坚定者方能自觉抵制诱惑,学习积极性高者方能不断增强“四自能力”,自我约束力强者方能严格遵守党组织的各项纪律规定。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纪律严明才能抵挡国际敌对势力的“糖衣炮弹”,否则就会因为缺乏党组织的直接管理和精神懈怠难以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因此,在选人环节,高校党组织要选择理想信念坚定、学业成绩优秀、自我约束能力强、组织纪律观念强的学生出国交流。

培训坚持全覆盖、无遗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部署推进。因此,党员出国学习交流前,一是高校要抓好选派学生党员的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筑牢学生党员的思想根基。二是高校党建工作要着眼制定党员海外教育期间的纪律和规范手册,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的学习培训,提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内政治规矩和纪律要求。三是开展党员警示教育,坚持正面引导与负面清单结合。

其次,海外交流期间严格组织生活。虽然高校严把选人育人关,为中共党员远赴海外学习交流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在应对国际敌对势力的“西化”风险时,仅有前期的培养是不够的,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强化党员海外学习交流期间的党建工作。

一是成立海外“虚拟党支部”。出国不离党,党员不隐身。针对参加海外学习交流的学生党员,需要建立“虚拟党支部”。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2018)的规定,第八条提出为执行某项任务临时组建的机构,党员组织关系不转接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成立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主要组织党员开展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等,一般不发展党员、处分处置党员,不收缴党费,不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和进行换届。“虚拟党支部”的建立旨在对出国党员进行集中高效的统一管理。“虚拟党支部”应时刻保持对党员的政治关心、思想关心、生活关心和学习关心,了解党员的不同诉求,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联系中国驻外使领馆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而面对一些国家动荡的政治局面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也要为党员提供坚实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二是定期开展网上组织生活会。在总结党员教育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海外教育期间党员培养管理的针对性。第一,按照党员发展管理条例规定,既要组织安排党员学习党内党规等基础性文件和传达重要讲话精神,又要考虑海外意识形态斗争的特殊性建立起专门的海外党员学习制度,使党员学习教育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第二,依托留学生组织,把党员的线下培养融入到中国文化推广交流、国际义工、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中去,投入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去,丰富海外学习交流期间党员线下培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第三,形成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1+1”培养互助机制。在考虑时空距离的前提下,进行一名党员和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结对,既能在海外互相关照又能相互督促进行互助管理。党员要记录好入党积极分子海外培养方案和实践情况,这是入党积极分子归国后转正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第四,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员海外教育期间,以邮件等形式,要定期主动向临时党支部递交思想汇报和海外活动纪实,并且要与国内临时党支部保持密切联系,做到出国不离党。

三是加强互联网党建。过去海外教育阶段的党建工作无法做到与国内党员管理同步,党员的培养管理不仅具有延时滞后的特点,在党员培养管理的方式和途径上还存在单一性。由于党员海外学习交流的分散性和国际流动性,应借助腾讯会议软件、微信、QQ、微博、博客等线上平台,开展网上学习和交流互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数据库、共产党员微信的公号、学习强国等APP的上线和使用,拓宽了党员学习的内容。确保海外党员在政治上不异化、思想上不腐化、信念上不动摇、目标上不放弃。

四是健全海外党建考评体系。党建工作是否有实效,最终还是要落到结果考评上。海外“虚拟党支部”要根据工作计划与安排,定期对党建工作进行评价总结,并形成文本性内容发回国内党组织。国内党组织要根据海外“虚拟党支部”的汇报进行评价,形成总结性意见。

最后,回国后强化考核与评价。学生党员回国后的管理,关系到出国前和海外教育期间两个环节党建工作成效的评价。海外教育结束的学生党员在思想动态上呈现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党员归国后思想动态回访考核是“虚拟党支部”的重要任务。“虚拟党支部”要根据考核标准,将归国党员划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将优秀者树立为先进典型,对合格者进行强化教育管理,对不合格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重塑。对回国党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纠错是党员归国后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党员在海外期间没有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未在所在驻地大使馆留下不良记录,理想信念仍旧坚定,动机端正,回国后经过强化巩固教育后方可回到原来所属支部。此时,“虚拟党支部”的使命才算真正终结,党员海外教育期间的党建工作才算真正完成。

所在党支部的考核与评估。归国学生党员要向党支部汇报在海外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参加志愿者活动等方面的情况。所在党支部要通过“三会一课”,开展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等活动,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估措施,帮助回国学生党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评估工作取得实效。

海外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未来的道路仍十分曲折,可能充满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进行探索与创新。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罗晶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ZDA02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

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责编/谷漩    美编/陈琳(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银冰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