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双子星”城市激活区域发展潜力

核心提示: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单个省份中实力均衡的两座城市被称之为“双子星”城市。“双子星”城市本着传承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充分释放“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活力,应科学规划挖掘其区域发展潜力,把握区域平衡发展关键,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摘要】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单个省份中实力均衡的两座城市被称之为“双子星”城市。“双子星”城市本着传承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充分释放“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活力,应科学规划挖掘其区域发展潜力,把握区域平衡发展关键,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双子星” 城市 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双子星”是物理学领域内两颗质量相当的天体,由于万有引力接近,使得二者相互吸引且绕着对方旋转。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双子星”概念多次被引用,其中单个省份中实力均衡的两座城市可以称之为“双子星”城市。如广东省的深圳和广州,江苏省的南京和苏州,山东省的青岛和济南,浙江省的宁波和杭州,辽宁省的大连和沈阳,山西省的大同和太原,均是发展较为均衡的“双子星”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双子星”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新型城市不断兴起,区域分布呈现出“双子星”发展态势。

第一,有利于区域均衡发展。当前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影响城市建设发展成效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城市辐射能力有限,不利于消除贫富差距。“双子星”城市与一市独大省份相比发展渠道更宽,通常情况下省会城市资源吸附能力较强,与之相比其他城市资源配置能力减弱,使之出现低速发展现象,省会城市还容易侵占其他城市发展空间。以湖北为例,2019年全省GDP突破4万亿元,其中武汉占比约为40%,相比之下襄阳、宜昌城市GDP占比仅在10%左右,黄冈、荆州则低于10%,武汉发展一家独大,不利于当地均衡建设。“双子星”城市对区域联动产生内驱动力,以实力相当两大城市为依托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省份均衡建设目标。

第二,有利于逐步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受自然、资源、人文等环境影响,产生了发展水平差异。虽然一些一市独大城市的面积较大,但其辐射能力有限,对带动艰苦边远地区发展仍望尘莫及。“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可以有效规避该现象,源于两座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位于不同地区,对周边发展均有一定促进作用,能够完善城市发展供给体系,使城市资源在更多地区内自由流通,继而减少贫困,最终实现消除两极分化。

第三,有利于优化民生服务基础设施。“双子星”城市人口吸附能力更强,为营建良好的城市生活氛围,解决民生问题,有关城市在民生工程领域的投入力度较大,如路政桥梁工程、教育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等,使城市功能更为完备,为省份职能划分、竞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福建省及甘肃省为例,后者作为一市独大省份,其GDP与该省份其他城市相比遥遥领先,其交通工程建设数量除兰州以外地区较为稀少,路政环境也有待优化。福建作为拥有厦门及福州这对“双子星”城市的省份,交通运输体系较为完善,两市之间运输系统十分稠密,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同时“双子星”城市能够避开职能重叠问题,保持两座城市及周边地区良好的竞争发展势头。反观只有省会城市发展迅速,难以带动区域全面发展,民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容易出现人才流失现象。基于此,需加大“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力度,为优化配置区域资源,解决省份建设问题给予支持。

“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原则

传承创新。“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首要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需遵循“传承创新”原则保障城市在追求体量相当过程中能够保护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以山西省“双子星”城市大同为例,当地古城墙、云冈石窟等旅游胜地以及传统特色小吃是该市旅游业发展重要资源,可以充分凸显其城市风采。为此,需在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前提下探寻“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出路,使城市可以保留各自特色,在相互助力基础上与时俱进。

可持续性。“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更不能仅关注眼前利益,需要预见城市区域建设发展潜在风险,确保城市建设合情合理,在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优化配置前提下谋求发展,践行开放、共享、绿色、环保等先进建设决策,贯彻可持续发展举措,确保“双子星”城市绿化效果,完善民生设施,优化营商环境,稳定社会秩序,继而提高“双子星”城市区域建设发展有效性。

多措并举,充分释放“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活力

“双子星”城市处于竞争发展状态,二者以自身为中心优化配置发展资源,带动周边建设,形成两个甚至多个区域角逐局势,在此基础上人、物、财等要素得以分化聚集,达到释放城市区域发展活力目的。为增强竞争力,“双子星”城市应助推省份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凸显区域竞争优势,需积极统筹规划,在明确发展优势前提下奠定区域建设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挖掘“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潜力。区域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重要一环,这就需要在充分了解城市与省份均衡发展关系前提下,统筹相关资料,进行专业研究,在国家宏观规划指导下,规划周期性城市区域发展方案,为“双子星”城市建设指明方向,使“双子星”城市发展既满足国家综合建设需求,又与各地区建设要求相符,真正实现宏观与微观同步、整体与部分同步、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同步,使“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潜力不断展现。区域规划方案需具有一贯性,相关举措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能够引导各领域完成同步建设任务,同时该方案需具有可调节性,旨在与地区建设发展动态保持同步,使“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方案更具灵动性、科学性、指导性。

把握“双子星”城市区域平衡发展关键。“双子星”城市发展能够引入新产业、新技术、新理念,在吸引资金、人才、政策支持等环节作用明显,拓展营商环境建设发展领域,使城市综合发展区域得以扩宽,助力城市朝着纵向、深入领域与时俱进。“双子星”城市建设不仅带动主体城市发展,还可以聚焦城市群发展,建立大城市带动小城市发展体系。虽然在跨省联动发展中竞争日趋激烈,但只要不存在相互扯皮、恶性抢夺等问题,就应该支持跨省“双子星”城市竞争,建立稳定、和谐、健康竞争合作关系,丰富该类城市发展模式,延长“双子星”城市建设发展影响链路,达到助推区域平衡建设发展目的。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有别于传统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需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协调市、区、县之间关系,实现优化发展。并同时做到如下三点:第一,全面领导。“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涉及范围均需纳入行政管理体制内,使“双子星”城市建设质量得到保障。第二,给予支持。在市级层面适当放权,赋予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经济等职权,为城市区域发展给予支持。第三,强调事权划分。根据“双子星”城市建设发展切实需求理清权责范围,明确隶属关系,做好事权划分,推行责任制,并加之惩处、监督、管理、反馈等机制予以约束,使行政管理体制更为完善,为“双子星”城市区域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景观遗产的文化‘DNA’提取及其景观艺术表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5BG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建伟:《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与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定位》,《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13期。

②蒋李:《中部双子星,武汉郑州谁领风骚》,《支点》,2017年第2期。

③康钰、何丹:《分与合:历史视角下的成渝地区发展演变》,《现代城市研究》,2016年第7期。

④彭澎:《广佛同城还属于向中度同城化过渡的阶段》,《城市观察》,2010年第A01期。

⑤《“双子星”城市激活区域经济》,新华网,2020年4月23日。

责编/贾娜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