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新形势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思路与方向

摘 要:随着科技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智慧城市的内涵和涉及的领域日益拓展与细化,从早期的业务自动化与信息化延伸到对城市运营数据的深入分析与挖掘。受疫情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与民生,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对生产与经济建设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治理面临若干问题与障碍。为此,本文从智慧医疗、智慧生产、智慧信息治理、智慧社区等方面探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智慧医疗 智慧生产 信息治理 智慧社区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智慧城市是利用各种物联网设备、信息与通信技术采集城市运行中的大量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洞察城市各项事务的运行,从而智能地管理城市资源并提供服务,优化提升城市运营和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新冠肺炎疫情给城市运营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挑战,但也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命题与思路。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恢复期间,智慧城市建设可从智慧医疗、智慧生产与建设、智慧信息治理、智慧社区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

基于数据驱动与信息共享的智慧医疗建设

在智慧医疗方面,宜鼓励流行病学专家与数据科学家开展合作,通过信息共享与数据开放,联合研发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等级预测模型,提高医疗救治的效率与效果。

数据科学家与流行病学专家宜尽快对患者数据进行信息共享与数据开放,获取目前已发现的五类症状等级患者(无症状患者、轻症患者、常见肺炎、严重肺炎以及危重症肺炎患者)的全面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其生理指标、基因、生活习惯、暴露病毒强度、所在区域等所有可能与不同症状等级相关的因素。流行病学专家可发挥其专长,提供所有可能的因素列表,作为患者特征的候选集。数据科学家在获取患者全面数据的基础上,可利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患者症状等级的分类器,通过对已发现的患者数据建模,来预测目前未发现的潜在患者的症状等级,采用类似于当前“健康码”的方式,使个人和医疗救治机构掌握个体与群体的潜在症状等级。

上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个人根据预测结果,掌握自己后续可能的病情发展,并帮助医院决定如何优化救治方案。例如确定特定区域内出现轻、重、危重症患者的人数,提前准备相应数量的药品、设备以及空间合适的物理场所;督促预测结果为无症状患者的人群进行检验,及时阻止潜在传染。这些优化救治方案有利于风险前置,使病毒蔓延隐患被及时遏制在初期,节约医疗救治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成本。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几个问题:一是症状等级并不是静态数据,可能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症状等级会发生变化,因此对患者的数据建模应当考虑一定时间段内的有效性,即动态建模;二是预测的准确率问题,任何分类器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准确率,如果参与预测的人数数量很大,则被误判的人数可能也会相应较多,疫情救治与管理部门宜提前考虑应对措施,避免盲目执行预测结果;三是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宜请法学专家与机构协助完成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与症状等级相关的因素,以及是否可能通过改变这些因素,使大多数人都能够避免病毒的感染。如果新冠病毒在较长时间内无法彻底根除,那么将其危害性降到最低,甚至与之和平相处也不失为一种理性的对策。

基于“新基建”的智慧生产建设

“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提出与实施对于产业转型升级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当前疫情防控期间,一方面要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与物理接触,另一方面要充分保障物资、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确保生产经营与经济建设。在此情境下,“新基建”能够为智慧生产与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第一,探索疫情防控前提下“新基建”助力智慧生产的模式。在此次应对疫情的背景下,首先保障疫情防控或人民生活必需的核心产业顺利运行。为此,需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全面梳理、评估各行业对于疫情防控或人民生活的紧迫性与必需程度,开展行业需求分析。例如,针对关键重要行业,全面收集、分析与整理相关企业的供应链信息,建立供应链大数据中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各行业企业的供应链知识图谱。一方面,根据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范围、经营规模、质量与信誉等信息,确定各行业的核心龙头企业,予以优先支持;另一方面,从供应链知识图谱中识别关键产品或服务的供应风险与薄弱环节,予以扶持和优惠条件。

针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设备及物资生产问题,应当具有超前眼光与战略储备意识,开展面向医疗先进国家与地区的医疗设备及物资配置标杆学习。通过分析特定国家与地区的医疗设备、救治方案与致死率、治愈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识别重要医疗设备及物资的种类、名称、性能、数量、配置率等参数;收集我国目前各类医疗设备及物资的存量与地区分布信息,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根据我国各地区的人口特征、社会结构、后续疫情风险等因素,科学计算并规划未来需要生产的医疗设备及物资种类与数量,根据前述建立的供应链知识图谱,鼓励引导相关企业进行生产与物资供应,为智慧医疗提供物资保障。

