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中国电商打开脱贫攻坚“新航道”

【编者按】:作为资源整合的高效平台,电商改变的是货物的销售规则,为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打通销售新渠道,“撬”开网上大市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的过程中,中国电商以强大的技术优势,有效缩小城乡信息鸿沟,构建立体信息网络、物流网络,成为脱贫攻坚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扶贫形成的集聚效应,也成为倒逼产业提质增效的新抓手、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引擎,让造成贫困的经济形式加速消失。

甘肃:山货争相“上云上网” 脱贫跑出高质高速

几年前,对于深陷大山里的西部地区农民来说,“触网”卖货绝对是新鲜事、稀罕事。而这几年,随着电商的异军突起和快速发展,昔日农民变身“带货达人”,使山货“插上翅膀”飞出了大山,加快了脱贫步伐。

从“走街串巷”到“直播带货”

干部农民变身“主播”

47岁的祁岁各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永兴镇峡口村的果农,另一个身份是淘宝等电商平台的主播。在照料自己的果园之余,他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做直播、拍视频。

“大家看我家的花牛苹果,又大又甜,喜欢的‘宝宝们’赶快下单啊!”尽管普通话还不是十分流利,但祁岁各直播时热情洋溢。

过去,像祁岁各一样,很多果农家的苹果要么以走街串巷的方式售卖,要么被商贩直接收购。但这类“土方法”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容易“果贱伤农”,且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赚走,顾客买得贵、果农赚得少。

思路一变天地宽。2016年,在接受了当地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后,祁岁各一改传统的售卖方式。“起初,我在淘宝经营店铺,后来就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带货。”祁岁各说,他从一开始对互联网一无所知,到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新媒体带货模式。

祁岁各介绍说,去年他家种植了20多亩苹果,通过各类电商平台共实现销售额近30万元。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还一直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从贫困户处收购苹果,代理销售。

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祁岁各还自学视频制作及直播技巧,主动与村民分享经验。

在甘肃,像祁岁各这样,很多农户实现了“华丽转身”。陇南市成县农村小伙尚育康,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发布创意养鸡视频,单条视频播放量就达5649万次。陇南市徽县电商直播达人乔瑀瑄在茶园搞直播,两个多小时就拿到了800多个订单,帮助茶农销售茶叶80多公斤、收入7万多元。

电商正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农产品遭遇卖货难问题。领导干部借助电商平台,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助农增收。

4月1日,字节跳动扶贫项目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起了“山货上头条,县长来直播”活动。活动上线首日一小时内积石山县花椒网销突破1.7万单,截至活动日结束,累计网销花椒3.7万单,累计销售额达270万元。

4月21日,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县长何英禅做客拼多多直播间,推介环县羊肉,并亲自“吃播”。这场直播当天吸引了51.81万人次围观,售出羊肉1.8万余斤,交易金额58万余元。

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毛锦凰介绍,电商扶贫有效缩小了城乡“信息鸿沟”,让贫困群众鼓起了“腰包”。“不管是民间‘带货达人’还是领导干部,他们都借助电商确保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不受影响,降低了交易成本,实现了消费者和农户的双赢。”

从“小打小闹”到“攥指成拳”

政府群众抱团攻坚

陇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电商扶贫的先行者,2016年获得“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称号。

核桃、油橄榄、花椒等特色农产品是陇南的珍贵“名片”。虽然资源丰富,但因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这里整体性相对贫困与区域性绝对贫困交织,群众“守着金山没饭吃”。

据陇南市电商发展局副局长张雷雨介绍,电商的出现,有效缓解了这一问题。

2013年底,陇南市委市政府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重点工作,推动电商与陇南“牵手”,助力脱贫攻坚。当地政府引导干部群众转变观念,鼓励干部群众“触网”“学网”“用网”,并探索出了电商网店带动、电商产业带动、电商创业带动、电商就业带动、电商入股带动、电商众筹带动等六种电商带动增收的模式。

陇南电商发展伊始也面临很多难题。2013年以前,陇南没有高速公路,也不通火车和飞机;物流快递企业少,许多生鲜农产品因为运送不及时而“变色、变味”;许多偏远山村,甚至乡镇政府所在地不通宽带、不通光纤,信号时有时无。

直面难题,陇南不回避。当地政府着力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以每年3000多公里的速度推进农村通畅通达工程,新修高速公路6条;2017年9月,兰渝铁路通车;2018年3月,陇南成县机场建成通航。同时,陇南引进培育物流快递企业。顺丰、德邦等知名快递物流企业落户陇南,一批创业青年成立的同城快递、“草根物流”迅速崛起。

宽带网络建设是“用网”的关键前提。陇南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市城区、乡镇所在地、13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G网络全覆盖,95%的行政村有宽带、通网络。

