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城乡融合发展应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

摘 要: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融合发展是化解这一突出矛盾的关键。城乡融合之路是改革之路,更是创新之路。而要实现创新发展,离不开教育和科技。当前,我国逐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但内需潜力不足、县乡村经济发展欠缺活力,需要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以科教事业的改革和创新为发力点,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城乡融合发展 路径 改革 创新 科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取得史无前例的成绩,城乡互动联系持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效果显著。但是,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城乡融合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难发现,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要化解这一城乡发展的突出矛盾,中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对于如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少学者提出要从多条路径出发,推进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融合。实际上,城乡融合之路既是改革之路,也是创新之路。无论是城乡融合,还是推进融合的改革和创新,都是千头万绪,涉及环节多、领域广、部门多、事项杂,不加谋划则难以下手。鉴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面临的发展瓶颈,建议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以科教事业的改革和创新为发力点,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要以科教强国为引领

自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把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国科教事业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持续力量源泉。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但是想要跨越高收入国家的门槛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尤其需要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突破。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创新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而科技与教育是创新的基础。在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必要把科教兴国提档升级为“科教强国”,克服人口红利消失的不利影响,利用人力资本红利(含工程师红利),稳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科教强国”,应当以人为本,聚焦于人的发展,致力于通过科教提升国民素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科教强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教强国。

发挥科教强国在城乡融合项目建设上的引领作用

通过加大和推进体现公平的科学教育投入和建设,引导科教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改变目前高等教育资源和科技研发资源密集分布于大城市的不平衡配置局面,把高等教育(及科技研发)新建项目和迁建项目批量分流到作为村头城尾的乡镇。其中,“分流”利于拉平城镇发展和乡村发展高低迥异的海平面,“批量”利于克服高校建在非中心城市的孤岛效应。这样一来,分布于乡镇(主要是已建或拟建高铁站点所在乡镇)的高教科研建设项目将通过一系列配套建设,迅速提高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发挥科教强国在城乡要素配置上的引领作用

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形成了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乡村,“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以镇为节点推进“科教强国”,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形成城乡要素均衡配置格局。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实施“千校兴镇”计划*,推进高等教育资源下沉。“千校兴镇”将为县乡村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合县乡村区域发展需要的科研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引领以镇为节点的城乡投资方向,实现城乡双向流动和循环。同时,“千校兴镇”还将积极引导城市人才、资本、技术、消费向乡村流动,激活乡村发展活力,汇聚乡村建设强大合力。

发挥科教强国在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上的引领作用

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文化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要以镇为节点,大力发展面向乡村的教育事业,切实提高乡村文化教育水平,消除乡村存在的一些落后、愚昧、粗野的不文明现象,真正使城乡平等共享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其中,以镇为节点的“科教强国”(如“千校兴镇”计划),关键是要把现代化元素下沉嵌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肌体,为我国城乡融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牢文化基础,布好现代化棋局。

发挥科教强国在体制机制上推进城乡融合的引领作用

改革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至关重要的改革就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即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以镇为节点的“科教强国”,首先改革了教育布局;其次通过教育把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契约及产权理论知识与实践普及到城乡民众中去,有利于产权制度、要素自由流动及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在县乡村落地落实;再次以镇域科教实体的建设为积聚中心,利于公共资源在村头城尾发挥规模效应、提升贴近乡村的服务效率。

以科教融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三大抓手

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的城乡关系发展跨越了四个主要阶段,从城乡分割,经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逐步走向城乡融合,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也从农业农村支持工业化城镇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经历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逐步建立起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的发展模式。

当前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和国民素质的提升。破解我国未来发展的瓶颈,要以科教为突破口,依靠“科教强国”,提升国民素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以创新赢得国际竞争、赢得未来,稳步跨越发达国家门槛,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科教融合为引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三大抓手,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字“补短板、创活力、向未来”。

以科教融合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要着眼于补齐科教短板

针对科教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今后的高教普及化阶段,要优先解决科教资源在乡镇分布不充分的问题,重点考虑把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在乡镇,尤其是具有便利交通条件的乡镇(如高铁站点所在镇),形成批量规模效应和配套系统效应,继而把新校所在乡镇建设成为所在区域的教育中心、创新中心、科技中心和新型产业孵化中心。同时,科教机构要致力于解决专业短板,尤其是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专业,如部分新材料、芯片制造、可重复利用航天器、高性能发动机等要优先发展;对符合县乡镇居民需要而又供给短缺的专业,如医学专业、社会治理专业等,同样要补足短板。

以科教融合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要聚焦于激发县乡村发展活力

在之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县乡村发挥了压舱石、战略后院、蓄水池的作用,是应对外部环境冲击的缓冲器,承担了大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成本,突出体现在国际经济下行阶段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等。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以及内需潜力的不足、县乡村经济发展活力的欠缺。以科教融合引领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是要激发县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其中,以镇为节点建设“科教强国”,是要把县乡村资源搞活起来;把有可能消失的人口红利,通过科教转化为人力资本红利,并激发其活力;通过“科教产”衔接机制,激活县乡村的“双创”,孵化新兴产业,创新县乡村基于科教建设的新生活、新风尚,全面激发县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以科教融合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面向未来、长远谋划

“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进国际间合作,构建和平发展的国际发展环境的长远思路。城乡融合发展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运用好国际国内两种力量。通过“科教强国”,实现科教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服务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远目标,肩负起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国际治理体系的责任,把新校新科研机构建设成为国际人才培育中心、国际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国际问题治理研究中心,把处于科教建设节点位置的城镇建设成为国际化城镇、推进双向或多边民间合作交流的基地。

(*注:所谓“千校兴镇”计划是指推进高等教育资源下沉,直接把高等教育办在镇一级,第一期选择1000个乡镇,兴办1000所高等学校及高校分校,扩充教育资源,并让广大民众近距离接受高等教育,直接享受高等学校的相关溢出效应。千校兴镇,区别于1999年启动的高校扩招,既有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短期含义,又有兴建基础设施、提升乡镇发展水平的中期打算,更有大力投资人力资本、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的长远谋划。)

【本文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机理与对策研究”(No.71673274)、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外农业经济与贸易”(ASTIP-IAED-202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韩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理论视野》,2018年第11期。

[2]刘合光:《激活参与主体积极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1期。

[3]姜作培:《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经济问题》,2004年第6期。

[4]许彩玲、李建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经济学家》,2019年第1期。

[5]李爱民:《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宏观经济管理》,2019年第2期。

[6]蔡昉:《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3日。

责编:贺胜兰 / 罗 婷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