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的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产业、农业生产的形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各地探索实施的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象科技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生物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及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健康农业,等等。随之而形成的农业产业经营体系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渐次兴起,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普及,现代农业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解读。
面对林林种种的各种农业形态,其实我们可以概括出最为根本的三个层次:在农业产业层面上,关键是农业产业链内部以及外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农业产业生态化;在农业生产技术层面上,核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即农业生产智能化;在农业产品层面上,在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且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更应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即农业产品优质化。如此“三化”正好响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一轮农业技术革命以及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可以预见,农业产业生态化、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产品优质化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流趋势。
农业产业生态化与生态农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农业是与自然结合最紧密的产业,生态文明建设显然给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农业产业发展必须走生态化的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包括城市现代化,也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习近平多次论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诠释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科学指南。
在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下建设现代农业,走生态化道路是促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业产业生态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础性条件。
首先,农业产业生态化表现为产业链内部的生态平衡,涉及农林牧副渔结构优化和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价值延伸。目前,随着农产品结构的不断丰富多元,应当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链中的占比,提高农产品加工率,纵向延伸产业链,实现价值增殖;拓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游学、生态教育等新的功能型农业形态,横向扩大农业产业的参与性、观光性、娱乐性、文化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扶持各类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快速发展,尤其是农产品交易的在线化发展。
其次是农业产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整体协调和循环再生,包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均衡发展和绿色发展。曾经过度的农业大开发对自然生态带来了严重伤害,如石油化能消耗大、资源利用效率低、农业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产品污染等,所以如何合理适度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减少农业产业对环境的污染,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既要留住绿水青山,又要发展现代农业,走生态化道路是唯一选择。要不断探索和推广种植、养殖、渔业等领域的生态模式和配套技术,开发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各种循环经济模式和持续利用模式,提高农业产业与环境的适切性。还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修复、统一保护,通过耕地轮作休耕、河流湖泊休养生息,有序退出超载、超限的边际产能,推动农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
再次是源于自然的农业产业与工厂化农业之间的空间互补。伴随着我国城市集群的发展,人口集聚效应已经显现,占地面积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成为这些城市集群的重要特征,其对农业产品的依赖也因此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样的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农产品的供给会因空间距离形成阻隔。因此,在城市群间隙和周边发展垂直型农业和工厂化农业,通过蔬菜生产工厂、动物蛋白制造工厂,作为城市农产品供给的补充,事实上也会减少资源损耗,利于环境保护。
农业生产智能化与智慧农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着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遥感技术、无人机与智能农机和农艺技术的结合,将衍生出更加智慧的农业生产方式。以智慧农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农业新技术革命将彻底改变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和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质增效、保护环境,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将数字乡村作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可以预见,以农业生产智能化为核心的智慧农业将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一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即通过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实时信息采集并进行数据的转换分析,进而精准遥控农业机械设备,在线远程控制生产流程,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精准控制,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在农产品的收获、仓储、物流、销售等流通系统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完善农产品生命周期档案,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和预警体系,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农机装备,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操控各种农业机械,对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完全实现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建成全自动化的“无人农场”,将智能化的无人旋耕机、无人直播机、无人喷雾机、无人收获机等,通过自动导航作业技术实现无人农场自主作业,促使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三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智慧化的农业服务,将农业生产全领域的海量数据,包括气象信息、管理信息、市场信息、作物与土壤信息等,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归集整理,形成尽可能宽域的数据库和分析平台,面向政府主管部门、生产者、经营主体、消费者等,提供最优化的决策和更精确的服务。
四是基于云计算数据处理技术实现集约化的农业资源平台建设,在农业云计算平台上自主完成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管理等数据的存储和运算,全天候、快速地在线提供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反馈结果。比如可以建设省级农业云计算中心,处理农业企业、设区市和县一级提供的相关数据,使得大量的农业数据转化为指导农业实践的重要基础。
五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信用化的农业管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食品安全追溯和数据“孤岛”互联互通问题。基于区块链的不可伪造、无法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点,可以为农业系统奠定坚实的信任基础,再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农产品追溯、农业资源管控、农村金融、农产品供应链,甚至农业保险都记载到区块链上,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整个产业链的透明度,提升农业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和规模效益。
当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一般都是多项技术的集成,比如人工智能自动化,需要物联网和大数据支持;比如县级或以上整体提供智能化管理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将是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借助智能物联网农机设备实现具体耕种管收,并可引入区块链技术支持从播种到餐桌的全程供应链追踪;又比如对墒情、苗情、虫情、灾情的监测系统,就是以无线传感器、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由数据采集、预警预报、专家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组成,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访问数据与系统管理功能,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决策。
农业产品优质化与健康农业
2020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要“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追溯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强调“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因此,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以现代科技创新为支撑,运用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实现农业产品的安全、营养、健康、优质,让健康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第一,健康农业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曾经的石油农业、化学农业在为人类带来丰富农产品的同时,也导致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环境严重污染、农产品质量备受质疑,所以走生态化的农业产业之路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健康农业也就应运而生。
第二,健康农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然之举。应当看到,我国农产品的供给阶段性供大于求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矛盾的焦点是农产品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当然,时代的进步也会不断强化公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健康农业成为实现农业产品优质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一些地区开展了健康农业试验示范,健康种植、健康养殖等新业态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健康农业为人们带来的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的农产品,提高和促进了人们的健康水平,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第三,健康农业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农业生产,“健全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格局,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民以食为天,健康的根基在土地、在农业,在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没有健康农业就没有安全、营养、健康的农产品,健康中国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第四,健康农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在农业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和农产品质量堪忧、品类单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消除农药残留、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康养农业等功能型新业态,开发参与性、文化性、娱乐性的农业消费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以优质化、功能化为特征的健康农业是治理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人民福祉的迫切需求。
疫情过后,我们确实需要反思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健康中国战略等社会发展理念已经广泛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的全产业链,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又强化了这些理念在农业领域的渗透。农业产业生态化、生产智能化、产品优质化,即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和健康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王振鹏:河北省邯郸市农业学校副校长