陇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王文全介绍,作为带动陇南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一大手段,电商发挥了重要作用。干部百姓都感受到了电商的魅力、尝到了电商扶贫的甜头。

数据显示,2019年,陇南市电商线上线下销售额43.23亿元,通过电商扶贫对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贡献达840元。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表示,陇南市着力打造电商扶贫升级版,让陇南电商在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不仅仅是陇南,甘肃还探索出“环县模式”“广河模式”,为脱贫攻坚赋予新动能。

记者从甘肃省商务厅电商处了解到,甘肃不断改善全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条件,促进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体系建设,为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打通了销售新渠道,“撬”开了网上大市场。

甘肃省商务厅电商处二级调研员孔军介绍,甘肃已累计争取到66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已实现58个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有力提升和改善了贫困县农村电商发展基础。同时,重点支持“两州一县”和深度贫困县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全省75个贫困县已实现电商服务中心全覆盖,97%的有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乡镇建成服务站,80%的深度贫困村建成服务点,有力推动了农产品线上销售,促进了农民增收。

甘肃也努力通过“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等方式打通农村电商的“航道”。一方面,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字节跳动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支持贫困县建设线上特色馆和线下体验店;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壮大本土电商平台。2019年,甘肃实现网上销售162亿元,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380元。

从“网络吆喝”到“内外兼修”

电商发展仍需“充电”

如今,电商已在甘肃“遍地开花”,但由于这些区域经济条件落后,电商发展仍需多方面“补短板”。

一是倒逼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高农产品质量。目前农产品规模和市场需求不对等。甘肃等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以“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为主要特点,但规模小、品质参差不齐,较难满足市场量大、标准统一的需求。

在贫困地区,多数农户提供的是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产品更新迭代慢,导致在全国市场“后继乏力”,所以相关部门应在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上“做功课”。

毛锦凰认为,电商扶贫是倒逼产业提质增效的新抓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引擎,建议在产业发展方面,要以绿色、环保、健康为主导,而不是有什么卖什么,要保证质量和品质,促进农特产品的精深加工,以做到“内外兼修做品牌”,追求“小而精”的发展模式,避免寻求超大份额的市场规模。

二是完善配套产业,形成集聚效应。记者了解到,同样的一个外包装纸盒,在陇南的价格为4元左右,而在西安等地仅需3元左右。看似差别不大,但电商行业以量取胜,这一元之差也会影响收益。该现象的源头是当地缺少包装等配套产业,因此做好产业支撑至关重要。

王文全表示,陇南电商多以合作社为主体,组织较为分散,“多而杂”是许多地区电商发展的现状,因此当地政府应统筹规划,使各类电商“抱团取暖”,推动本地电商规模化发展,形成集聚效应。

三是不断完善“硬件”、提升“软件”。当贫困地区物美价廉的山货碰到相对高昂的物流费用时,便削弱了其原本所具有的价格优势,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

毛锦凰说:“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物流服务体系,做好保障支撑,确保电商产品‘卖得出、走得远’。统筹整合县乡村配送物流资源,构建科学完备的县域内物流服务体系,通过运费补贴,鼓励和扶持快递企业在农村布点,设立仓储等基础设施,促进农特产品的网络销售规模。”

目前,电商发展仍面临人才短缺的状况,缺少能够独立开设网店并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导致出现了建店难、运营更难等现象。对此,毛锦凰等受访人士建议,宜推进电商人才培训工程建设,做好人才支撑,并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电商孵化基地、电商大学等与贫困村建立帮扶关系,加强电商人才的输送和培养。

江西:“老乡直播”爆款频出 脱贫“引擎”动力强劲

左手摘、右手播,互联网上的“老乡直播间”多了起来。江西近年来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工程,针对农村电商人才不足、农产品难以出村进城等问题,在全国率先搭建商务、扶贫、邮政等合作机制。政府开展的电商技能培训为农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农民不再只专注于生产环节,也开始向产业链条的下游——销售环节“进军”。多方联动作用下,电商为脱贫致富提供强劲“引擎”。

农民“解锁”新技能

抚州市南城县龙湖镇竺由村村民裘启仁今年47岁。若干年前的他,绝对想象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个对着手机、张口就能喊陌生人“宝宝”的男人。

裘启仁和直播的缘分源于去年10月南城县组织的一次直播主播培训课,有兴趣的农民都能免费报名参加。那时候裘启仁刚生完一场大病,无法像以前一样去外地打工,治病时还欠下很多债,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在家也能赚钱的方法。

那次培训课上,让裘启仁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知名播主的带货视频。“太神奇了,用手机对着商品就能有那么多订单。”裘启仁心想,自家养的土鸡和土鸡蛋应该也能大卖。上完培训课,裘启仁研究了一个多月农产品播主的直播,才开始“试水”。

