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刘刚
发展创新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新兴产业集群。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因此,如何发挥政府和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促进多元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协作,是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发展创新经济需要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从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围绕新动能的培育,不断突破和化解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和瓶颈问题,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逻辑主线。
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实现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高速增长阶段的制造经济相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创新经济涉及更加复杂的经济系统中新动能的培育和集聚,不仅需要重构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需要更加成熟的制度体系和更富效率的治理体系。由此,如何加速新动能培育,发展创新经济,成为当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为复杂系统,任何经济形态的兴起和发展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说技术代表生产力,组织和制度代表生产关系的话,技术、组织和制度相互适应和嵌套构成了特定经济系统的内在结构。其中沉淀下来的有效契约、惯例和规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复杂经济系统中的活动包括两种类型:新知识的探索和现有知识的利用。新知识的探索是指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表现为包括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开发在内的创新活动。而现有知识的利用则是指现有知识的巩固、强化、运用和扩散,主要表现为标准化和成熟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活动。
与以知识利用为主导的制造经济相比,创新经济是以知识创造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在创新经济中,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是现实经济中的惯例化和常规化活动。具体来说,现实经济中占主导的经济行为主体不再是生产型企业,而是创新型企业。经济活动不再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而转向了追求持续创新和速度经济。创新主体不仅包括企业,而且包括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社会资源配置的重心是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同时,以创新为主导的经济系统主要依赖的不仅包括交通在内的一般基础设施条件,而且包括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环境的建设。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相伴随。过去,我国充分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顺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加速工业化。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速增长阶段,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模式和治理体系。
今后,在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经济体制和治理体系创新。正如十九届四中全会所指出的,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这一过程中,应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与创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治理体系,加速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的步伐,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构建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的治理体系
培育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在内的先进城市和地区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从实践经验看,各地都把如何培育和发展富有效率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建立创新经济治理体系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治理体系的有效路径。
因为主导者和范围的差异,目前正在培育和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主导者是地方政府。这些主导者主要以城市为空间范围,通过政策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多元创新主体的相互联系和互动,推动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不断提升新知识创造及其产业化的能力。
其次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导者包括研发和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和其他价值创造者。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不局限于某个区域,甚至是全球范围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多元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推动产品和产业结构的高端化。
第三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导者是企业,尤其是平台企业。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一样,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同样可以突破地域和国家限制,在全球范围内构建。
在三个层次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者。通过网络空间的搭建,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了数据和计算的实时在线和共享,推动着数字和智能科技的产业化、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城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革者。
发展创新型组织
即将在我国兴起的创新经济,属于创新经济2.0。从组织形态上看,创新经济2.0包括三类重要的创新组织。首先是新型创新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新型创新区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改造的新方向。新型创新区首先是大学、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新创企业、众创空间和加速器的集聚区,具有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特征。新型创新区主要是由城市中心区和次中心区更新改造而来,强调交通、住宅、办公和商业及商务配套的邻近性和便利性。新型创新区常常是自发产生的,但也受到了政府规划加速发展的影响。
其次是新型研发组织。新型研发组织包括若干类别:一是大学与产业相融合,与前沿基础创新相关的研发组织;二是依托原有国家科研院所与产业资本结合的产业化研究院;三是高端科技人才归国创办的研究机构;四是服务产业集群的检测和研究机构。新型研发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政府掌握区域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与制造经济不同,创新型经济属于典型的网络经济。不同产业和组织的融合是创新活力的源泉。其中,“官产学研”新型混合组织成为新经济组织和制度创新的前沿。新型混合组织,一方面通过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不同产业、国内与国际间的多层次协作,形成创新体系,加速原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创新共同体,推动制度创新。
第三是平台组织。在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包括互联网交易平台、数据平台和创新平台在内的平台经济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者。对平台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的充分认识,是理解新经济发展规律的关键。
在创新经济2.0发展的初始阶段,平台的主要类型是交易平台。作为零售业变革的主导者,互联网交易平台通过整合商家、第三方服务商和物流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电子商务经济生态系统,使产生海量实时在线共享数据成为可能。然而,交易平台如果无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把海量实时在线数据转化为可共享数据和计算,将难以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因此,从交易平台向数据和算法平台的过渡和演化,是创新经济2.0发展的关键。随着数据平台的发展,数据和计算将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和制度后新的廉价投入要素。通过数据和计算赋能,数据平台将持续推动互联网向实体经济渗透,形成范围更广的新实体经济生态圈。具体来说,数据平台通过改变传统的链式交易、制造和供给体系,实现设计、生产、流通、贸易和消费的全过程网络化,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促进社会分工的加速细化。同时,数据平台还将不断重塑创新体系,使创新体系向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如通过打破传统创新组织间的界限、降低知识重组的成本,使科技创新和创业成为经济活动的“惯例”。
促进多元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协同
实现创新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多元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与生产过程相比,创新过程表现出更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难以预见性。其中的关键原因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主体日益多元化,以及多元创新主体互动方式更加多样化。围绕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创新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产业和科技界,还吸纳了新创企业、创客、平台企业、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和客户等。这些多元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是构建有效的创新治理体系的关键。
在创新经济的发展中,政府不仅是创新发展的规划者,而且是规则制定者和创新资源的配置者。在创新治理体系中,政府的主要工作是促进多元创新主体,尤其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与协同。
在创新经济中,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导者,以平台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更是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引领者。平台企业不仅是创新经济的主要研发投入和产出者,而且需要通过创新扩散带动全球价值网络的发展。
在创新经济中,新型研发组织正在成为重要支撑力量。新型研发组织不仅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创新治理体系中具有突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新技术研发中的作用。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创新中介组织也要在促进多元创新主体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扮演好“桥梁”和“结构洞”。
综上所述,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加速工业化和制造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上半场”,那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创新经济则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下半场”。在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体制和机制创新,而且需要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发展包括平台、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组织和新型创新区在内的新型创新组织,培育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多元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协同,是发展创新经济和创新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创新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将引领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迈进。
原文责编/罗婷 蔡圣楠
中国经济大家谈系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