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基层,关爱基层干部,对基层面临的形式主义困扰,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形式主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求各地要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为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务实担当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并针对困扰基层干部的多个问题给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号召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党中央连续两年将基层减负作为重要内容,中央层面带头示范,各级各地狠抓落实,基层减负取得了积极成效,广大基层干部拍手称赞。
基层减负重在以上率下,从“中字头”“国字头”督查检查考核做起,持续改进方式方法,要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群众少“跑路”。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过场,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政策执行中要注意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反映,了解具体落实情况,适时调整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本来就有许多硬仗要打,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难度更大,越是如此,越要改进工作作风,越要给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扑在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基层减负不是口号,落实减负需要搞明白“负”是什么,“负”在哪里,明确“标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推动基层减负,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防止一些负担“改头换面换马甲”,减负过后“涛声依旧”。
基层减负切忌朝令夕改 “乱变化。”原本计划好的事情乱变化,干扰基层正常工作秩序,造成基层干部瞎忙乱、无所适从,出现“等电话干工作,靠通知过日子”的现象。因此,要切实杜绝“数字式”减负、“清单式”减负、“口号式”减负,做到减负不减责,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基层减负效果好不好,基层说好才算数。各地各部门应健全基层评价机制,多听听基层干部的呼声,多看看基层工作的成效,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以此作为减负的“试金石”和“检票站”,切实防止基层减负中“空口号”,避免出现“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确保减负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坚实基础。(作者:海云)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