如今,手机、手机支架、充电宝、数据线成为裘启仁在鸡舍干活时的必备“农具”,他也从一个话都说不太利落的直播“菜鸟”,成长为固定时间开播、与粉丝互动良好的主播。

“当时参加培训的农民有60人,27个回去都开了直播。”南城县商务局电商办主任王凯明介绍说,有农民播主反馈说,线上客户对农村生活很好奇,也很关心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江西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新芝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关注度的大幅提升,优质农产品需求得到激发,直播的即时性、可视化特征让这一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针对农村电商人才不足的问题,江西大力推进电商扶贫人才培训。江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通过实施电商扶贫培训计划和电商创业培训计划,累计培训各类电商人才超45万人次。

“直播间里的老乡多了起来。”淘宝直播村播负责人淇蓝表示,主动学着上直播谋销路的农民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平台已经有全国各地上万个带货农产品的“乡间直播间”。

扶贫干部“带货”忙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是葛粉,由咱村贫困户种植,土生土长的味道。还有红薯粉丝也是土法制作,尝过以后都说好,欢迎网友们购买!”江西省玉山县山塘村第一书记童骁手拿土特产在短视频里热情推介,还附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段视频在当地迅速走红。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四股桥乡山塘村是江西省“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全村980户3700多人,其中66户是贫困户。“这几年,我们村变化大,就连最偏远山窝里的罗家坞都通路了,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童骁对记者说。

33岁的童骁到村里任职4年多,忙于带领当地贫困户脱贫,却一直有块“心病”:山塘村距离县城20分钟的车程,虽说不远,但土特产却始终“走”不出村。

贫困户范金良在村干部引导和支持下,2017年开始养殖土鸡和土鸭,“从资金、选址到养殖知识等方面,村里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但不知道到哪里找销路。”范金良说,辛苦一年,刚保住了饲料钱。

范金良这种情况在村里比较普遍,对于销售,很多贫困户既缺经验又缺渠道。童骁和村干部看着着急,想办法联系了一些企业询问意向后,发现村里的土特产其实是有市场的。于是,他们决定上阵录视频“卖货”。

“我对咱村产品有信心。”童骁说,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贫困户的农副产品统一进行包装,包括葛粉、红薯粉、粉丝等,没想到一经推出就成了“爆款”。

“我们本来就准备购置一批农副产品,看到了山塘村干部网上‘卖货’的视频,马上就联系了他们。”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玉山水泥厂负责人余爱军说,村干部把农产品拉到企业现场进行展示,吸引了职工争相购买。

范金良养的200多只鸡和鸭被抢购一空,“看着销量好,我心里有底气!打算今年将养殖规模扩大到400只。”对于增收,范金良很有信心。

“我现在愁的是货畅销,土特产不够卖!”童骁说,半个多月的时间,全村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5万元。

在山塘村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庄在行动。“我是邱家社区扶贫联络组组长刘文婷,我向您推荐‘邱老汉’原味红糖”“我是桥町坞村党支部书记郑绍明,我向您推荐绿色有机肥种植的六都‘福柚’”……点开江西玉山政务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联络组组长亮相,为村里农产品代言。

江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建立电商扶贫站点3000余个,促成农产品销售67.9亿元,带动13.5万户贫困户增收。

精准对接供与销

“8种菜14斤仅售45元,这些‘扶贫蔬菜’非常新鲜,价格合理,配送及时。”江西新余市暨阳玫瑰城社区居民傅明忍不住称赞,他所在的社区微信群里,150多位居民每天在群内接龙下单,“既方便自己,也表达一份爱心。”

疫情发生以来,江西积极发挥电子商务的独特作用,大力推进“全网电商助农行动”,广泛动员省内电商平台重点电商企业,全力借助电商渠道加快滞销农产品销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半个月就销售330余万单、销售金额超3亿元。

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农业合作社行动起来,当日下单、次日配送。“我们逐一对接滞销农产品基地或合作社,已销售农产品36.06万单。”江西邮政渠道平台部甘兆勇说。

陕西苹果、海南芒果、江西临川鸭田大米……南昌本土生鲜配送企业江南云商的仓储中心一片繁忙。“大年初四以来,几乎每晚通宵拣货,业务量从日均200单飙升到2000单。”江南云商负责人许敏说,客户量已达6万人。

随着滞销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打开,农户们的干劲越来越足。

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岭背镇大塘村,农户叶称国这几天忙着将刚采摘的辣椒打包,装上发往全国各地的货车。他说,辣椒滞销的消息经于都电商平台发布后,每天都能接到几百斤的订单,还有络绎不绝的人到基地采摘。“从‘滞销’变‘脱销’,我们吃上了‘定心丸’,对脱贫致富更有盼头了!”叶称国说。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电商扶贫   中国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