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军杰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钟亚丽 武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我们描绘了未来教育发展蓝图:“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新基建”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方面,对于解决教育发展的“痛点”,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公平化目标作用重大。
化危为机,“新基建”助益未来教育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严重影响。为阻断新冠病毒向校园蔓延,教育部及时做出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决定。面对学生及家长的关切,教育部提出了“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计划,并连续发布通知推动实施网络教学。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全民网课”的热潮,老师们纷纷当起了“主播”,亿万学生实现了“坐在家里”上课的梦想。面对疫情的重大冲击,教育部门因时而动顺势而为,运用4G、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使在线教育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几乎覆盖全国所有村镇,让“云”教育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线上教育”成为“口罩似的刚需”。在未来教育发展过程中,线上教育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而顺应和促成线上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即是“新基建”。
固本强基,“新基建”助力教育信息化提速
教育事业关乎“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亦关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人才支撑。作为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线上教育在疫情期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为老师、学生搭建了安全有效的教学桥梁。但若使在线教育发展常态化,则需要大力推进教育“新基建”。教育领域的“新基建”应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固本强基之策。今年3月,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明确将“5G+智慧教育”作为七大5G创新应用工程之一。要求基于5G、VR/AR、4K/8K超高清视频等技术,打造百校千课万人优秀案例,探索5G在远程教育、智慧课堂/教室、校园安全等场景下应用,重点开展5G+高清远程互动教学、AR/VR沉浸式教学、全息课堂、远程督导、高清视频安防监控等。“新基建”能够最大化推进“科技+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国家教育信息化水平,丰富我国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推动落实教育信息化2.0规划,建设教育强国。
缩减差距,“新基建”助推教育均衡与公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长期以来,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使得许多家庭不得不承受“高价”学区房,更多农村家庭的孩子更是无缘享受到优质教育。疫情之下折射的不仅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充分问题也十分突出。教师硬件设备差,网络卡,流量资费贵;学生悬崖边、山顶上追信号,村委会里“蹭网”,不少家长没有智能设备供孩子上网课……此类现象在疫情期间绝非少数,进一步凸显了教育领域“新基建”的迫切性。只有推动教育领域的“新基建”,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教育,做到全社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才能补齐补足农村教育的短板,真正打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面对波谲云诡的复杂态势,要扫除教育的“盲区”和“死角”,推动传统教育转型,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新基建”于教育领域大有可为。
【注:本文是湖北省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18ZD10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