同时,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仍应当以疫情防控为前提,尽量采取多样化办公形式。为此,需针对各行业、各岗位特征,评估各企业及部门的现场作业必要性,探索网络办公的可能性。充分发展面向网络办公的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促进信息技术与组织业务流程相融合,建立各行业企业及岗位的网络办公解决方案信息库,鼓励企事业单位为不同办公形态创造优越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并且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提升各行业智能化水平,推进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等智能设备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生产制造、服务业(如零售、餐饮、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应用,建立物理世界、人类社会与信息空间的有效连接方式,通过减少物理接触以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第二,寻求疫情防控前提下“新基建”助力智慧生产能力提升的途径。为了推进智慧生产与服务,应鼓励研发智慧生产与服务的关键技术。针对各行业及产品门类,建立包含先进工艺、图纸、设计方案、知识产权信息等要素的智能制造大数据中心,绘制智能生产与服务的关键技术路径;促进先进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可加大对“新基建”相关专业,如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提升智能生产与服务的实践和研究水平。

此外,为了应对经济风险与挑战,需构建包含市场环境、经济实体和应对策略的经济生态大数据中心,通过全面获取产业链信息,规划部署各行业及构成要素的纵向与横向连接,深入开展科技与经济信息工作和科技服务,利用供应商寻源等途径修复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受损环节。从行业和经济实体的视角,针对被迫脱离以往产业链或供应链的经济实体,根据其现有的资源与能力等特性,为其提供在相关行业产业链或供应链中重新定位的咨询服务,帮助其化危为机、迅速转型,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新的来源和力量。

面向完全信息与及时纠偏的智慧信息治理

大数据环境下易获取的大量丰富的信息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支持,但也容易造成信息迷局。因此,智慧信息治理需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基础上,且充分重视并识别缺陷信息,从中发现城市运营中的偏差与失误,将其转化为恰当的对策。

第一,避免片面信息对舆情治理的干扰与影响。1973年,德国学者伊莉莎白·内尔-纽曼提出沉默螺旋理论,指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她的意见是少数的,则倾向于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满意的人是不发表意见的,而个别不满意的人会以极端情绪表达个人观点。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少数极端负面言论会借助舆情传播造成较大影响。由于沉默螺旋理论的作用,大多数满意者倾向于保持沉默,以免冒犯情绪激动者。疫情治理的管理部门可能会误以为这是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观点,而不得不采取迁就少数不满意者的对策。针对这一现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情治理需要科学全面地掌握广大民众的真实想法,从大局出发照顾群体利益,加强对疫情严重性认识不到位人群的教育与引导,以避免被错误舆情绑架,从而将决策建立在科学全面的信息基础上。

第二,培养泛在感知疫情与经济风险和机遇的信息获取与部署能力,以信息引领驱动资源调配与快速响应。疫情防控期间,生产复工给疫情反弹带来潜在风险。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为疫情防控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线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并利用关于疫情防控缺陷的信息有助于及时纠正补救生产复工中的疫情防控薄弱环节,为经济建设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此外,疫情蔓延对全球供应链与经济格局造成破坏与消解,也引发了若干新的市场或区域需求。鉴于此,有必要全面扫描捕捉针对区域和经济实体的疫情防控漏洞与短板,深入分析其中可转化的市场或区域需求,如物资、人员、财务、信息需求等,将需求分析的结果作为经济建设或疫情防控的重点,从而为经济建设寻找新的切入点。

市场经济杠杆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智慧社区治理

在智慧调度人员物资和社区治理方面,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企业在物资供应中的作用,适当运用市场经济杠杆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人员与岗位、物资与需求之间的自主适应与科学平衡。

当前部分中小型企业因疫情原因出现业绩不佳及减薪裁员现象,鉴于社区疫情治理需要充分的生活物资供应和一定数量的人员协助,可优先让受疫情影响、收入下降的人群担任社区志愿者或工作人员,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缓解社区疫情治理人员数量不够、动力不足的状况。

在物资供应与调度方面,宜鼓励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物资供应,吸引未就业人员迅速转入目前急需的物资配送等工作岗位,推动零散的生活物资供应者尽快入驻电子商务平台,设计并运用标准化购物程序,提高社区居民采购的便利性与效率。生活物资供应遵循市场规律,合理运用价格调控功能,以避免部分地区出现生活物资价格过低,导致供应方以次充好、供应量不足,以及有些居民因过度购买低价生活物资,造成浪费导致其他居民买不到必需生活物资,或者难以获取优质物资等现象。

【本文作者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教授;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能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JZD03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8YFB1404300)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臧雪文 / 司文君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