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深入陕西、山西和宁夏调研考察。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关心群众受益的情况,强调“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浓厚的民本情怀。的确,让群众受益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我们要认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加快为民造福、让民受益的步伐,让人民群众真正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引入特色产业这眼“活水”,变“外部输血”为“自我造血”,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而特色产业则是催生乡村新动力的源头活水,是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支撑力量。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依托贫困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以壮大特色产业为精准扶贫“铁抓手”,在开发绿色农业种养、特色生态旅游业、特色食品加工业、特色手工制造业等产业上“开方子”“找路子”,大力培育产业基地、产业协会、家庭农场、农村经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推广“企业+基地+贫困户”“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打造“家门口”的就业工厂,激活“造血”功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就业问题,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切切实实鼓起来。
注入民俗文化这道“灵魂”,变“精神空虚”为“精神富足”,让群众的“脑袋子”富起来。富了“口袋”不能穷了“脑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了对丰富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向往,我们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种植“摇钱树”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精神之花”。民俗文化作为人民群众在共同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积淀形成的特殊文化结晶,是人民群众强大的精神支柱、灵魂所在,推动民俗文化和乡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充实人民群众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传承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的积极性,设立民俗村、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体验馆,把传播民俗文化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党的脱贫政策和各类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结合起来,邀请“老手艺人”“老工匠人”定期定点进行民俗文化表演,将民俗文化带回大众视野中。同时,重点选择一批“老手艺人”,积极鼓励他们做好“传、帮、带”,培育专业的民俗文化接班人,让人民群众在民俗文化的精神浸染中,实现“脑袋子”富起来。
立住生态环境这个“根本”,变“短期得利”为“长效受益”,让群众的“米袋子”满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早已成为“新时尚”,生态产业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主角”,无节制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只会等来“坐吃山空”。只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两篇文章”,建立健全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规划、生态发展等各项制度,划出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和“高压线”,坚持水污染防治、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五轮驱动”,一体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竹业、生态种养、生态渔业“联动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鱼与熊掌兼得”,确保人民群众持续获益,“米袋子”里常抓常有。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与民同心、与民共情,书写好人民利益至上的奋斗史诗,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脑袋子”“米袋子”问题,才能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受益,感受到沉甸甸的幸福。(作者:吴嫚嫚,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